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擦就着,一吹就灭,象根火柴”,有人这么讥讽。我要说,火柴自有火柴的用处。
它自己灭了,却把别人点燃,引起了比自己大十倍、百倍、千倍、万倍、万万倍,乃至无数倍的熊熊大火!
鲁迅说,天才可贵,培养天才的泥土更可贵。
何妨照抄一句:社会主义的熊熊大火可贵,点燃这熊熊大火的火柴更可贵。
愿意做培养天才泥土的人,愿意做点燃社会主义熊熊大火的火柴的人,是纯粹的人、真正的人。
他们是国家的栋梁,社会的柱石!
1959年
(《马铁丁杂文选》)
赏析 这是一篇短小精悍、借物喻人的随感录。随感录是把日常生活中点滴感受形诸文字的最短最精的杂文。
这篇杂文的特点是短小精粹、富有哲理性。全文只用了七句话,二百余字,写出了作者深切、正确、新颖的感受,抒发了作者的激情,这既是一簇闪光的思想火花,又似一首优美的散文诗。
这篇杂文共分三层: 第一层意思先写有人对火柴的错误认识,然后写出火柴的用处。一反一正,短短三句话,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起笔自然,也为下文作了铺垫。第二层先宕开一笔,引用鲁迅关于天才和泥土的关系这一警句; 又回到本题写出火柴和熊熊大火的关系。一离一合,既突出了天才和泥土的关系,又突出了火柴的作用,使文章蕴含着极其深刻的哲理。第三层热情赞颂那些为培育别人,为社会主义建设不惜牺牲一切的人,作者饱含激情,用四个短语称颂他们。称这些人是“纯粹的人” ,“真正的人”。把他们喻为“国家的栋梁”和“社会的柱石”。
歌颂性杂文早已有之。写这类杂文也并非易事,它要求作者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真实深切地讴歌和赞颂新事物,给读者以激励和鼓舞。《火柴颂》正是作者从生活中捕捉到的生活感受,以高度的责任感,赞颂了那些在事业中甘做人梯,不怕牺牲的高尚精神。同样起到了杂文作为时代“感应的神经”之作用。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