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红楼梦 > 红楼人物

薛宝钗林黛玉的判词怎么解读

2018-12-26 22:23:03

  黛玉和宝钗的判词是什么怎么解读

  黛玉和宝钗的判词,原文是这样描述的:只见头上一页便画着两株(有些版本是四株,有争议,我个人倾向于两株枯木,因为两株枯木恰好是一个“林”字)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钗。也有四句言词道: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别看这短短的四句话,几百年来,却有数十种解读,每个人好像都有充分的理由支撑自己的观点,不仅红学家之间有争论,红学爱好者之间也有争论,今天我们来试着解一下这四句话。

  话说贾宝玉在太虚幻境中被警幻仙子携带游玩,来至“薄命司”中随意翻看。先看了“又副册”,又看了“副册”,然后再取来“正册”翻看。只见头上一页便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词道是: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几句判词后有两句批语“寓意深远。”还 有一句“皆非生其地之意。”我以为前一句“寓意深远”倒没错,后一句“皆非生其地之意”有些意外和唐突。《红楼梦》的批书人除脂砚斋和畸笏叟之外,另也有一些不知名的人的伪批,他们是何目的不知道,但很容易误导读者。譬如这一句,我就认为很可能是伪批。“皆非生其地之意。”难道会有人以为判词中在提示黛玉和宝钗的出生地吗?谁会认为林黛玉出生在树林里,宝钗生在雪地里?这个批书人也太低估了读者的判断力了,读者也不至于如此的弱智吧!我倒是认为他并不是低估读者,而是存心误导读者,因为读者也不相信判词与出生之地有何关系,但却很容易因为这一句走向了反面,以为既然不是出生地似乎就该是死之地了。所以很多人都会以为林黛玉是吊死在树林里了,而薛宝钗是死在雪地里了。我以为这样的理解一样太肤浅太简单,我更相信她们的判词是“寓意深远”的。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我们可以想象挂在枯木上的玉带被风吹时是何等的飘零,此一句应该是暗示林黛玉飘零的人生。林黛玉的人生的确是飘零的,象一片树叶从扬州漂到京都的贾府。在贾府貌似安定了,其实安定的只是外在,她的内心一直都没有安全感,因为她不知道她的归宿在哪里。所以她才会在柳絮词中叹到“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在《葬花词》里,林黛玉更是吟出了“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的悲音,这不是矫情,也不是“为赋新词强作愁”,而是她切身的感受,因为她在贾府是完全孤立的,没有人能为她做主。如果贾母去世,那么她的命运就掌握在了王夫人手里,而王夫人又不喜欢她,所以她才整日忧心忡忡。

  “金簪雪里埋”也不是说宝钗死在雪地里,而是暗示薛宝钗的被埋没被雪藏的命运。薛宝钗本来是个有远大志向的女子,她的柳絮词里有一句“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但是古代女子不象现代女子如此自由,要有所作为也得凭借男人的力量,所以她一开始是要入宫为史的,她想仿效古代的贤妃贤后们,凭借自己的智慧来影响和改造男人,进而做一些对国家社会有益的事情,但可惜她哥哥毁了她的前程,导致选秀失败。后来她母亲和王夫人又想让她嫁给贾宝玉,她因此便时时劝告宝玉上进,谁知反而被宝玉疏远了。非但如此,黛玉死后,宝钗虽然嫁给了宝玉却始终得不到宝玉的爱,并且最终被抛弃。贾宝玉出家以后,薛宝钗也心灰意冷、彻底绝望,因她早年已对禅道有所觉悟,这一番便大彻大悟,因此也便出家为尼,自绝于红尘,也是彻底的被雪藏了。

  所以,宝钗黛玉的判词与出生或者死亡之地都没有关系,只是暗示她们的命运。林黛玉的命运被定格为飘零二字,薛宝钗的命运被定格为雪藏二字。

  要解这四句话,就不能不参照各个版本的脂批。

  先看第一句:可叹停机德。相关的脂批有,甲戌本侧批:此句薛。蒙府本戚序本双行批:乐羊子妻事。

  很明显,这句话说的是宝钗。《乐羊子妻》是一个历史典故,出自南朝宋史学家范晔所著《后汉书》之中的《列女传》。说了一个叫乐羊子的人被妻子劝学的故事,所谓“停机德”就是乐羊子妻以中断纺织为例要丈夫坚持治学,方能成功,而如果半途而废,就像割断那些正在织的织品一样,就无法织成布匹。反观到红楼之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是在说宝钗劝宝玉进学之事。

  原文的脂批中也要透露了后三十回的一个回目,即“薛宝钗借词含讽谏”其实即是宝钗劝宝玉一心向学,考取功名,可惜宝玉最后“抛妻弃婢,悬崖撒手”。

  无论从过去还是现在来看,有这样“停机德”的妻子都应该是一件好事,但宝钗的这句判词前面却用了“可叹”两字,从原文我们知道,宝玉是不喜欢读书的,宝钗每每有意劝谏,宝玉就不给她好脸色看,甚至下逐客令。也就是说,她的“停机德”对宝玉不适用,宝玉从来就没听过,所以可叹。

  再来第二句:堪怜咏絮才。甲戌本侧批:此句林。第一句说了宝钗,第二句自然要说黛玉。“咏絮才”我们在原文可以找出对应。

  原文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作了一首咏絮词《唐多令》: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毬,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倦,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这首词作完后,众人都说:“太作悲了,好是固然好的。”最后评诗的时候也说:“缠绵悲戚,让潇湘妃子。”我们知道,这首词是林黛玉感怀自己命运的遭际之语。粉堕、香残分别用了西施和关盼盼的典故,以此表现黛玉孤寂悲愁的情绪。

  黛玉自幼寄居贾府,先失弟,后丧母,又丧父,一家四口最后仅剩她一人。除贾母外,少人疼爱呵护,更无人护佑周全,加上她自幼多病,故常生悲戚之感,所以用了“堪怜”二字。

  接着是第三句:玉带林中挂。蒙府本双行批:此句林。这依然是说黛玉,这句话不仅隐了黛玉的名字,且暗示黛玉的结局。这里先不说,我们不妨与第四句合在一起解读。

  第四句是:金簪雪里埋。甲戌本侧批:寓意深远,皆非生其地之意。这句话是说宝钗无疑,但这条甲戌本的脂批历来有颇多解读,这条脂批是对三四两句的批语。“皆非生其地之意”到底什么意思呢?

  其实很好理解,我们知道玉带本是束腰之物,但此处一围玉带却挂在了林中;金簪是一种头饰,但此时却被埋在了雪里,所以说它们是“皆非生其地”即它们没有发挥各自的作用,没有待在本来该待的地方。

  我们联系原文不难得出的答案是,宝钗本来是为待选入宫一事进京的,但最后落选,因而嫁给了宝玉,而她对宝玉的“停机德”又不受宝玉待见,所以是待错了地方。黛玉是绛珠仙草,为还泪而来,本与宝玉有一段木石前盟的姻缘,但却被落了选的宝钗插足,最终没能跟宝玉续前缘,因而也相当于是待错了地方。

  关于三四两句,还有一层解读就是二人最终的生死命运。关于“玉带林中挂”最容易让人想到的黛玉的结局就是上吊身亡。但这一说法被很多红学家及红学爱好者否认,认为黛玉这样的人儿不可能选择上吊身亡这种死法。如果黛玉是上吊而亡,那么“金簪雪里埋”即是指宝钗死于一个雪天,即死于冬季。

  还有一种比较靠谱的解读认为,这两句话并非说二人死亡一事,而是从宝玉的视角去理解的,所谓“玉带林中挂”是指宝玉思念挂念黛玉,对黛玉念念不忘。而“金簪雪里埋”说的是宝玉冷落宝钗。所以后文红楼十二支曲子有“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之语,一个“空对着”对应了“雪里埋”一个“终不忘”对应了“林中挂”。

  我个人的看法要综合以上两种,即这两句话既是二人生时与宝玉关系的真实写照,但也预示着二人死时的情景。联系关于画的文字描述,黛玉的是“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请注意“悬”字,似乎暗指黛玉悬于木上,但这也并非是说黛玉一定是上吊而亡。

  黛玉是西方灵河岸边的绛珠仙草,本不属于人间,她悬于木上似乎预示了她最后泪尽而逝,魂归离恨天的结局。

  宝钗的是“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钗”也并非说宝钗一定死于冬季,也许最大的可能是宝玉离家出走后,宝钗守寡,日日年年在孤独悲凉中度过的结局。

  红楼人物

  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判词)、薛宝钗判词)、贾元春判词)、贾探春判词)、史湘云判词)、妙玉判词)、贾迎春判词)、贾惜春判词)、王熙凤判词)、巧姐判词)、李纨判词)、秦可卿判词

  红楼梦曲引子枉凝眉终身误恨无常喜冤家分骨肉虚花悟乐中悲世难容聪明累留余庆晚韶华好事终飞鸟各投林

  金陵十二钗副册甄英莲香菱判词)、平儿薛宝琴尤三姐尤二姐尤氏邢岫烟李纹李绮喜鸾四姐儿傅秋芳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判词)、袭人判词)、鸳鸯小红金钏紫鹃莺儿麝月司棋玉钏茜雪柳五儿

  十二贾氏贾敬贾赦贾政贾宝玉贾琏贾珍贾环贾蓉贾兰贾芸贾蔷贾芹

  十二官琪官芳官藕官蕊官药官玉官宝官龄官茄官艾官豆官葵官

  十二家人赖大焦大王善保周瑞林之孝乌进孝包勇吴贵吴新登、邓好时、王柱儿、余信

  其他人物贾母王夫人薛姨妈赵姨娘邢夫人林如海贾雨村甄士隐刘姥姥柳湘莲薛蟠贾瑞...了解更多人物,及诗词关注公众号(bcbeicha)杯茶读书,回复关键字获取。

  红楼诗词西江月二首葬花吟题帕三绝五美吟秋窗风雨夕柳絮词菊花诗桃花行芙蓉女儿诔姽婳词怀古绝句

  红楼梦每回主要内容及解读

  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八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九九十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一零一一零二一零三一零四一零五一零六一零七一零八一零九一一零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一一八一一九一二零

  重要情节黛玉入府梦游太虚元妃省亲宝玉挨打宝钗扑蝶共读西厢黛玉焚稿湘云醉眠可卿之死紫鹃试玉探春理家惑馋抄园

  脂批红楼梦每回原文解读

  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

微信搜索公众号【杯茶读书(bcbeicha)】关注后,在对话框发送人名,获取相应的人物分析,如:黛玉。回复诗句,获取相关诗句解析,如:葬花吟。回复回目,获取相应回目的简介及分析,如:红楼梦第一回。其他更多的回复关键词等你探索,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简爱等……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