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书推荐 > 名著小说

张爱玲《倾城之恋》读后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2019-12-02 11:09:36

  倾城之恋读后感一

  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倾城之恋》里的女主人公白流苏并非倾国倾城,甚至谈不上闭月羞花,看她的容貌:脸庞很窄,眉心很宽,只不过因为长得小巧,又有一双娇滴滴的清水眼,即使离了婚,也快三十了,也让人觉得一点都不显老。

  与《半生缘》里的顾曼桢不同,曼桢家境贫寒,出身低微,难得几件像样的衣裳,虽然生活在大上海,却遭富家千金的白眼。但是她却非常独立和好强,甚至下班后还加班加点地挣点外快,承担弟弟们的学费和母亲的家用。

  而白流苏虽然出生于衰败了的白公馆,但是曾经的辉煌却让这个大家族依然场面上十分讲究,即使家里揭不开锅,外面也要穿着荣光,不是凤冠霞帔,也要保持淑女形象。

  白流苏也是这样,离了婚也不愿意去找个低三下四的工作,宁愿在家里靠人养活,加上离婚后还有一点财产,也就一直呆在家里。可是那种日子白流苏是越来越难以忍受,白公馆悠悠忽忽过了一天,世上已经过了一千年。可是这里过了一千年,也同一天差不多。

  一个离了婚的女人长期住在娘家,何况家里还有七妹和八妹也到了出阁的岁数,还有三爷和四爷的唠叨,三婶和四婶的冷嘲热讽,流苏终于不能装作若无其事了。好在很快就有徐太太为她说媒,对方是一个有钱的华侨范柳原,也是离了婚,却是五个孩子的父亲。徐太太把流苏带到了香港,她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了。

  第一次交往,大家都矜持着,范柳原希望流苏可以投怀送抱,然而她终于没有轻易低头,玩了几天又回到上海。流苏在家里越发不能忍受了,即使没有一句话,几个眼神就战胜了她,她又接受范柳原的邀请再次来到香港,流苏没有浪费机会,她实在无法瞟见白公馆的那些异样的眼光。

  一切似乎按照流苏的预想在进行,房子有了,衣服很昂贵,仆人配备了,自己也是女主人了,但是流苏更想得到一个名分。如果一直这样生活下去,估计流苏最后也能接受,但是范柳原不知能承诺多久。

  一场战争改变了一切,日本人打到了香港,整个城市沦陷了,到处是逃亡的人群,满目苍痍、混乱不堪,夜晚又一片黑暗,昨日的繁华落幕,只有风雨飘摇,一阵接一阵的炮击和飞机轰炸。范柳原的生意停顿了,流苏的房子也被士兵们占了,他们躲过了炮击,等到战事结束回到家,一脸的惊愕,又满心欢喜。

  他们重新布置房间,担水、洗衣、拖地,一起去挤干沉重的刚刚浆洗的被单,两人经过战争的考验,开始相互惦记着对方的安危,不再注意穿着和饮食,也不管对方的家庭和经济条件,终于他们准备结婚了。

  也许张爱玲想阐述一种婚姻的观念,只有共同亲手缔造的生活才能接受考验,场面上的恩恩爱爱只是虚幻的。白流苏开始是为了逃避世俗的眼光,接下来她又很难抽身退出,只是因为一场机缘让她涅槃重生,但是否得到真正的爱情,和一位浪荡的海归希冀的婚姻是否能和谐默契,却留给读者去思考。

  动荡的年代,安稳是他们共同的追求,人人都关在他们自己小小的世界里,其他人撞破了头也撞不进去。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都有这么圆满的收场,胡琴咿咿呀呀拉着,在万盏灯火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

  倾城之恋读后感二

  有人说张爱玲的小说除了《倾城之恋》以外,都是悲剧的结尾。在我看来,《倾城之恋》虽是成全了白、柳的一段姻缘,但实则以世俗的表象虚掩了真正的悲凉,越发比悲剧更像悲剧。

  白流苏,一个离过婚的女人。在那个暧昧的时代和同样暧昧的旧上海,离婚是要受道德谴责的。而白公馆无疑属于守旧的那一派,“他们家用的是老钟,他们的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点,他们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离了婚的白流苏,少不了受家人的指戳。一应钱财盘剥净尽之后,她的存在无疑成了拖累和多余。她的出路,除了另一个男人的怀抱以外,恐怕再无其他了。

  范柳原,一个海外归来的浪子,本是无根的浮萍,四处飘摇。加上生活的纸醉金迷,便把“女人看成他脚底下的泥”。爱情和婚姻原是他不相信,也不敢指望的。但他内心深处是渴望安稳的。

  爱情总是发生在自私的男人和自私的女人之间。就这样,两个各怀鬼胎的人遇到一处,展开了一场相互试探的爱情攻防战。白流苏的目的显而易见,她希望他能承诺她一纸婚姻。一个男人。而柳指望的是那个安稳于是两人各自为了捍卫那一点自由或者追逐物质上的算计,相互不妥协。当终于有一天,精神上追求再寻不到现实的依托时,两个人方始彼此亲近。

  在连续的试探之后,流苏没有寻到半点进展,索性有些气急败坏,遂恼了起来:“你干脆说不结婚,完了!还绕得大弯子!什么做不了主?连我这样守旧的人家,也还说‘初嫁从亲,再嫁从身’哩!你这样无拘无束的人,你自己不能做主,谁替你做主?”接着更是赌气狠下心来从香港辗转回到上海。家里是早容不下她的,这次又加上了“开放的女人”的恶名。可见她不惜为争取婚姻冒了极大的险。此时,心迹更是表露无疑,思忖再寻个职业,也怕自贬了身价,被柳原瞧不起,“否则他更有了借口。拒绝和她结婚了。”权衡的结果是:“无论如何得忍些时”。这是在和自己打赌。她并不见得有多大胜算的把握。如果柳原还再来找她,就算赢了一步,这是她此时的底线。果然,过了些时日,香港来了电报。她心里自然安定了许多,也将自己放开了些,同他上了床,虽然不见得是主动,但也并没有拒绝。然而,此时,“他们还是两个不相干的人,两个世界的人”。

  人说“若能以婚姻的形式接受一个女人,心里必定会沉潜下来很多东西”,也许这就是白流苏期翼的那一点点“真”。

  在《倾城之恋》中白流苏只是一个生长在大家庭中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女子。她离了婚,在一个特定的机会下结识了范柳原。我一直很喜欢这段话:“在日常世界里,他们间存在一场征服的战争,他们内心明争暗斗。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她只喜欢他用更优厚的条件前来议和。但是在这个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是什么因,什么果?谁知道呢,也许就是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也许流苏是幸运的,一场陷落让她等到了一个男人,一段婚姻。然而这终究是偶然的,正如张爱玲所说“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一个女人,把命运当作赌注,想来没有什么比这更可悲的了。

  也有人说,范柳原同白流苏调情不过是为了男人的征服欲,因为她善于低头,容易掌控。这种说法是立不住脚的。凭范柳原的经验,玩弄女人于掌骨之中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更何况他从来不缺少女人。萨黑荑妮就是一例。他并不满足于这些,他在长久的游戏中早将生活堪破。烟花虽然极尽绚烂,总是稍纵即逝的,随后是更广阔的岑寂。他渴望安稳,渴望实在的温暖。这是他的理想,尽管此时并不切近。因此,他可以不在乎流苏的过去,不在乎她是否完美,单只看到她“善于低头”。

  后来战争爆发,打破了浮在日常生活中表面的东西,成就了他们的感情。

  那场战事催化了结果的到来。“流苏拥被坐着,听着那悲凉的风。她确实知道浅水湾附近,灰砖砌的那一面墙,一定还屹然站在那里。风停了下来,像三条灰色的龙,蟠在墙头,月光中闪着银鳞。她仿佛做梦似的,又来到墙根下,迎面来了柳原。她终于遇见了柳原。”“在这动荡的世界里,钱财、地产、天长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了。靠得住的只有她腔子里的这口气,还有睡在她身边的这个人。”此时,她终于真正的靠近他,有些懂得他了。一瞬间,他们达到了某种契合。“他们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仅仅是一刹那的彻底的谅解,然而这一刹那够他们在一起和谐地活个十年八年”。最感动的是最后他们默默握着彼此的手的那夜,刹那间的了解和感动也够他们一起生活十年八年。这样的结局,即便是合,温暖之外更多的是荒凉。

  末一段中张爱玲说:他收起了他的甜言蜜语把它们留给别的女人,这是好现象,说明在他眼里已经把她当作自己人,名正言顺的妻子。如此怅然的结局不无对爱情的挪揄嘲讽。

  “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人。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者是无处容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原是这样的选择。

  范柳原到最后一刻也还是清醒的,“现在你可该相信了:‘死生契阔’,我们自己哪做得了主?……”一个善于低头的女人,也许终会成为一个安分的妻。让他在劳累和放纵之余有一个去处。男人的归宿最终只是一个女人。

  初读时,总觉得悲剧是女人的。现在方觉得,悲剧是女人的,也是男人的。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