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书推荐 > 人物传记

《悉达多》主要内容是什么简介

2019-05-25 14:30:45

  悉达多的主要内容简介

  小说分成前后两部分,第一部取材于佛教的修行传说,第二部悉达多另外走一条修行之路。

  故事大致讲,悉达多出生于婆罗门家庭,婆罗门是古代印度最高的种姓。他的父亲和母亲都很好,父亲非常博学,经常跟别人讨论学问。他从小修习辩论、静思、禅定,也体会了《吠陀经》中的“唵”。

  唵是印度梵文的根本音,以后佛教的根本咒唵啊吽,以及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都以唵音起首。在古印度传统中,从唵这个音中可以体会宇宙的根本阿特曼(Atman),世界就是从这个音中变化出来。

  阿特曼有呼吸的意思,它把整个宇宙看成生命体,有一呼一吸、一阴一阳的律动。这个词可以解释成我、自性或者本质,修习体会阿特曼,类似于中国人的天人合一。悉达多受到父母的照护,还有个好朋友侨文达,从小一起读书。

  一天在他家门口有沙门经过,悉达多就追随而去了。好比当年释迦牟尼在宫廷里生活得很好,文武双全,金钱、美女都没问题,最后走出城门看见了生老病死,于是发心出家。沙门(sramana)是印度的出家修道者,接触过佛教经典的人,都知道有所谓的四沙门果,也就是《金刚经》中的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以及最高成就阿罗汉,阿罗汉是小乘修行的最高果位。

  悉达多成了出家的修行人,父母很痛苦,但是阻止不了他。侨文达也跟着去了,朋友二人上了路,其情形有些像唐?吉诃德和桑丘。他们跟从沙门修苦行,目的是“丧我”,好比庄子所谓“今者吾丧我”。

  修行的方法是“损之又损”,减缓呼吸到近乎停止,然后减缓心跳到近乎停止。如此三年,虽然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最后并没有证到自己原来想达到的成果。这时候他们听说乔达摩,也就是世尊或者佛在舍卫城讲法,两个人就过去了。

  侨文达加入了乔达摩的教团,悉达多虽然认同其教义,但是不愿意加入。乔达摩和悉达多见面时,有一段对话。悉达多问他,在你的教义里,世界是圆融为一的,又是可以救赎的,这其中有矛盾。

  佛陀回答,我的目标不是解释世界,而是超拔苦难。悉达多又问他,我对你的成就和教义毫无怀疑,但是怀疑你自身体验的秘密通过你的教义无法传达,所以我要继续走自己的路,自己体验出来。

  佛陀回答,提防你过分的聪明。佛陀的回答,我觉得一点问题也没有,完全可以相信。要知道黑塞能这样写,那也是黑塞的证悟程度,可以比拟《玻璃球游戏》中音乐大师的最后之言:“你这是没有用的,约瑟夫。”这两个回答程度极高,我对此毫无疑问,不可能否定,只能欢喜赞叹。

  第一部到了最后,悉达多抛下了佛陀,抛下了朋友,重新上了路。他在绝对孤独中,有了一个觉醒。他以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现在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从婆罗门教的角度来讲,世界都是假的,包括父母和自己在内,都是假的幻象(maya),要从里面找出真的本体界。

  现在他回到了现象,现象也同样真实,所以才有了看山是山的证悟。这时他非常惊讶地发现,以前自己所讲的话,自己并没有真正懂得。这个发现应该有普遍意义,原来自己头头是道讲的话,都是自己不懂的,自以为懂而其实不懂。

  所以古希腊苏格拉底要找人辩论,你讲的这些话,自己真的明白吗。我举钱穆晚年最后的文章为例,在他的那篇《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中国文化》1991年第四期)中,讲中国文化的根源是天人合一。

  他自以为是晚年的大发现,为此兴奋不已。身边的人提醒他早就讲过多次了,他说你们不明白,我现在讲跟过去讲大不相同,过去只是一般的强调,现在才是真正的彻悟。后来这篇文章留下来了,初看起来也并没有什么特别,但是我相信他的图景完全不一样了。当然,这个最后的懂是不是真懂,那还是要问一下的。他讲的时候,我相信,对自己的内心绝对真实。

  第二部开始,悉达多去找高级妓女伽摩拉,向她学习情爱的秘密。然后再去找大商人,向他学习赚钱的本领。

  大商人和伽摩拉,作者描述重点在后者,这完全可以理解。中国所谓“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食维持空间,色维持时间,也是色的程度高一点。悉达多进入城市,多少年后渐渐迷失本性。终于他觉得这样不行,然后就离开了。他后来明白,只有经过那些可怕的岁月,他自心中的浪子和富人才能死去。这就是说,一定要经历堕落的过程,才能走到更高的阶段。

  如果研究古来修行者的历史,这个话基本也不差,但是由他自己来说,多少有寻找借口的意思。他来到了河边,河边有个船夫,当年就是他渡悉达多过河的。悉达多讲自己的故事,船夫就倾听,我觉得悉达多有着倾诉欲。书中描写,船夫最美的德行之一就是倾听。上次讲中国的圣(聖)字从耳,基督教也有所谓“有耳能听”(《新约?马太福音》,11-15)。

  船夫倾听的功夫是怎么学会的呢,是河水教会他的。悉达多问,那么你也是从河水中学到这个秘密的,就是世界上并不存在时间的实体?船夫点头称许。我觉得中国人早听到了,像孔子“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完全是明白的。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第八章),他也是明白的。

  小说中描写“河水永无迁变而刻刻常新”,不就是苏轼“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前赤壁赋》)吗?这时候传来消息,佛陀即将涅槃。四面八方的人都去朝圣,朝圣者中有伽摩拉和她的儿子。

  这个儿子就是悉达多的儿子,是他出走之前怀孕的,悉达多并不知道。我对宗教有重大的保留,就是修行者如果没有走到最后——很少有人走到最后,有了宗教以后往往做任何事情都可以找到理由。

  伽摩拉是一个有钱的人,但孩子不是单凭钱就能长大的。这个女人再能干,再有仆人帮忙,一个人带孩子还是蛮辛苦的。悉达多为了更重大目标修行去了,于是就一走了事,不负责任地撒手不管了。

  然后黑塞笔锋一转,悲剧出现了,伽摩拉因为被毒蛇咬而死去,留下了儿子。这个儿子从小给母亲惯坏了,叛逆而任性。任何做父亲的人都有一个梦,希望自己的儿子走一条健康的正路。悉达多希望儿子也能修行,也能倾听河水,在他看来这是人间最幸福的道路。他怕孩子学坏,始终限制他。孩子犯了错也不去责备,用爱来束缚他。

  在孩子看来,父亲几乎完美无瑕,就更无法赢得他的心了。然后孩子逃走,我赞成孩子的逃走,因为他有自己的人生道路,父母不能代替。尽管这个孩子顽劣不堪,他的想法中充满错误,但这也是他的道路。你是你,他是他,对孩子又怎么可以强求呢。悉达多去追,当然追不上,他心中隐隐作痛。做父亲的心理完全能够理解,孩子不肯走好路,要走一条坏路,怎么可能不感到痛苦。

  船夫引导他再倾听,最后他的哀伤完全化入河水,他的智慧达到了圆成,与万物和谐如一。船夫说,我一直在等这一刻,你终于懂了。然后他走入林中,身相光明遍满。船夫是隐藏的高人,你如果不懂,他也不显出来,而你一旦懂了,他印证完也就走了,非常像中国的禅宗。

  再后来,悉达多又遇见了侨文达,侨文达在教团中修行,还是没有证道。最后最后,悉达多和侨文达碰了一下前额,发生了奇迹。侨文达也证悟了,他看到了万物背后的深邃,他看到了永恒。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