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最好的告别》一书是美国麻省总医院外科医生、哈佛医学院教授、白宫健康政策顾问阿图葛文德。 作为医生的他,经过太多的生与死,讲自己这么多年的经历写成一本书。本书主要讲述了死亡和医药的局限,也揭示了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活到生命的终点。同时书中对“善终服务”“辅助生活”“生前预嘱”等一系列理念。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条单行线,从出生的那一天开始,每个人都在不断的凋亡和老去。
我们每个人渴望生命的长度时无止尽的,可是没有人能够长久的存在。我们生病的时候寄托与医生。可是谁都违背不了生命的轨迹。书中曾讲到善终服务。当我们的身体被某种疾病(无法医治的)入侵,需要插管需要被笨重的仪器医治时,作者提到了善终服务,不是让你放弃治疗,而是为垂死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照顾。善终服务提到接纳死亡,尊重生命,尊重垂死病人的权利。向来我们只愿意接受生而不能接受死,我们明知道死是一件必然的事情,可是当他来临的时候,我们是恐惧与抗拒的。甚至医生也把死亡视为失败。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忽略了病人的感受,我们选择瞒住病人给他假象,我们每个人都在拼命的去延长生命,我们不去重视生命的质素。其实,救治失败不是医学的无能,而是对生命的尊重。
我们不能控制生命的形态,但是,做自己。生命的作者意味着把握住自己想怎么应对。生命很短,但是我们可以让他更有深度。做自己喜欢事情,爱着自己爱的人。
最好的告别:让我们有尊严的离开
很少有人思考疾病,更少有人会思考死亡。这是一个很消极的话题,无论是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还是深刻探讨的命题都不是一个讨巧的选择。作者阿图·葛文德作为一位印度裔的哈佛医学院教授,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职业经历和东西方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对这个话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主要谈几点自己感悟深的地方吧,本文的观点主要是自己的理解,不完全和作者一致。
第一个是对生命,疾病的认知。
我在《格局》这本书里看到一个概念,讲的是人际关系犹如存钱罐。多帮助他人就是存钱,发脾气做恶事就是在取钱,所有的交际行为最终都会汇入人际的存钱罐中,当余额不足甚至是透支时,自然是俩人分道扬镳。这里可以借用这个概念,我们的身体也是一样的,熬夜抽烟酗酒就是在疯狂取“命”,睡觉运动好心情就是养“命”。但是,生命的“存钱罐”也有独特之处。其一是只能索取,很难存储,难不成还有续命之说?此处为长者+1s;其二是每个人的账户余额也是不同的。我是一个信命的人,我认为人的寿命,造化成就,冥冥之中自有定数。人的主观能动性有,但是很难超过一些阈值,简单的说就是大富靠命,小富靠勤。所以生命的长短我自己感觉是已经确定的,所以这点也需要有清醒认知;其三就是作为个人来说,能做的只有控制消费生命的速度。也就是刚才讲到的减少一些恶习,多养成一些好习惯。能做到这些,作为普通人来说就足够了。
刚才是阐述了生命观,疾病的认知,说实话我也不太清晰。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经历过疾病,小到感冒发烧,大到一些恶疾,疾病犹如影子会伴随终身,看来是难以避难的。生病去看医生,平时多注意,好像能做的也不是很多。身体作为生命的载体,跟随我们闯荡拼搏,自然有消耗和老化,直到报废。想想看也挺不容易的,每次大鱼大肉,消化器官得花多大功夫去消化吸收;喝酒抽烟,我们的肝和肺都是折磨;每次熬夜,估计全身上下都在损耗。但是,事情本来就不是单一变量决定的,尤其是健康这个因素在我们生命的中前期是常常被忽视的。吃大餐是为了交际,喝酒是为了升迁,熬夜是为了工作。为了更好的生活,我们有时也不得不这么做。所以我的观点还是比较中庸,顺其自然,尽量控制。
第二个是衰老,生命终点的认知。
如果说疾病常在,那么衰老更是无法避免,也是每个人的终极大考。实话实说,如果是因为衰老而到达生命终点,这种方式已经是很不错的了。人类平均寿命能增长到目前的70多岁,也多亏是工业化带来的福利。应该这么说,也就最近的一百年吧,甚至更短只有五十年,人类的主要死亡方式才由意外死亡切换到衰老死亡。在100年前,人类很容易被意外夺去生命,比如饥饿,外伤,流行病,战争等。随着二战以后,医疗技术的持续进步和难得的世界和平,我们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从饮食,医疗技术,卫生防疫等角度都为我们这几代人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所以我们可以活的更长,长到我们需要面对衰老这个问题。虽然我们的平均寿命是增长了,但是我们的器官并不一定跟的上,造物主也许压根没想到人类会活到这个岁数。我们的牙齿会脱落,我们的内脏会绵软无力,我们的骨密度会每年损失1%。衰老不期而至,衰老无法逆转。
如果能正确认知衰老,下一步就是面对衰老中的病痛,因为衰老通常会伴随着疾病,这也是文中作者描述的大多数情况。拿作者父亲的例子来讲吧,也是一个医生,精力旺盛,热爱运动。但是突然开始,自己经常手脚发麻,后来就是疼痛。诊断得知是患有癌症,压迫到了脊椎,手术办法我理解是切割脊柱,给癌细胞腾位,脊柱再想办法支持固定。反正恶疾的手术办法听起来就很恐怖,只能缓解症状,有瘫痪的风险,而且也没解决癌细胞的问题。事实上,他的父亲经历了一系列手术,获得了短暂的缓解,但是癌症还是继续吞噬他的生命。在生命的后期,他选择了临终关怀,就是不再继续手术治疗,而是通过护士照顾,打吗啡止疼,与亲人读过最后的时光。这个故事我没描述好,具体的细节有待读者去书中体会。
我想讨论的事,由于衰老诱发的恶疾,比如癌症这些不治之症,尤其是发展到了晚期,是否还值得这么受罪的救助。想象一下,一个蜡黄的老人,身体骨瘦如柴,脖子被切开,呼吸机鼓气吹进肺,靠静脉注射维持能量所需,排便也是通过肚子上切开的人工肛门排泄,每隔几天就得做血液透析排毒。整个人在大量的吗啡注射下,时而清醒时而昏沉。子女围绕在周末无助,哭泣。这是多么悲催的场景,且不说能“享受”这种待遇的开销绝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就算不花钱,这种靠插管维持的躯体还能被称为生命嘛,生命如果没有质量,那叫活着。
作者也在文中表达了类似的思考,他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有尊严的离开。
第三个是对医生的作用。
文中讲医患关系主要分三种,一类是家长型,凭借信息的不对称性发号施令,在医患关系中处于强势地位;一类是咨询型,医生宛如贩卖商品一般陈列医疗手段,供病人自己选择;一类是解释性,先听患者的期望,再根据这个期望提供解决方案。显然第三种更人性化些,但是也很难操作。这需要患者和医生都有比较高的认知水平,只能说可遇不可求。关于对医生的思考,我对医生可以说既陌生又熟悉,陌生在于我并不是学这个专业,没有资格对它做出什么专业的见解;熟悉在于我父亲的职业就是医生,耳濡目染之间自然会有对这个行业的理解。很可惜我没有继承医学的衣钵,这又是另外一个故事。总体来说,医疗工作者很辛苦:由于高度的专业性,学习过程漫长枯燥;工作压力大,一旦出医疗事故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是巨大打击;此外医疗本事不确定性太大了,相同的药物和医疗手段,由于个体有差异也很难标准化处理。这都挺麻烦的,当然,如能帮助患者解决病痛,也是医疗工作者最大之意义所在。为我们身边的白衣天使们点赞,辛苦啦!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