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书推荐 > 名著小说

叶圣陶《倪焕之》创作背景是什么简介

2021-11-26 16:45:51

  叶圣陶《倪焕之》创作背景

  1927年冬,为商务印书馆编辑《教育杂志》的李石岑、周予同,商诸叶圣陶,说自明年起,他们编的刊物中《教育文艺》一栏,拟连载一种与教育有关的小说,既以表明他们的教育观,又可使刊物多一些文艺的气息更利于吸引读者,已经以若干小说反映教育界状况,而在观念上,与李、周十分契合的老朋友叶圣陶当然是最适合的人选。编者独具慧眼,聘请得当,作者早有此意,正中下怀,于是一拍即合,无庸琐议,叶圣陶便开始了酝酿已久的《倪焕之》的写作。小说从1928年1月20日《教育杂志》第二十卷第一号起在《教育文艺》栏内连载,11月15日写毕,第二十卷第十二号刊毕,前后恰好一年。

  《倪焕之》的素材,大部分取自作者早年从事教育的生活体验与感情积累,小部分间接得之于侯绍裘、杨贤江等素所钦敬的朋友的经历或记载。虽说素材并不匮乏,酝酿也非复一日,但每个月至少交出两章,一年内必得连载完毕的格局,便把小说写作框成了刻日功成的机械的劳动。那时叶圣陶供职商务,白天须到馆视事,编稿改稿,撰写校对,日日与红墨水、蓝墨水打交道;晚间回到家中,又须挑灯写作。叶圣陶从小就不惯熬夜,至多写到九点、十点便须放笔,因此这晚饭后的一段时间,便为《倪焕之》所专有。

  《倪焕之》赏析

  《倪焕之》比较真实地描写了从辛亥革命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生活历程和精神面貌;形象地反映了“五四”、“五卅”爱国运动给予当时的知识青年的巨大影响。

  《倪焕之》的思想意义在于:在当时大革命失败后的一片白色恐怖的情况下,作品热情地歌颂了革命力量,并对革命的前途充满信心与希望,对当时的青年无疑是有鼓舞力量的,对现在的青年同样有认识价值和教育意义的。同时,也能让现代的青年知道:“ 当时的青年要寻找真理是多么难啊! ……现代的青年决不会重复倪焕之那样的遭遇和苦恼。”因此他们应当“万分珍惜自己的幸福,抛弃一切因袭,在解放全人类的大道上勇猛前进。”

  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茅盾《读〈倪焕之〉》:把一篇小说的时代安放在近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不能不说这是第一部;而有意地要表示一个人——一个富有革命性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怎样地受十年来时代的壮潮所激荡,怎样地从乡镇到都市,从埋头教育到群众运动,从自由主义到集团主义,这《倪焕之》也不能不说是第一部。在这两点上,《倪焕之》是值得赞美的。

  德国汉学家、翻译家、作家沃尔夫冈·顾彬《德国的忧郁和中国的彷徨:叶圣陶的小说〈倪焕之〉》:“小说承担了描写现代英雄的困境的任务”,“在倪焕之这个形象上,叶圣陶描写了一个处于持续变动的世界中的现代人的状态”。他在“现代性”的角度下,解读了倪焕之面对中国社会向现代性转换中所不能解脱的“彷徨”。

  现代作家林乐齐《〈倪焕之〉与叶圣陶的文学创作》:倪焕之显示了时代的潮流对他的深刻影响,体现了这一历史潮流中一些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