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到颐和园去,在附近看到一所中学,校名是“第一○一中学”。一位同游者脱口而出: “学校办在这样一个好地方,叫颐和中学多好。”
这使我想起了另一件事情。在一个科学家的集会上,我听到过以下的对话:
“您以前在……”
“清华。一九三二年毕业的。”
“啊,那是老学友了。我也是清华,比你晚五年。”
“这次会上,咱们清华的人可不少啊。” “咱们清华”这四个字充满了感情。
这样,他们就谈到校园,谈到校风,谈到当时的学生风气,谈到老教授们的癖好,……两个人都沉浸在欢乐的回忆中了。
让学校有一个固定的名称,让它保存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校风和传统,让这个名字成为先后校友的精神上的联系,我想,这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会有什么害处吧。可是这几年来,“废名排号”却已经成了风气。
不仅教育界如此,其他各界也未能免俗。在知识分子心中有相当深厚印象的开明书店这个名称,不是早已不见了么?甚至许许多多老百姓熟悉的老铺老店,不是也纷纷改为第七门市部、第八供应站了么?
这种风气也流行到了应该是“丰富多采”的文艺界。我们的文艺杂志、文艺团体似乎有了一套正名规律,不是“人民”,就是“中国” ,如“人民文学”、“人民音乐” 、“中国评剧院”等等。最彻底,也最有讽刺性的是漫画杂志。在外国,这一类杂志有的叫 “鳄鱼”,有的叫 “箭”,有的叫 “牧鹅少年马季”,而我们中国,就直截了当地叫做“漫画”。正象一个人的名片上只印着一个字: “人”。
这种废名论的理论根据,据说第一是为了 整齐,为 了“统一”; 第二是因为旧时代的名称都有封建性。那么,象福建、安徽这一类省名,宛平、长治这一类县名,也都应该废名排号了吧。我设想若干年后,人们的履历表将如下式:
姓名: 王十七。
籍贯: 第五省、第三十八县,第二二六乡。
学历: 第十一省第九十八中学毕业。
职业: 第十五省第九市第三副食品商店第七门市部经理。
(1956年8月10日《人民日报》)
赏析 优秀的杂文不采用一般的分析综合,讲究把议论和文艺两种因素很好地融合起来,巧妙地寓逻辑推理于具体事物的表述之中,从而给读者以诱导、启发和深思。这篇杂文可说是这方面的典范。
文章从“星期六到颐和园去”,同游者认为附近的“101中学”不如叫“颐和中学”好这件事起笔,然后展开丰富的联想。先描述在“一个科学家的集会上”两个清华毕业的老校友“沉浸在欢乐和回忆”中的对话,将读者引入和谐、亲切的氛围中。接着,笔锋一转便提出了“废名排号” “已经成了风气”这种社会现象: 学校名称按号排,“许许多多老百姓熟悉的老铺老店”的名称改成了数字,连“在知识分子心中有相当深厚印象的开明书店这个名称”也不见了;而且,“这种风气也流行到了应该是 ‘丰富多采’ 的文艺界”,文艺杂志、文艺团体有了一套“正名规律”,“不是 ‘人民’ 就是 ‘中国’ ”,甚至漫画杂志也“直截了当地叫做‘漫画’”等等。对作者所描述的这些社会现象,初看平平淡淡,细想起来,却感到很“厚”,很有味儿,很能引起我们的共鸣。这些现象不是可以让我们想到那些为了显示其“革命”,无论干什么都要一刀切的做法么?不是可以让我们想到那些影响至今的只强调共性而不顾个性的所谓“理论”么?在十年浩劫期间,动辄破“旧”立“新”,真是兴废无常,“废名”之举,更有过之。到处是“东方红”的雅号,许多人更改名字,人们叫惯了的路名、地名,也不避雷同地换上“向阳大道”、“向阳大院”等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所谓“废名”,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大千世界,纭纭众生,本来是纷纭复杂的,却不顾实际情况,偏要整齐划一,结果是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影响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这几段,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一波三折地把要表达的题旨蕴含在所描述的事实之中,睿智而巧妙地显露了文章的锋芒。正因为这篇杂文击中了要害,“就不免引起问题,出过毛病”,“为了这件事”,作者还“搁笔了一个时期。”(夏衍: 《杂文复兴首先要学鲁迅》)
当读者展开联想、思考问题的时候,文章的结尾又抛出了一张虚拟的履历表,把作者感触的不合理现象按其本身的逻辑用归谬法推至极端,实属别开生面,出奇制胜。这张履历表极为讽刺、幽默,使文章言已尽而意无穷,令人去进行更深刻的思考。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