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名家名作 > 名家名作

杂文《“种进罗马”的精神》原文及鉴赏

2021-03-15 11:35:04

  去年11月11日以后,许多人怀着恐惧与不安离开了上海。当时有一个年轻的朋友写信给我绝望地倾诉留在孤岛的青年的苦闷。我想起了圣徒彼得的故事。

  据说罗马的尼罗王屠杀基督教徒的时候,斗兽场里充满了女人的哀号,烈火烧焦了绑在木桩上的传教者的身体,耶稣的门徒老彼得听从了信徒们的劝告,秘密地离开了罗马城。彼得在路上忽然看见了耶稣·基督的影子。他跪下去呐呐地问道: “主啊,你往哪里去?”他听见了耶稣的回答:“你抛弃了我的百姓,所以我到罗马去,让他们把我再一次钉在十字架上。” 彼得感动地站起来。他拄着拐杖往回头的路走去。他重进了罗马城。在那里他终于给人逮住,钉死在十字架上。

  绰号 “黄铜胡子”的尼罗王虽然用了火与剑,用了铁钉和猛兽,也不能摧毁这种“重进罗马”的精神。象这样的故事正是孤岛上的中国人应当牢牢记住的。

  那么为什么还有人在这里感到苦闷呢? 固然在这里到处都听得见 “到内地去” 的呼声,而且也有不少年轻人冒危险、忍辛苦离开了孤岛。但是也有更多的人无法展翅远飞,不得不留在这里痛苦呻吟。他们把孤岛看作人间地狱,担心在这里受到损害。我了解他们的心情。

  不用说,每个人都有权利呼吸自由的空气,我们没有理由干涉他们。对那些有翅膀的,就让他们远走高飞,我也无法阻止。但是对于羽毛残缺或者羽毛尚未丰满的,我应该劝他们不要在悲叹中消磨光阴,因为他们并非真如他们自己所想象的那样: 比别的人更不幸; 而且他们忘记了他们的肩上还有与别人的同样重大的任务。固然可以使人呼吸自由空气的内地是我们的地方,但是被视作黑暗地狱的孤岛又何尝不是我们的土地! 一直到今天孤岛还不曾被魔手捏在掌心里,未必就应该由我们自己来放弃。自由并不应当被视作天赐的东西。自由是有代价的。真正酷爱自由的人并不奔赴已有自由的地方,他们要在没有自由或者失去自由的地方创造自由,夺回自由。托玛斯·潘恩说得好: “不自由的地方才是我的祖国。” 参加过北美合众国独立战争的潘恩是比谁都更了解自由的意义的。

  唯其失去自由,更需要人为它夺回自由。唯其黑暗,更需要人为它带来光明。只要孤岛不曾被中国人完全放弃,它终有得着自由、见到光明的一天。孤岛比中国的任何地方都需要工作的人,而且在这里做工作比在别处更多困难,这里的工作者应当具有更大的勇气、镇静、机智和毅力。工作的种类很多,它们的重要性并不减于在前线作战。这样的工作的确是值得有为的青年献身从事的。

  我们有什么理由轻视孤岛上的工作?我们平日责备失地的将士,那么轮到我们来“守土”的时候,我们怎么可以看轻我们的职责?撇开孤岛的历史不说,难道这四五百万中国人居住的所在就是一块不毛的瘠土?谁能说匆匆奔赴内地寻求自由,就比在重重包围中沉默地冒险工作更有利于民族复兴的伟业?反之,“重进罗马”的精神倒是建立新中国的基石。这不是一句空话。我们在失地中已经见到了不少的这种精神的火花。这种精神不会消灭,中国不会灭亡,这是我们可以断言的。

  因此住在孤岛上的人,尤其是青年,应当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而兴奋、振作,不要再陷入苦闷的泥淖中去。

  (1938年7月19日在汕头)

  赏析 这篇杂文是抗战初期针对上海“孤岛”青年的忧惧和苦闷情绪而写的。文中作者鼓励青年应该学习和坚持圣徒彼得的那种“重进罗马”的精神。这种“重进罗马”的精神也就是为自由和光明而战,为民族和人民而献身的精神。

  作者认为,要发扬这种“重进罗马”的精神,首先要真正理解自由的意义和价值。当时上海已处在日寇严重威胁之下,一部分青年抱有忧惧心理和悲观情绪,羡慕能够到内地去的人,感叹自己的不幸。作者诚恳告诫青年要打消这无益的念头,关键是对自由的意义和价值作出正确的判断。他说自由固然是人人渴望得到的,到内地去固无可非议,但留在孤岛也并非毫无意义,一无可为。因为自由不是天“赋”的,也不是消极坐等的,而是积极创造的结果。“自由是有代价的。真正酷爱自由的人并不奔赴已有自由的地方,他们要在没有自由或者失去自由的地方创造自由,夺回自由”,也就是说,只有依靠自己的创造和战斗获得的自由,才是更有价值的。

  生活的意义不仅在于理解,更在于行动。因此,作者在作了初步分析之后,把文意又向前延伸了一步,希望孤岛青年挺身而出,承担起历史的重任,为夺回自由和光明而战斗: “唯其失去自由,更需要人为它夺回自由。唯其黑暗,更需要人为它带来光明。”同时作者也充分理解孤岛青年处境的艰难,并且高度估价了他们的工作的意义,说是其“重要性并不减于在前线作战”。

  接下去作者用四个反问句连珠诘问,启发青年的良知,促其反躬自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合于国家和民族利益,实际上也是对一些青年的含蓄批评。接着作者正面回应一句,扣住本文的中心论题: “反之,‘重进罗马’ 的精神倒是建立新中国的基石”,同时作者毫不含糊地断言: “这种精神不会消灭,中国不会灭亡”。

  巴金是作家,更是青年的朋友。本文写得多么坦诚,多么真挚。他完全把自己置于同青年平等的地位,推心置腹,设身处地,有劝诫,有晓喻,也有批评。为使对方理解和接受自己的意见,总是首先理解和尊重对方,这就使他的立论有了坚实而充分的情感和心理基础。同时,作者采取了化抽象为具象的办法,把为光明和自由而战的精神概括为圣徒彼得的“重进罗马”的精神,这不仅易于为青年所理解、所接受,而且足以激起青年为光明和自由而战的崇高感和神圣感。措辞的委婉、行文的曲折,也有助于实现作者的意图。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