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潭水深色如墨, 传有神龙人不识。潭上架屋官立祠,龙不能神人神之。丰凶水旱与疾疫, 乡里皆言龙所为。家家养豚漉清酒, 朝祈暮赛依巫口。神之来兮风飘飘, 纸钱动兮锦伞摇; 神之去兮风亦静,香火灭兮杯盘冷。肉堆潭岸石,酒泼庙前草;不知龙神享几多,林鼠山狐长醉饱。狐何幸?豚何辜?年年杀豚将喂狐! 狐假龙神食豚尽,九重泉底龙知无?
——白居易《白氏长庆集》
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绝大多数“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白居易:《新乐府·序》)。但其中不乏采用比喻、象征手法, 寄托深刻寓意的诗作, 这就是《黑潭龙》、《秦吉了》等。
从《黑潭龙》所叙的本事看,好象只是揭露、批判当时群众祈龙求雨的迷信活动。据考证:唐宪完元和年间、终南山下万年县南六十里澄源夫人庙确有黑龙潭,元和四年春大旱,居民也确有祈龙求雨之举。白居易在诗中对这种迷信活动进行了尖锐的讽刺。从“龙不能神人神之”、“朝祈暮赛依巫口”等诗句看, 白居易对神和巫都采取否定态度。即使仅从反对淫祀滥祭的角度看,这首诗也值得充分肯定。
但这首诗是另有深刻寓意的。这寓意, 白居易在小序中已指出:“疾贪吏也。”诗中的豚是比喻受人侵凌、任人宰割的劳动人民;林鼠山狐则比喻凶狠的贪吏。唐宪宗元和年间,朝廷和各地贪吏充斥, 比比皆是。白居易任左拾遗期间,就曾弹劾过贪吏于頔、裴均、王锷等。收入《白氏长庆集》的这些奏状, 与《黑潭龙》写于同时,可以说是《黑潭龙》的最好注脚。
但这首诗的内涵实际上比“疾贪吏也”更为深远。诗的前面说:“丰(一本作灾) 凶水旱与疾疫, 乡里皆言龙所为”;“末尾又说:“狐假龙神食豚尽, 九重泉底龙知无?”在这里,白居易讽刺的矛头直指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皇帝。他一方面指责皇帝深居九重, 昏庸麻木,一方面却又用“龙知无”的提法, 有意无意地为皇帝开脱。 这是由白居易处于人臣和谏官的地位所决定的。
由于“狐假龙神食豚尽”的现象,亦即贪吏用“朝廷”的名义对老百姓剥削侵凌无所不用其极的现象,在封建社会极为典型、极为普遍,这就使得这首诗成了概括封建社会官僚政治特征的一首优秀寓言诗。
这首寓言诗采取了通篇比喻的手法,但只有喻体,没有出现本体。本体另在小序中点明。这就给了读者以充分驰聘想象的余地,可以挖掘出更深的寓意。
作者在诗的主要篇幅中用“春秋笔法”表达自己的好恶,但到篇末,却激于义愤,连续提出“狐何幸”、“豚何辜”“九重泉底龙知无”这样一连串的质问,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唤起了读者的共鸣。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