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名家名作 > 名家名作

国语《襄王不许请隧》原文、翻译及鉴赏

2020-09-07 21:36:42

  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①。王劳之以地,辞,请隧焉②。王弗许,曰: “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备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③。其馀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④,以顺及天地,无逢其灾害。先王岂有赖焉?内官不过九御,外官不过九品,足以供给神祗而已; 岂敢厌纵其耳目心腹,以乱百度⑤?亦唯是死生之服物采章,以临长百姓而轻重布之⑥。王何异之有?今天降祸灾于周室,余一人仅亦守府; 又不佞以勤叔父,而班先王之大物⑦,以赏私德,其叔父实应且憎。以非余一人,余一人岂敢有爱也⑧?

  “先民有言曰: ‘改玉改行⑨。’ 叔父若能光裕大德,更姓改物,以创制天下自显庸也⑩,而缩取备物,以镇抚百姓,余一人其流辟于裔土(11),何辞之与有?若犹是姬姓也,尚将列为公侯,以复先王之职,大物其未可改也! 叔父其茂昭明德(12),物将自至。余敢以私劳变前之大章,以忝天下(13),其若先王与百姓何? 何政令之为也?若不然,叔父有地而隧焉,余安能知之?”

  文公遂不敢请,受地而还。

  【注释】 ①晋文公:名重耳,晋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襄王: 周王,名郑。周襄王十七年(前635),其弟叔带伙同狄人攻打周国,襄王逃到郑国,并向晋国求救。第二年,晋文公杀死叔带,让襄王返位。郏(jia): 地名,在今洛阳西。②劳 (lao): 酬谢。隧:墓道,按照周代礼制,天子之墓才能有。③不庭: 不服从朝廷。不虞: 预料不到。④宁宇:安定的居所。⑤内官: 宫中的女官。九御: 九嫔,宫中的女官名。外官: 朝廷的官吏。厌:满足。百度: 各种制度。⑥是:代词,这些。服物: 用的物品。采章: 颜色和花纹,古代以此区分不同等级。临长: 统治。轻重:指尊卑贵贱的等级。⑦余一人: 周天子谦称。不佞:没有才能。叔父: 周天子对同姓诸侯的尊称。班: 分赐、分发。⑧爱: 吝啬。⑨玉: 佩玉。行:行步。古代以佩玉区分等级,佩玉不同,走路时节奏也不一样。⑩改物: 改变制度。庸:用。(11)缩取: 收取。备物: 天子葬礼所用的礼制器物。辟: 同“避”,躲藏。裔土:边远地方。(12)茂: 努力。昭: 发扬。(13)忝: 辱没。

  【译文】 晋文公既已把襄王接回到郏地王都,襄王便用土地酬谢他。晋文公推辞不要,而向襄王请求让他死后能以隧墓的礼制埋葬。襄王不答应,他说:“从前,我们先王拥有天下,把首都周围方圆千里之地作为甸服,其租赋用来祭祀上帝和山川百神,用来供给百官和亿万百姓的用度,用来应付各种意外事变。其他的土地则平均分配给公、侯、伯、子、男,让他们都有安乐的居所,以顺应天地之道,不要遭受什么灾害。先王们难道有什么特殊的好处吗? 宫内女官不过九嫔,朝廷官员不过九品,所有这些只不过用以满足天神地祇之需罢了,难道敢放纵自己,满足耳目心腹之欲,从而破坏各种制度吗? 也只有这些活着以及死后的衣服器物、颜色花纹是用来区分等级,统治百姓的,天子有什么特殊的东西呢?现在上天给周王室降下灾祸,我能做到的仅仅是保住府库而已,更因为我的无能而让叔父您费心,我如果私下把先王遗留下来的只能是天子享有的葬礼作为报恩礼物送给叔父您,叔父您就是接受了也会厌恶,并且会指责我的。我自己又怎么敢吝啬呢!

  “古人有这样的话: ‘改变佩玉就改变了行步节奏。’ 叔父您若能够发扬您的美德,改变您的姓氏和朝政制度,创建自己的天下,展示自己的功绩,再收用天子所用的一切,去统治百姓,我就是被您流放到偏僻荒凉之地去,又有什么可说的呢?如果还是这个周室姬姓的天下,叔父您就还是公侯,恢复先王制定的职分,天子所用葬礼还是不改变为好吧! 叔父您如果勉力发扬美德,这些东西就自然会来的。我如果敢于因为报答您对我个人的恩德而改变先人的重大制度,辱没祖宗打下的天下,那怎么对得起先王和百官呢? 以后怎么发号施令呢?如果我的话不对,那叔父您是有土地的,在您自己的土地上举行隧葬,我又怎么知道呢?”

  于是晋文公就不敢请求隧葬之礼,接受了襄王的酬谢土地回国了。

  【鉴赏】 周襄王在位时期,周王朝已经十分衰落,天子只是徒有虚名的摆设,实际是各诸侯国竞相称霸,此时的霸主就是晋文公。本文充分地反映了晋文公的咄咄逼人,襄王的柔弱可欺。周王室到此时剩下的唯有礼制,就是这最后的一点点东西,晋文公还想要去。襄王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打消文公的念头。襄王以礼为武器,一方面说明王室的无私,留下的土地仅够必须的开销,其余的都分给了大小诸侯,作为天子,所多的仅仅是“死生之服物采章”而已;另一方面说到自己能够重新得到王位,虽然完全依赖文公,但这不能成为拿原则作交易的理由,襄王反复申说,虽然言辞婉转,但却严正堂皇。最后文公只好打消了念头。清人余诚评道: “晋文复从何处置喙,然亦曲尽衰世君臣意态矣。” (《古文释义》)

  全文说理,无一笔实写不许,而是从“非天子不得用隧”,逆笔切入,步步紧逼,理正言直,自使晋文公不得不面惭而还。

  字数:2028

  知识来源:傅德岷,赖云琪 主编.古文观止鉴赏.武汉:崇文书局.2005.第66-67-68页.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