查令十字街84号书评一
这是一本信札集。一位主要的写信者是美国30多岁没有婚配的小姐海莲娜.汉弗,另一位写信者是英国一个经营旧书的书店店员弗兰克.德尔,有妻子和儿女。
海莲娜是一位自由作家,收入并不多且不固定。也许因为美国的书卖的太贵,也许因为美国书的装订设计不合意,海莲娜写信给了从广告上看到的这家英国旧书书店,希望能买到一些价格合理的自己想要的书。不想这就开始了一段和弗兰克20年的书缘。
一开始海莲娜还有些客气,但是很快她便用轻松可爱的聊天口气来写信了,随随便便的聊聊身边的事情,心里所想的,甚至撒撒娇;而另一边的弗兰克则基本保持着英国绅士的风度,以比较正式的词语回信,只是在多年后才把称谓改成了“亲爱的海莲娜”,或许如他所言,这是因为这些信与工作相关,需要在店内存档。
信里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比如弗兰克在1949年时,英国国内的供应非常紧张,食品都是配给制。美国的副食供应应该比较充裕和便宜,所以海莲娜给弗兰克寄去了不少食品,比如火腿,鸡蛋(干燥蛋是什么东西?),牛舌罐头,甚至还有当时看来奢侈的丝袜。
到了52年,英国的经济状况应该有了明显好转,弗兰克也倾囊而出买了一辆旧汽车。1953年9月的信里则说道食品配给制已经取消了。
弗兰克在信里提到:如果不是您在信中提及,店内的年轻人竟然不知道英国曾经“占领”过美国。可见战后的年轻人历史知识少的有点可怜,也或许是英国政府刻意弱化曾经失败的殖民史。
这样的书信联系持续了差不多20年,直到1969年初,海莲娜收到了书店寄出的弗兰克的讣告。在这20年的时间里,海莲娜和弗兰克建立了特殊的友情,也许是感情,但是海莲娜从来没有去过英国面见弗兰克,即使在弗兰克和书店其他人热情邀请多次也没有成行,是因为如海莲娜所言经济拮据还是因为什么别的?她心中一定有特殊的感受和痛心的回忆,所以收到讣告后难以成眠。事后又决定把他们之间的通信集结成书出版,本书感动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并被拍成电影。如今,查令街84号已经成为了著名的景点,无数爱书人、读书人来到这里,用自己的心来体会海莲娜和弗兰克之间无法言说的情愫。那份从未谋面、隔着千山万水的感情,从字里行间里读来却仿佛就在海莲娜身边,她似乎是和身边的大黄狗那样聊着有趣或无趣的话题,只有最体贴的朋友才有聆听这份唠叨的资格。
查令十字街84号书评二
这已是我不止三次阅读《查令十字街 84号》,我非常感谢顾小姐的赠送,让我能够接触到这么一本爱不释手的书籍。
这本书主要是描述海莲.汉芙(此文他处也称hh小姐)与弗兰克.德尔以及马克斯与科恩书店的其他员工通过书信的方式来记录二十多间跨越大西洋的友谊。很多书评者认为hh小姐与德尔先生两位未曾谋面的知己并非只有纯粹的友谊,因为诺拉在书信中写过“她曾对海莲心存嫉妒,认为弗兰克爱读海莲的书信,你们比起我们有更多共通点。” 然而,我却不大认同,因为从陈建铭先生的译文来看,只道是汉芙和弗兰克之间满满的友谊以及相识的温暖。
阅读完hh小姐与弗兰克之间往来的书信,你或许会跟我一样感同身受。hh小姐是一位风趣幽默善良温暖不拘小节而浏览群书的可爱女作家。而德尔先生却与hh小姐这位美国人大相径庭的性格,他严谨认真谦和有耐心,着实是一位典型的并饱富学识的英国绅士作派。比起无尽的时间大海,hh小姐和德尔先生不过是漫长无尽的岁月中一场曼妙友谊的际遇。就像唐诺曾说过,两人书信往来的友谊被作者和后人所记录,从而赋予了比他们自身生命更坚强的力量-是一种足以抵御时间冲刷的力量,也是一份温暖他人的力量。
1949年10月05日,hh小姐寄出了与马克斯与科恩书店长达20多年友谊的第一封信,这位可爱并对书本有着古老胃口但却窘困潦倒的女作家正在积极地找寻价格合理的书籍。反观现今,愿意掏钱买书的人比购买烟酒,服装和化妆品的人真是少之又少,然而这份书钱却不及这些费用的一半。不仅hh小姐对书的渴望着实让我自愧弗如,她对书的那般爱惜和满腔的热情更让我觉得汗颜无地。“看到书店竟忍心把这么美的古书五马分尸,拿内页充当包装纸、填箱料,我真的觉得是世道中落、万劫不复。” 她也会为书籍内容的编辑不够恰当而表示愤愤不平,比如《佩皮斯日记》-1951.10.15;再或是“好心替我转告英国圣宫会诸公,他们平白糟蹋了有史以来最优美的文字。” 海莲也很善良细心,她听楼上邻居布莱恩说英国实行少量的配给物资,想给店员们寄去一份小小的“圣诞礼物”,但又因担心店里的工作人员有犹太人而不能吃食火腿,在考虑是否应该要寄补牛舌。当店员的众人们对海莲表示万分又万分的感谢之时,海莲却觉得这是一份不划算的甚至是自己占到便宜的交易。因为在海莲的内心深处,这些物资永远不及他们所馈赠的礼物-是能够与海莲朝夕相处,至死方休又能够遗爱人间的礼物(2014,陈建铭译)。 很多时候我觉得海莲真的可爱极了,我太喜欢这种能够把美好带给他人的人。
在欣赏海莲美好的品性同时,hh小姐其实也有很多小习惯是我以前不大喜欢去做的。比如,她道:“我喜欢扉页上有题签、页边写满注记的旧书;我爱极了那种与心有灵犀的前人冥冥共读,时而戚戚于胸、时而被耳提面命的感觉-1951.04.16。” 这种习惯我之前很不喜欢,因为书籍对我来说是不能够受到亵渎。你可以用笔记本来记录你对此书或者对书中某处的感悟,但是你不能在书上涂画你的所思所想。虽然我现在还很纠结以后读物是否要在书籍上表达感受,但是我想hh小姐的一番言语已在悄悄地改变了我。我有时候也很享受自己一些小小的并且至少是我认为好的改变。
书中的另一主角弗兰克,他是那种俨然人望而敬之但又有典型英国的谦逊礼貌的绅士风度,每每海莲不满书店寄来自己所要的书籍时,亦或是不满迟迟不来的回信,弗兰克总是会在迟来的回信中注上万分的歉意,更会为了没给海莲找到一份合适的书籍而感到愧疚,弗兰克就会马不停蹄的为了海莲的书单找寻各个地方。但看似不苟言笑的弗兰克其实也有幽默可爱的一面。例如,弗兰克在1951.04.09回信中把自己称之为:“真是一群不知好歹的家伙。” 也会自表自己并不是那样的木讷又严谨的人儿。书信中不仅记录hh小姐和弗兰克之间的友情,还包括hh小姐和书店其他的工作人员,比如塞西莉,弗兰克的家人以及博尔顿老太太,书信内容不再是单纯的书籍买卖还因为海莲的热情,善良以及她慷慨寄赠的物资而使得这份友谊变的更加弥足可贵。这本书之所以令我爱不释手,就是因为主人翁们之间包括店员和其他人都有着我所欣赏的美好性格-美好,善良和温暖。我太喜欢他们了。然而有意思的是这素未谋面的友谊和那娓娓道来以及温暖相伴的书信还是敌不过无情的现实和岁月的洗刷,二十年间翘首盼望的相见直到弗兰克去世的那天,汉芙也从未沾上一块英国的土壤。
此时的你当品读完这本书,不知站在马克斯与科恩书店时你会收获一份什么样的心境和感慨。同样借用汉芙小姐的话,你们若恰好路过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以见证他们的友谊。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