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书推荐 > 名著小说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女主人公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

2020-02-11 16:02:40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女性人物形象分析

  斯蒂芬·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作家,尤其擅长塑造人物以及刻画人物心理活动。茨威格的小说大多是围绕着“情感,激情-情欲,女性”这一主题,描写复杂多变的人物情感及心理变化。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正是茨威格这类作品的代表。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凄苦。而女主人公早已厌倦了这种贫苦的小市民生活,恰逢这时,温文儒雅的作家R搬到了女主人公家的隔壁,进而闯入了女主人公的生活。年仅13岁的少女把作家R对所有女性暧昧而温柔的态度,误当成了对自己特有的柔情,不可救药地陷入了爱恋之中。从此,作家R便成了女主人公生活里的全部。三年后,女主人公母亲改嫁,搬离了原来的住所,也由此开始了漫长的青春单相思时光。成年后,女主人公回到了维也纳,每天都徘徊在作家的周围,窥视他的生活,渴望他哪天能认出自己就是当年的那个邻家女孩,然而作家始终没有记起她。后来,她与他缠绵了三天三夜,仍未向他吐露自己的身份及感情。她终于意识到了作家R是一个具有双重人格的人,在他温文尔雅的外表下,隐藏的是他游戏人生、玩弄情感、不负责任的人生态度。女主人公仍未对作家R死心,反而为了不成为作家的累赘,一个人独自抚养作家的孩子。为了给作家的孩子更好的生活,女主人公出卖了自己的身体,做了一个又一个有钱人的情妇。后来他们多次相遇,作家从未认出她来,在一次舞会上,女主人公再一次抛弃了优秀的军官,选择与作家缠绵,作家却把她当成妓女,事后给了她一笔钱,这让女主人公大受打击。经历了丧子之痛后,在弥留之际,女主人公把多年的爱恋以信的方式寄给了作家,可悲的是,作家仍旧没有想起她的模样。

  一、女主人公的本我人格分析

  “本我”在人格结构中位于最底层,它指的是人的基本的生活欲望及冲动,遵循快乐原则,不受理智及道德的约束。女主人公从看到作家R的那一刻起,便深深被其吸引。由此,她开始了漫长的暗恋时光,默默窥视着作家R的一举一动。女主人公为了获得作家的青睐,每日读书到深夜,成绩飞速提升,刻苦练习钢琴,想尽办法投其所好,这一切都是由于她内心深处对作家R 的最原始的欲望,是为了追随她内心深处的快乐,为了满足自己对作家的爱恋。

  然而,当女主人公意识到作家R绅士外表下游戏人生、玩弄感情的人生态度时,她仍旧没有遵循自己的理性意识,放弃这段感情,反而为了不成为作家R的负累,为了让他想起自己时都是欢喜的,毅然选择与他缠绵三天三夜,并独自抚养他的孩子。由此可以看出,女主人公是有理性意识的,她很清楚作家R 的双重人格,但她没有受理性的约束,而是遵循了快乐原则,选择了最原始的本我欲望。当她遇到了能够带给她美好生活的军官后,面对作家R的勾引,她决绝抛弃了军官,选择了与作家一夜缠绵。可见,本我冲动是贯穿女主人公一生的。

  二、女主人公的自我人格分析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一方面它要满足本我的需求;另一方面又要使行为控制在社会道德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它是“本我”与“超我”的调和剂。女主人公为了给儿子好的生活而接受了有钱人的包养,然而她本可以接受那些真心爱她的有钱人的求婚,这只是为了保持自己的自由身,希望有朝一日能和作家重新在一起。她放弃了身体上的尊严,却依旧要保持内心的忠贞。她不顾一切追求自己的爱情,追求内心的快乐,却依然要考虑世俗的眼光,为作家保留自由身。由此可见,“自我”在女主人公性格上始终起着调和“本我”与“超我”的作用。

  三、女主人公的超我人格分析

  “超我”,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受到道德、法律的规范,形成的观念,以不断约束“本我”的行为,使之符合社会的规范,遵循道德原则。“超我”在女主人公人格身上主要体现为自尊。女主人公曾多次出现在作家R的身边,甚至还怀了作家的孩子,可即使这样,女主人公也未向其表明自己的身份。她迟迟不肯主动坦白自己就是当年那个邻家女孩,主要源于女主人公的自尊。她始终幻想着作家R对自己有着特殊的情感,她相信终有一天,他会想起自己,会认出自己,她认为这代表着作家R对自己情感上的认可,然而她终未等到这一天。在他們最后一次见面的舞会上,面对作家R挑逗的目光,她抛弃了能够带给她幸福的军官,再一次选择和他在一起。可第二天早上,当作家R递给她钱的那一刹那,她才意识到,作家R只是把她当做普通的妓女,她彻底心碎了。

  四、结语

  一个和谐而健康的人格需要“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的相互协调。《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女主人公正是由于无法平衡三者之间的关系,才造成了她一生不得所爱,在孤独中死去。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