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书推荐 > 名著小说

张爱玲《色戒》中王佳芝的人物形象分析

2019-12-07 09:27:22

  易先生于王佳芝, 既有对青春美貌的猎奇, 又有红尘辗转之后的清醒;更有阅人无数之后的珍惜。一曲《天涯歌女》, 一杯举案齐眉的清酒, 一份从手心传递的温软, 便使得中年的易先生潸然泪下。​他是第一个这样在意她,想占有她,把自己的恐惧和感动展现在她面前的男人,这个年龄远大于她的男人像蛇一样通过她的阴道钻进她的心里,她愈挣扎,他钻得愈深,“权势是一种春药”,“到男人心里的路通过胃,到女人心里的路通过阴道”,“那,难道她有点爱上了老易?她并不确定自己的感情和所有坠入爱河的小女人一样,只觉得暧昧不清,不敢不信,但是也无法斩钉截铁地说不是,因为没恋爱过,不知道怎么样就算是爱上了。”对于易先生,王佳芝似乎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她没有为了实现经济利益与满足物欲而去拼命攀附,也没有为性欲而放弃尊严,但在最后一瞬时,她面对着六克拉的钻石,问他“你喜不喜欢我选的钻石?”他带着笑容,温柔地笑道:“我对钻石不感兴趣,我只想看它戴在你手上。” “他的侧影迎着台灯,目光下视,睫毛像米色的蛾翅,歇落在瘦瘦的面颊上,在她看来是一种温柔怜惜的神气。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她突然想,心下轰然一声,若有所失。”钻戒既是一种财富的象征,亦是一种爱情的承诺,易先生那句不经意间却直至女人心中的话,即使王佳芝不是为了钻戒的贵重而打动,也会为了它所代表的那份“情义”所打动吧。

  最终,易先生以为自己爱着王佳芝,以为自己在占有王佳芝的过程中找到了安全感,而最终,他还是残忍地将她同其他人一起杀害了,王佳芝的死是生命的终结,易先生的生则是生命的另一种幻灭,这场女性与男性的斗争还是以男性的胜利女性的失败而告终,作为女人的王佳芝,她既是猎人也是猎物,单一个“情”字还不足以使她完成道义上的背叛,她由虚荣的病态,幼稚的“傻”,转变为一种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虽然她假戏真做换来的是杀身之祸。但在她看来,却是为了自己真实的感受做出的重大决定,是至死而无悔的。这个命运一直掌握在男人手中的女人,以生命为代价对她所生存的时代和社会做出了最决绝的反抗,诠释了对张爱玲的告慰。

  张爱玲作为一个没落的贵族,始终都无法抹杀自己骨子里的清高和对生活情调的执着,她所留恋的“繁华春梦”正在逐渐远去,于是,她在华丽的转身之后,“一下子转入落寞和虚空”,王佳芝和汉奸易先生的一段感情影射张爱玲自己爱上汉奸胡兰成,她通过作品告诉读者,人性是复杂的,不是两级对立,非忠即奸的,男女主角之间的柔情是源于爱,残酷却是因为政治的原因,面对胡兰成的背叛,她忍痛写下“我已经不喜欢你了”, 可下来的一句是:“但是,是你先不爱我的”。她说,“离开你我不至于会死”,又说,“我自是萎谢了”。正如《诗经·氓》所云:“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也耽兮,不可说也。”她仍然给逃亡中的胡兰成寄去了自己的稿费,所谓“当局者迷”,尽管张爱玲对男女关系所包含的一切看得相当透彻,但当她自己身陷这一场乱世姻缘中时,却无法超越一个年轻女人天赋的局限。《色·戒》中王佳芝的情感体验反映出的实际上是张爱玲对胡兰成这个情场老手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人们常说女人是感性的动物,同为女人,在感情面前,一代才女张爱玲和王佳芝一样也会迷失自己。张爱玲让王佳芝爱上易先生,就如同自己爱上胡兰成;王佳芝在生死攸关的紧要时刻放走易先生, 是张爱玲知情不报去见被通缉的胡兰成的情景再现;王佳芝救易先生实际上就是张爱玲救胡兰成的重演; 而王佳芝对易先生模糊的情愫亦如张爱玲对胡兰成的难以割舍一般, 暴露出的均是女人的天性,尤其是女人的感性和软弱,这一切恐怕都与政治无关,也与信仰无关。她们演绎的人生戏剧充满了欲说还休的无奈和飞蛾扑火的绝望。​

  也许,“爱就是问值得与不值得,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张爱玲将自己的感情投射在这篇小说里,之前一直不发表,是她对胡兰成还抱有希望。”不管张爱玲是想通过《色戒》来表达她的爱情故事,还是想通过《色戒》来向世人进行告白,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张爱玲写作这篇小说时的复杂心情,否则也不至于“一遍遍修改多年”。的确,人性是复杂的,人的感情尤其复杂,不是非此即彼、非爱即恨的,王佳芝如此,张爱玲亦如此。张爱玲的《色戒》不仅是对她自己还是对所有女人的爱怜,李安的《色戒》则是站在男性的视角,深入王佳芝的内心,诠释了当时很多女人的一些共同之处,其中蕴含的女性主义的文学母题值得探讨,令人久久回味。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