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高等学校预科时期 家书二十四函(1914年8月—1915年7月)
十三 致父母
(1914年8月29日 甲寅年七月初九)
父母亲大人膝下:
元弟及七妹来函均收到。七妹字迹潦草,遗落颇多,显系倩枪〔1〕。相别年余,毫不进步,殊不满意也。现在,欧西各国大交兵戈,战祸所及渐移东亚,日本鬼国已与德国宣战矣〔2〕。官费今日到手,每月三十三圆,从此按月收领。元弟今岁毕卒后,如欧乱早平,可急速来东。肃此敬请
福安!
阖家均问好。
男开贞跪禀
八月廿九日
学校来月开课,不久即返东京。现拟移居,家中可暂无来信。
说明
此信原文无标点,落款无年份。据信中“日本鬼国已与德国宣战”,作者开始领取官费留学补贴等内容,确定写于1914年。有信封。信封正面写:“中华民国 四川省嘉定府城内县街 洪昌店宝号乞托便转交沙湾场 郭鸣兴达”。背面写:“日本房州北条六轩町二ノ一五番地 松芍社夫方郭缄八月廿九日”(“芍社”两字存疑;方,日语,对人的敬称)。邮戳日期不清晰。
注释
〔1〕倩,请人做事。倩枪,指找人代笔。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为乘机攫取德国在我国山东的利益,于1914年8月15日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德国未回应。同年8月23日,日本对德宣战,两万余名海陆军在山东龙口登陆,占领莱州半岛沿途城镇。
十四 致父母
(1914年9月6日 甲寅年七月初七)
父母亲大人膝下:
男于前日由房州折转东京矣。学堂〔1〕于十一日开学,诸事都已准备妥当也。男现立志学医,无复他顾。以医学一道近日颇为重要,在外国人之研究此科者,非聪明人不能成功。且本技艺之事,学成可不靠人,自可有用也。顷接五哥来函,言大嫂〔2〕及侄女辈均归家矣,甚善。然三侄女〔3〕好好求学,中途而废,似觉不佳。(五哥在省自好,)何如在省托人照拂。仍复继续前业为是也。
元弟想复进省矣。三姐、四姐归宁否?六妹日前亦有信来,言颇安好,甚为欣慰。男在房州统住一月有余,日日在海中浴沐,已能浮水〔4〕至五六丈远。风吹日晒,身体全黑,初回东京,友人戏呼“庄稼汉”〔5〕,甚可笑也。精神健旺,体魄蛮强,饭食每膳六七碗,比从前甚有可观也。
肃此敬请
福安!
阖家均问好。
欧洲战争内地想多传闻。中日两国将来可告无事。男居此间,别无他虑也。
日内,同吴鹿苹外同乡二人组织贷家〔6〕,行将移徙。家函请暂勿寄。
男开贞跪禀
九月六日
说明
此信原文无标点,落款无年份,未见信封。据信中“前日由房州折转东京”,“男在房州统住一月有余”等内容,确定年份为1914年。
注释
〔1〕作者于1914年9月考取东京第一高等学校为中国留学生设置的医科预备班。
〔2〕郭开文夫人胡佩南。
〔3〕郭开文的三女儿郭琴轩(1900—1985)。
〔4〕《樱简》释文作“凫水”,照手迹改正。
〔5〕手迹作“庄家汉”,据上下文校改。
〔6〕贷家,日语,外租房屋。此处意为与他人合伙租房。
十五 致父母
(1914年9月29日 甲寅年八月初十)
父母亲大人膝下:
三哥〔1〕来书拜读。汇款事,儿知命矣,当即如数奉归前途也。敬请福安!
阖家均问好。
嫂侄安抵家中,甚为欣慰。
男贞跪禀
九月廿九日
说明
此信原文无标点,落款无年份,有信封,同封尚有致堂兄郭少仪一信,见第十六函。信封正面写:“中华民国 四川省嘉定府城内县街洪昌店沙湾旅客望便袖回交 郭鸣兴达启”。背面写:“日本东京小石川大塜漥町二四户お方 郭寄九月廿九日”(方,日语,对人的敬称)。信封上有日本小石川邮戳,日期“3.9.30”,即大正3年(1914)9月30日;国内重庆府邮戳,日期“三年十月十八”;另一邮戳字迹不清。作者《创造十年》述:“我在一九一四年初到东京时,预备入学试验的最初半年住在小石川的偏僻地方。”综上,确定年份为1914年。
注释
〔1〕指作者堂兄郭少仪。
十六 致三哥
(1914年9月29日 甲寅年八月初十)
少仪三哥赐鉴:
来书拜悉,承誉大过,殊不敢当。弟现系学医,将来业成归来,只是手把刀来勉糊口腹耳。兄所谓“云泥之隔”何在?其实人生世中,除衣食住而外,别无他事。货殖意中所得多矣。吾国猎官运动,适自捉亡,明眼人自能见到也。不多谈。
此询
时佳!
弟开贞顿首
九月廿九日
说明
此信原文无标点,无年份。作者元弟郭开运1914年秋中学毕业,其后由成都返回乐山沙湾,作者与父母亲之间的通信往来遂由元弟经手。第十五函中提到“三哥来书拜读”,此信当是对“三哥来书”的回复,应写在郭开运中学毕业之前。综此,确定年份为1914年。与同日致父母信,用同一信封寄发。
十七 致五哥
(1914年10月22日 甲寅年九月初四)
大塚离校太远,顷已同吴鹿苹及叶季孚〔1〕两君组织贷家,移来本乡矣。住所本乡区真砂町二五番地修园。专此顺请教安!
元弟想已归矣。
弟贞顿首
十月二十二日
说明
此信原文无标点,落款无年份。为明信片,另面写:“中华民国 四川省成都西府街警备队员养成所 郭翊新先生鉴”。上有日本本乡邮戳,日期“3.10.27”,即大正3年(1914)10月27日。可确定年份为1914年。
注释
〔1〕叶季孚,据《樱简》说明,浙江人,与作者同在一高预科读书。
十八 致父母
(1914年10月28 日 甲寅年九月初十)
表面即第一高等学校大门也,男每晨登校即由此出入。想吾二老观此,将不啻如见男步行其间也。身体顽健,请毋挂虑!敬请福安!
阖家均问好。
家函可直交学校。
男开贞跪禀
十月二十八日
说明
此信原文无标点,为明信片,正面为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大门的照片。国内邮戳日期,汉口“三年十一月六日”,万县“三年十一月十一日”,重庆府“三年十一月十七日”,由此确定年份为1914年。投递与寄出地址:“中华民国四川嘉定府城内县街洪昌店 烦托便袖回沙湾场交 郭鸣兴达收”;“日本东京町真砂间二五、修园、郭寄”。
十九 致父母
(1914年11月7日 甲寅年九月二十)
父母亲大人膝下:
本月初一日乃母亲诞日,男日前早早挂在心头,不意到当日来竟至忘怀了。今日乃记起来,男真该五百屁股了。
古人说,山中难找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1〕,这两句话是说错了的。古来我国有不老长寿之说,读书人总疑他怪诞不足信,不意近来欧西科学家亦有倡此说者。欧洲有个小小的国家,名叫瑞士国。瑞士国有个学者名叫哈烈尔(Haller)〔2〕,他说但凡有生物的年龄,要活满其成熟期之五倍或八倍。人的成熟期假定是二十五岁,五倍二十五是一百二十五,八倍二十五是二百,故所以人的天然年龄是要活到二百岁的。奥国有个信心家,名叫坑梯曷尔恩(Kentigern)者,活了一百八十五岁;匈牙利有个农夫,名叫扁儿·若尔太者,也活了一百八十五岁;英国也有个农夫,名叫妥马司·帕儿(Thomas Parr),活了一百五十二岁。此人八十岁始娶妻,一百一十二岁前妻病死,一百二十二岁再娶,真是世间上绝无仅有的事了。像这些长命寿星,都是吾人应该要活到二百岁的证据。又如我国古时候,老子、庄子都是活了二百多岁的。三国时的华陀活到一百岁,史书上说多还有壮容(《后汉书·华陀传》)〔3〕,不幸后来被曹操害了,不然恐怕也是活到二百岁的了。又古时称说,人生百二十岁为上寿,百岁为中寿,八十为下寿(《春秋·鲁僖三十年》林注)〔4〕。上寿百二十岁之说,正与哈氏五倍说相当,可见古人活上一百多岁,必然是很多有的。男引经据典的说了一铺摊子,男只为要说下文一句话曰:祝我二老二百年长寿!
母亲诞日,想姊妹均必归宁,不知家中是何等的高兴。转眼便是男同七妹的生日了,假如男是在家里,鸡蛋定是不少吃的。而今身居海外,要想吃父母的鸡蛋也是吃不成,说起说起好失悔,又好忍不着便吞起口水来了。但是七妹是在家的,男的份子便让与七妹,请母亲多给七妹两个,七妹吃了便如像男吃了一样的也。说起七妹来,想起元弟前日来函,似乎明年有出阁之说,未免太年轻了〔5〕,于身体发育上最有妨碍。吾国早婚制度最坏,欲求改良,当自各家各户自行改良起走。古礼本定的是,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最是狠〔6〕完美的制度。近来欧西各国及日本,大抵男女非满二十以上无结婚者,正与吾国古礼相合。七妹出阁似乎可再缓两年,不识父母尊意如何也?肃此敬请福安!
阖家均问好。
男贞跪禀
十一月七日夜
说明
此信原文无标点,落款无年份。据作者七妹子女回忆,其母郭葆贞于1916年与胡灼三(1899—1961)完婚,因而信的年份不应晚于1916年。
信中写道:“说起七妹来,想起元弟前日来函,似乎明年有出阁之说,未免太年轻了”,“似可再缓两年”。又说:“吾国早婚制度最坏……当各家各户自行改良”。然而,此信并未奏效,七妹的婚事依旧由父母包办操持。作者遂在1915年7月20日致季昌弟(郭开运)信中发泄不满,说婚姻不过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得个臭蛤蟆,也只有饱吃一口”云。进而可确定此信写于1915年7月20日信以前,日期当为1914年的11月7日。
《樱简》将信定年份为1917年,需更正,详见本书解读之三。
注释
〔1〕手迹原无“人”字,殆有脱落,据上下文校补。语出《增广贤文》:“山中自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
〔2〕哈烈尔,Albrecht von Haller(1708—1777),瑞士生物学家。《樱简》外文拼写有误,照手迹改正。
〔3〕《后汉书·华佗传》:“(华佗)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
〔4〕中国古代对人的寿命有多种说法,一据道教《太平经》:“人生一百二十为上寿,八十为中寿,六十为下寿,不足此数皆为夭折。”
〔5〕作者七妹郭葆贞时年周岁十五。
〔6〕狠,通“很”。
二十 致父母
(1914年11月16日 甲寅年九月廿九)
父母亲大人膝下:
元弟十月廿六日由成都来函接到,近想已安抵家中,喜事〔1〕当亦完妥矣。男万里远隔,不能跪祝致庆于二老膝下,又不能役身分劳,不孝之罪,殊无可恕。惟念及家人团聚,二老康宁。弟兄姐妹一堂济济,侄男侄女长大成行,家中喜况与吾二老笑容恍惚如在目前,男亦时觉心中乐不可抑也。
再,元弟函中言,少成〔2〕因疮疾思归,家中已许,男颇愕然。少成在省两年矣,虽闻懒惰性成,然岁月集久,当亦有所长进耳。成都学校亦正完善,何能中途辍业,下乔木而入幽谷耶?人生一世,于儿童时教育最宜注意。盖幼年时代,譬如高屋地基,地基平广坚实,自然高楼大厦可因以建立而垂久。苟儿童时教育不良,则老大时终有悔不可追之候。且现在读书,非仅识得几个之无〔3〕便算完事。国家设立学校,亦非仅教人民识得之无也算了事。立学校为教育起见,入学校为受教育起见。成都学校职员人物,较之其他总见高尚。必有高尚教师,而教育方法方能完善;教育方法完善,儿童乃能受益。嘉定草堂寺小学校近来内容何如,所不悉知。然一言道尽,敢说教师价值、学生程度都总有限,且嘉定学风从来已坏。孟母教子,择邻而居,何能遽使无知十一二岁儿童与彼马牛为群,同受劣教育耶?劣教育犹有所谓教育存也,恐嘉中学校,乃无教育之“放牛场”。“放牛场”言或太过,大约总与从前冬烘〔4〕先生散馆无相上下。然少成思归,男亦察知其意矣。想以大嫂已归,离娘思乳也,说来殊觉可笑。凡教育儿童,总宜使有丈夫气。勇健活泼,不偏不倚,最是儿童美德。如少成那样女儿情态〔5〕,将来如何可望有大作为?故据男意,如少成未回家,大善;如已归,可即速上省补课,或今年已迟,来春亦宜上省。儿童教育须彻头彻尾,一线到底为佳。中途如教育者更易,譬如造屋然,更易掌墨师,难望成立也。男初闻甚骇,故言之赘切焉。然使大哥知此〔6〕,必亦不为满意也。
元弟既决意居家,也难强夺其意,总之学业总不可荒疏。以男观,元弟来函文气滞塞,言语多不成句,并有别字,殊出意外。屡次归函似多提及,非好吹毛求疵,实企望甚切,望元弟尚须留意也。男顷放牛痘五枚,不甚大出,想身体无甚毒滞也。本学期行将告终矣,不久将预备试验。然在预科,科学方面都不吃紧也。儿妇前来函云,岳家索儿像片。近来无车〔7〕无暇,未遑另照,后日照得时,当多寄一份归赠也。男现居修园,甚清洁,最宜读书,较前日住大塚时饶有兴致也。肃此敬请
福安!
阖家均问候。
男开贞跪禀
十一月十六日
三、四姐、六妹,想均归宁也。
六妹前来函亦收到。云鹿芹汇来银二百两,诚事实否?前吴姻伯汇来一百两,家中来函教还鹿苹,已还悉矣。惟鹿苹君以伊家函未言及,总不肯收受。家中向姻伯言明最好也。
说明
此信原文无标点,落款无年份,未见信封。据信末“男现居修园……较前日住大塚时饶有兴致”等情形,知此信写于作者住地从东京小石川大塚移至本乡区真砂町二五番地修园以后。1914年10月至1915年5月,作者在修园居住,此信年份应为1914年。
注释
〔1〕郭开运中学毕业后,返回乐山沙湾与林瑞英成婚。
〔2〕即郭少成(1902—1939),作者长兄郭开文长子。在叔伯兄弟中排行老大,排行大名为宗仁。
〔3〕不识字或识字很少,谓“不识之无”或“略识之无”。
〔4〕冬烘,懵懂浅陋的意思。语见《唐摭言·误放》:“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
〔5〕《樱简》释文作“儿女情态”,照手迹改正。
〔6〕《樱简》释文作“大哥知者”,照手迹改正。
〔7〕手迹如此,未解其意。
二十一 致父母
(1914年11月27日 甲寅年十月十一)
父母亲大人膝下;
十六日家禀想入慈鉴矣。东土较川地寒甚,风砂甚多,日来每遇雨天,便思烤火。然幸身体顽健,觉较在家时大有差异,即如初来东时所着卫生衣,今复袭用,觉小缩不能扣结。读书颇有深趣,前日浮放心气似较沉着。来东虽无所得,即此于心身上已获益不少也。肃此敬请
福安!
阖家均问好。
男开贞跪禀
十一月廿七日
元弟家居可日作日记,于心身上最有补益。兄自十一月九日起始记日记,自誓终身不辍也。
说明
此信原文无标点,落款无年份。据信中首句“十六日家禀想入慈鉴”内容,以及关于在日本初冬时节的感受,确定年份为1914年。有信封,《樱简》未提及,据原件图片补遗,参见第二十二函注释。
二十二 致元弟
(1914年11月27日 甲寅年十月十一)
济苍弟〔1〕鉴:
前读来函言,人言“必十年读书,始出问世”,我言“先十年问世,然后读书”,其说甚辩。然吾因得一证矣,盲者能行,恃相故也。今使盲者自谓“吾能自行百里后,然后用相”,不必智人闻之,而知其非妄即夸矣。学之于人,犹相之于盲也。人生斯世,固非如书蠹砚鱼,死向纸墨间。然而,茫茫浮世无揖无梁,邈邈前途如夜如漆。“学有缉熙于光明”。〔2〕不藉学之光明,失所搘拄〔3〕,鲜不中流失柁,而歧路亡羊也。嗟乎!吾弟其勉之矣。父母耄矣,家事须人,骨肉天涯,四散分处,吾亦知吾弟之舍彼就此,其亦有苦心在矣。势之所积,理复云何,回首故乡,不觉怆然神丧耳!且如兄之不肖,已入壮年,隔居异域,窅然〔4〕索处。所志所业,尚未萌芽,日暮途遥,瞻前恐后。吾弟既决家居,则兄辈省定之缺,吾弟可好为替补之也。自读吾弟来书后,日来神思,颇有不可思议。一夜梦归,见吾弟瘦削卧床,乃就枕相劝,迷离恍惚,不知所云。忆前处北京,弟亦有函矣,言志在学工,并以实业相劝勉。今岁六月,弟亦有函矣,教为调查北京师范内容,则吾弟又有改途教育之倾向,而今则所言又如是矣,勇退之情亦何甚耶!此吾情之所以倦倦于弟,而有不能自解者。天气渐寒,好生珍重。其新孔嘉〔5〕,博议可成否?
兄贞白
十一月廿七日
吾弟暇时读书,如有所得或疑惑不解处,可随以告我,互为讨究也。
说明
此信原文无标点,落款无年份。据信中“吾弟既决家居,则兄辈省定之缺,吾弟可好为替补之也”的内容,知此信写于郭开运中学毕业后,决定留在家中,不再东渡求学时,年份应为1914年。继而可知,此信与第二十一函写于同一天,两信用同一信封寄发。信封正面写:“中华民国 四川嘉定城内县街洪昌店 烦觅便转交沙湾场 郭鸣兴达启”;背面写:“日本东京本乡区真砂町廿五番地修园 郭缄十一月廿八日寄”。信封上日本四谷邮戳日期为“3.11.29”,即大正3年(1914)11月29日,与信笺日期1914年11月27日相衔接。《樱简》将年份推为1918年,应更正,参见本书解读之三。
注释
〔1〕即作者元弟郭开运,字翊昌。按自家兄弟排行第四,又称季昌,谐音作济苍。
〔2〕学有缉熙于光明,《樱简》释文作“学习缉熙于光明”,照手迹改正。缉熙,光明貌。语出《诗·周颂·敬之》:“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郑玄笺:“且欲学于有光明之光明者,谓贤中之贤也。”
〔3〕搘拄,支撑意。《樱简》释文作“措拄”,照手迹改正。
〔4〕窅然,望远意。《樱简》释文作“育然”,照手迹改正。
〔5〕手迹作“蕉新孔嘉”,殆有笔误,据上下文校改为“其新孔嘉”。语出《诗经·豳风·东山》:“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大意是:喜结良缘的婚庆礼仪环环相扣,繁复堂皇,愿幸福和美的时光始终如初,直到地老天荒。郭开运1914年11月上半月成婚,借此语表示祝福。
二十三 致父母
(1914年12月2日 甲寅年十月十六)
今日已十二月二日矣,试验在即,预备殊多忙意。正是“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真是该打。天气渐寒,讲堂中已从昨日起烧暖炉(Stove)矣。每浸晨登校之际,必有多数学生围炉谈笑,情况与国内学生无甚差别也。
父母亲大人膝下
男开贞跪禀
十二月二日
适才将信写好,并未加入信筒,竟将空筒付邮。恍忽竟到这步田地,真是笑话。想家中接到时,二老必哈哈大笑也。〔1〕
说明
此信原文无标点,落款无年份,未见信封。据信中对初冬时节学校生活的描述,推断年份为1914年。
注释
〔1〕这段附言单独写在半页信纸上。《樱简》认为其纸张、墨色、笔体等,都与十二月二日信近似,没有上下款和信封,疑是这封信的附笺,故将这段文字录入该信的编者说明。现采纳此解,并移录于此。
二十四 致父母
(1914年12月10日 甲寅年十月廿四)
父母亲大人膝下:
男前夜梦见回家,见父亲面色甚〔1〕有忧容。梦境奇离,更有种种不可思议之处,不识家中近况如何?想定平安无故也。元弟又久不来函矣,甚渴望。七妹近来好否?男梦回家时,最初便见七妹,犹是旧时态度,远远出门笑迎。(男忆在国内读书时,每逢年暑假归家,妹侄辈必出大门远远相迓,是种欢乐事,须待何年方能领略也。)想今七妹及侄男女辈均必渐渐长成大人矣。肃此敬请
福安!
男开贞跪禀
十二月初十日
说明
此信原文无标点,落款无年份,未见信封。信中有“今七妹及侄男女辈均必渐渐长成大人”一说,证实作者七妹郭葆贞此时年龄尚幼。1915年夏,作者父母开始为七妹谋划婚事,作者曾因主张晚婚而受父母责备,故这封信应写在七妹的媒妁嫁娶尚未发生时。由此确定年份为1914年。《樱简》编者将年份推为1915年,待商榷,参见本书解读之三。
注释
〔1〕《樱简》释文作“正”,照手迹改正。
二十五 致父母
(1914年12月24日 甲寅年十一月初八)
父母亲大人膝下:
已入年底,学期试验顷已完事。古人云“每逢佳节倍思亲”,此中滋味近日饱尝之矣。男想往年在国,每逢年假暑假,欢然言归,庆享团圆之乐。夏日长闲,冬夜无事,茶余饭后,炉畔灯前,持小说善书,在父母前讴吟讽诵,其乐何极!及今回顾,不胜追羡也。新年、旧年,转眼便到,家中年事想正匆忙。男则寄居海外,独立楼中,肆目辽望,闭目沉思,殊增冥想而已。
元弟顷来一函收到。言语过简,笔墨太为乾贵,竟连发信地点、时日均不记上,殊不恰人望也。家函贵详,古人所云,菽米鱼盐都可记入。譬如,父母近日饭食如何,天气何似,乡中月内可有奇异事件,在在皆是材料。仅以片言只纸率付远邮,是犹试验时答案捕风,聊以塞责。屡次均有所要求,总不见详细告我。至有前函言一事,言之不详,必待家函归询,于后函内方能更道其委。求简不简,转觉麻烦矣。元弟究谓何如?
七妹、二侄女想将归矣。暑假曾接来函,以后便无消息。来年是否仍在嘉城读书?读书可有进步否?不胜悬念。
五哥归家否?亦于暑假后接来函,以来便不闻近况,想所务繁难或无多暇也。
大哥近有函来,言仍住“北京西单二龙坑小袋口胡同湘庐”内,一时尚不能归家也。
年假只十五日,来年正月八日当复入学也。
余容后渎。敬请
福安!预叩
年禧!并祷
阖家均吉。
男开贞跪禀
十二月二十四日
说明
此信原文无标点,落款无年份。有信封,信封正面写:“中华民国 四川嘉定府城内县街洪昌店 烦觅便转交 郭鸣兴达启”,封底写:“日本东京本乡区真砂町二十五番地修园 郭缄十二月二十四日”。二枚日本邮戳日期均为“3.12.24”,即大正3年(1914)12月24日;国内邮戳日期已进入1915年,宜昌“四年一月七日”,重庆府“四年一月十五日”。由此确定年份为1914年。
二十六 致父母
(1915年3月3日 乙卯年正月十八)
父母亲大人膝下;
日内由吴鹿芹〔1〕姻弟处转回金表一件、金链一根(表价二十七元五角,链价八元,日本一元合中银九钱余)。为我
二老寿。金坚而不磨,祝我
二老康疆!表运行而不滞,祝我
二老健慰!链循环而无尽,祝我
二老百年长寿,长寿百年而无尽!
又,男在此间自食官费后,家中所寄来银数及大哥为男汇来者,多存银行而无所用。去岁,因李君茂根来东,银钱每有不及济之时,时时贷与,已至八十余元之多,合中国银元约百元之谱。男已商彼,请由彼家(嘉定县街李春发号)还回吾家。将来彼自有函归彼家,当即还回,故早报知。然如彼家一时未还,则或一时手中不济,殊不可知事,请家中勿向彼家催索也。专此敬请
福安!
阖家均问好。
三、四姐、六妹回家耍否?
男开贞跪禀
三月三日
说明
此信原文无标点,落款无年份。有信封,正面写“中华民国四川省嘉定府城内县街洪昌店 烦托便转交沙湾场 郭鸣兴达号收启”;背面写“日本东京本乡真砂町二十五番地 三月三日 修园郭缄”。东京本乡邮戳日期“4.3.3”,即大正4年(1915)3月3日;国内宜昌邮戳日期“四年三月□□”,由此确定信年份为1915年。
注释
〔1〕吴鹿芹,作者六妹郭蕙贞的丈夫。
二十七 致父母
(1915年3月17日 乙卯年二月初二)
父母亲大人膝下:
近日中日交涉事件甚为辣手〔1〕,一般舆论大是腾涌。吾川地僻,消息不宁,想传闻溢实,必更加一层喧骚骇异也。男居此邦,日内仍依然上课。留学界虽有络绎归国者,然多属私费生,至官费学生,则并未曾动也。
此次交涉本属险恶,然使便至交战或恐未必。何者?我国陆军虽有,而军械缺乏,而海军则不足言也。鬼国虽小,终不能敌,且日本亦未必遽有战意。彼近日籍交换驻屯兵为名,海军、陆军多发向我国者,想亦不过出于恫喝手段已也。然果使万不得已而真至于开战,则祖国存亡至堪悬念,个人身事所不敢问矣。天下事亦多有不可料者,如现在德国,以一国之力抵敌英、俄、法三大强。又前日者,非洲一小国杜兰斯漥战英二十年〔2〕。设使我国万一而出于战也,亦未必便不能制胜。即以吾国古兵法言之,所谓兵骄必败。日本鬼国,其骄横可谓绝顶矣,天其真无眼以临鉴之耶?今次吾国上下一心,虽前日之革命党人今亦多输诚返国者,此则人和之征也。鬼国近日政争甚烈,内顾多所掣肘,敌我相权,未见便输于彼小鬼也。我父母请无焦虑。
带回金表及表链当得便到矣。上税若干,由鹿芹处垫出者家中请询,还之也。
下周便将试验,不能多写。
后此家函请交学校,校名系“第一高等学校”,元弟前日竟有误为“第一高工”者。
元弟在家不可虚耍。新学问自是无从下手,然吾国旧书不可不多读也。一国文学为一国之精神,物质文明固不可缺少,而自国精神终不可使失坠也。近世学子,通者无几人矣。而究之物质方面,智识仍仅肤浅,实是自欺欺人事。元弟既留家,想家中窗明,牙签锦轴〔3〕虽不算多,亦未为少。春日含和,风光绮丽,切不可荒废过也。
肃此敬请
福安!
阖家均问好。
男开贞跪禀
三月十七日
元弟以后来函总望详尽。家中事实所在多有,如果心存远人,期相慰勉,可书之处必不胜书。但每次来函总觉下笔十分困难,干枯到十二万分,只搓一二件漫不足轻重,语搪塞者,然殊非所能满足者也。常常提说,自觉太难,然又不能不说也。
说明
此信原文无标点,落款无年份。有信封,正面写“中华民国 四川省嘉定府城内县街洪昌店 烦托便转交沙湾场 郭鸣兴达收启”;背面写“日本东京本乡区真砂町二十五番地修园郭缄 三月十七日”。日本本乡邮戳日期“4.3.18”,即大正4年(1915)3月18日;TOKIO(东京)日期“18.3.15”,亦即1915年3月18日。国内邮戳日期,重庆“四年四月七日”,嘉定府“四年四月十二日”。由此确定年份为1915年。
注释
〔1〕日本为乘机侵吞德国在华利益,1915年1月18日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诱饵,提出“二十一条”无理要求。中日谈判交涉期间,日本又于3月14日出兵奉天(今沈阳),以武力相威胁。
〔2〕杜兰斯漥,Transvaal,现通译德兰斯瓦。19世纪,南部非洲荷兰移民后裔布尔人建立了德兰斯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殖民政权。1899年英国为争夺金矿等资源,与布尔人交战。1902年布尔人战败,与英国媾和。世称“英布战争”、“布尔战争”或“南非战争”。德兰斯瓦和奥兰治后并入英国1910年组织的南非联邦。
〔3〕装帧考究的书籍。明无名氏《赠书记·秘书赠合》:“牙签锦轴吾良友,明窗净几共夷犹。”牙签,指旧式书卷上用牙骨制成的卡子。
二十八 致父母、元弟
(1915年4月12日 乙卯年二月廿八)
父母亲大人膝下:
春假已满,于前日业已上课矣。近日此邦樱花盛开,下流侪辈率涂面插花,或带面具醉倒花丛中,僛僛〔1〕起舞,牟牟作牛鸣而歌,遗钗堕耳,男女不分也。倭奴开化年代仅自唐而还,故至今而夷风犹在。
樱花为物,有如吾国垂丝海棠,五出而花蕾丛集,色微紫,无香也。所见特异处,仅多而已。倭域盖至入春来,街头巷陌,连山被野,着花几遍,令倭奴乃至醉倒若是。
飞鸟山〔2〕亦东京附近樱花名所也,昨约友人同往观焉。山者,仅一土堆,广袤可十数丈,满山皆花,已盛开矣。日人凡新嫁娘初出阁日,必戴绵〔3〕帽子,白色。所云帽子者,实成吾国缠头之形,颇阔大。故日人多以取譬,谓山头之一面尽是花者,犹著绵帽子作新嫁娘也,殊亦滑稽可意。
欧洲战事尚未解决,中日交涉现亦在胶葛〔4〕中。想不出今夏,当必有水落石出之一日也。
元弟赐览:
昨吾弟来函,甚喜。以今年已过去三阅月矣,望得眼精〔5〕圆,得此一封书,然乃道之不尽,语焉不详,复忽短我情趣。函云,于英文一科,迥若一字不能记忆,真是三天不念口生经。来书作“口成金”,不知所谓。(谓经书典籍假使三天不念,则口调便生涩也。来书似于原句尚未领会得。)恐不仅英文一科为然矣。函中不详尽处,今且掇出一问何如?“六妹于昨日同鹿芹回溪矣”,是何时归宁的?“正月三十日一函奉到,久未作复,恕恕”,何以久不作复?“大哥寄有亚细亚报回省”,是回成都,还是寄回嘉定?此一问本不关重轻,特以来函有语病,故为拈出耳。又,“五哥尚不知大哥意之所在”,指的是大哥什么意思?词句过简,难以意会。又谓“中日新交涉,可望平和解决”,是大兄说的,还是五哥说的?此一问亦本不关重轻,亦以有语病,故拈出。又如“今正天干,小春收去一半”,收去一半,不知所谓。又如“匪风稍靖”而下缀以“去冬百余人白昼劫场”,皆是拙笔。笺仅两页,字才百余,积三四阅月之久,可一假笔端颤动用慰远人,怀思事想正不复少,乃仅得此。然得此亦殊不胜大幸,本亦可以慰意释怀,然无奈字有字病,语有语病,仅此乃又多不甚了了。故今次实行用此诘责,亦是读书人应讲究事,不可谓我啧啧多言也。
少成书可要认真教读,不可纵其怠惰。前五哥来函有云,将来或能携彼上省,赓续旧业。如能如此,更好。现在国家弱到如此地步,生为男子,何能使不学无术,无一筹以报国也?
(函当另写,竟插父母禀中,亦是不慎,附及。)
敬请
父母亲大人福安!
阖家均问好。
男开贞跪禀
四月十二日
说明
此信前半为致父母信,后半为致元弟郭开运信。后半部分个别标点为原文所有。落款无年份,未见信封。信中云“欧洲战事尚未解决,中日交涉现亦在胶葛中”,由此确定年份为1915年。
注释
〔1〕僛僛,欹斜醉舞貌。《诗·小雅·宾之初筵》:“屡舞僛僛。”毛传:“僛僛,舞不能自正也。”
〔2〕即飞鸟山公园,位于东京都北区。德川吉宗(1716—1745)为观赏樱花修建,1873年被定为日本最佳公园之一。
〔3〕《樱简》释文作“棉”,照手迹改正。绵,丝织品。日本新娘的帽子用白色丝缎缝制。
〔4〕袁世凯政府自1915年2月2日起与日本就“二十一条”条款进行谈判,希图对方退让。1915年4月26日,日本提出最后修正案,终止交涉。
〔5〕精,方言,意为非常。《樱简》注:“是睛字之笔误”,欠妥。
二十九 致父母
(1915年5月5日 乙卯年三月廿二)
父母亲大人膝下:
交涉险恶〔1〕,不久便归〔2〕。际此机局,自当敬慎,请毋驰念。
男开贞跪禀
五月五日
说明
此信原文个别处有标点。有信封,正面写“中华民国 四川省嘉定府县街洪昌店 烦觅便转交沙湾场 郭鸣兴达启”;封底写“五月五日”四字,未写寄出地址。两枚日本邮戳,本乡日期“4.5.5.”,即大正4年(1915)5月5日;TOKIO(东京)日期“6.5.15.”,即1915年5月6日。国内有万县邮戳可辨认,日期“四年五月廿二日”。参照信中内容,确定年份为1915年。
注释
〔1〕日本于1915年4月26日,就“二十一条”向中国提出最后修正案,终止两国交涉。
〔2〕作者《创造十年》:“日本提出了二十一条逼着中国承认,我在那年五月七日的一天跟着几位同学也曾回过上海一次。”该信与此相印证。
三十 致父母
(1915年5月末 乙卯年四月中)
父母亲大人膝下:
前日交涉吃紧,几有破裂之势,此间留学人士均已准备归国,故于月之七日,乃同吴鹿苹君趋归上海〔1〕。不意竟得平和解决〔2〕,遂复于十一日趋返日本,往返费用损失殊属不小〔3〕。然幸天眷犹存,国家无事,自家虽小受亏损,乃亦不觉其痛苦矣。
再,此次交涉之得和平解决,国家之损失实属不少。然处此均势破裂之际,复无强力足供御卫,至是数百年积弱之敝有致。〔4〕近日,过激者流竟欲归罪政府,思图破坏,殊属失当。将来尚望天保不替,民自图强,则国其庶可救也。
现已移住处矣。(住所系本乡区追分町三十一番地富喜馆,离校甚近也。有函请切勿交此,以只作一月寓居也。现住处因初到,尚未问详姓氏。尚函件,既由李君转交,故不详及也。)又,校内不久将复试验,试验后,便依榜次分派各高等。日本有八所高等,即第一、第二、三、四……以至第八也〔5〕。八高中,除第一高等在东京,第三高等在西京〔6〕外,余均在乡下。男校内成绩殊属不竞前两学期,均在第五名,故将来分派大约总在五、六、七高,定下乡无疑矣。然下乡亦自有下乡好处,以乡下生活较东京为低,于金钱可求省蓄〔7〕。乡中清洁,便于求学,亦正男所愿意者也。又,学校分派法系依八数〔8〕循环:第一入一高、第二二高、第三三高……第八八高、第九则复入一高。男不能考得第一,然亦不至考到第九,故云“定下乡无疑”也。将来家中有函,请交由“本乡元町二丁目友助方〔9〕、李树琏处”转交为妥〔10〕也。肃此敬请
福安!
阖家均问好。
男开贞跪禀
说明
此信原文个别处有标点,落款未署日期,未见信封。据信中因中日关系告急归国,旋折返东京的内容,确定此信写于1915年5月末,在5月24日至31日之间,参见本书解读之三。
注释
〔1〕从日本乘海船回国,至少航行三天,5月7日离日本,殆于9日抵上海。
〔2〕解决,手迹作“解绝”,规范校改。
〔3〕该行程与作者《创造十年》记述吻合:“回了国的‘男儿’在上海的客栈里呆了三天,连客栈附近的街道都还没有辨别清楚,又跟着一些同学跑回日本。”又,《樱简》转引吴鹿苹回忆:“日本提出侵略中国的二十一条,遭到全国反对,郭老、叶季孚(浙江人)和我三个人商量,国家成这个样子,还有什么脸读书啊!决定牺牲一切回国去,我们把锅碗都卖完了。”
〔4〕关于“二十一条”的中日交涉历时84天,各协约国均置中国主权于不顾。4月26日日本提出最后修正案,又于5月7日发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答复。9日,袁世凯政府被迫接受“二十一条”,承认日本享有德国在山东的全部利益。这一天后被国人定为“国耻日”。
〔5〕日本旧制第二高等学校,简称二高,位于仙台。1901年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独立建校,与二高分离。依次类推,第三高等学校简称三高,1889年校舍由大阪迁至京都。四高在金泽;五高在熊本;六高在冈山;七高在鹿儿岛;八高在名古屋。
〔6〕即京都。
〔7〕手迹作“省畜”,殆为“省蓄”的笔误,据上下文校改。
〔8〕《樱简》释文作“人数”,照原件图片改正。
〔9〕友助,日本姓氏;方,日语,对人的敬称。
〔10〕《樱简》释文作“要”,照原件图片改正。
三十一 致父母
(1915年6月1日 乙卯年四月十九)
父母亲大人膝下:
奉读元弟两次来书,始知阿父曾患喉疾,幸已痊愈,不胜惊愕欣喜之至。又云,阿母于四月廿七日夜梦男罹是疾也,翌日,而兆乃应于阿父。是足见男之不肖祸及父母,罪通于天,有不堪问者矣!
往者,中日交涉吃紧时,男曾返上海一次,以当时岌岌有开战之势故也。在沪少留三日,复转东,计往返须费十日。孟浪之失,深自怨艾。大哥亦有函斥责,不知我二老见男前日归函时,又忧虑何似也。
元弟函中言,屋后凿有方池,池畔花木种植甚多,时伴二老盘桓其间,不禁歆然有思归意焉。时已入夏,想见柳荫堆地,草色涌青,暮鸦朝蝉,高鸣清韵之概也。
又,往来函件大约当无遗失者,此后归函当附以号数,以便查考。元弟来函,似亦可以照办也。
少成侄寄来论文,已少加改削,爰复寄归。学力大有进步,殊可喜。本欲另函给伊,以校内于本月十四日起便行预科毕业试验,二十一日止,为时甚促,无多暇也。肃此敬请
福安!
阖家均问好。
男开贞跪禀
六月初一日
第一号
瑞叔〔1〕寄来《尚书》一部已收到。
说明
此信原文无标点,落款无年份。根据信中“中日交涉吃紧”时,曾返回上海一次,现正准备一高预科毕业考试等内容,确定年份为1915年。有信封,正面写“中华民国 四川省嘉定府乐山县城内县街洪昌店 烦托便转交沙湾 郭鸣兴达收启”;背面写“日本东京本乡区追分町卅一番地富喜馆郭缄 六月一日第一号”。日本驹込邮戳日期“4.6.2”,即大正4年(1915)6月2日;TOKIO(东京)邮戳日期“□.6.15”,即1915年6月×日。证实信的寄出时间在1915年6月初。
注释
〔1〕瑞叔,据《樱简》说明,即郭瑞五,作者远房叔父。
三十二 致父母
(1915年6月25日 乙卯年五月十三)
父母亲大人膝下:
月之廿二日试验已毕,于来月初一发给文凭。男自量成绩尚当不至落第也。
东京天气时暖时凉,殊不佳妙。拟领得文凭后,便下乡旅行也。
寓所屡有迁徙,家函请由东京本乡区元町二丁目四七,李树涟君转交为妥也。肃此敬请
福安!
阖家均问好。
姊妹回家耍否?前带回金表收否?培谦儿在读书否?
男开贞跪禀
六月廿五日
说明
此信原文无标点,落款无年份。写于东京第一高等预科结业考试完成,即将领取毕业文凭时,由此确定年份为1915年。有信封,正面写:“中华民国 四川嘉定城内县街洪昌店 烦托便转交 郭鸣兴达收启”;背面写:“日本东京第一高等 郭寄 六月廿五日”。可辨认的邮戳日期有:日本本乡“4.6.27”,即大正4年(1915)6月27日;国内嘉定府“四年七月廿三”,与信笺内容契合。
三十三 致父母
(1915年7月1日 乙卯年五月十九)
父母亲大人膝下:
校内成绩〔1〕已于前月廿九发表,于本日业领得文凭到手也。吴鹿苹亦于本期本科毕业,下期则入大学也。男同吴君年相若也,而学程之差则三年〔2〕,不胜愧悔也。东京现尚不甚热,旅行将在月中方可动身也。又,前由鹿芹处转归金表一个,不识已到家否?每次来书,元弟均不曾提及,甚怪也。又由李君家汇四百元归,闻于暑假期中交由张其济〔3〕手转家,亦不识交到否?
五哥回家否?
三、四姐、六妹均归宁否?
大侄女尚回家耍耍否?
父母安泰否?
阖家均无病痛否?
少成书有进步否?
培谦乖觉否?
望元弟一一详以告我。
男开贞跪禀
七月初一日
说明
此信原文无标点,落款无年份。据信中“本日业领得文凭”,“东京尚不甚热”等内容,可知写于作者东京一高预科毕业之初,年份为1915年。有信封,《樱简》未提及,据原件图片补遗。信封正面写“中华民国 四川省嘉定乐山县城内县街洪昌店 觅便转交沙湾场 郭鸣兴达收启”;背面写“日本东京本乡区菊坂町九四、中华学舍郭より 七月一日”。两枚日本邮戳日期可辨认,本乡“4.7.1”,即大正4年(1915)7月1日;TOKIO(东京)“2.7.15”,即1915年7月2日,与信笺日期契合。
注释
〔1〕手迹原作“存绩”,殆有笔误,据上下文校改。
〔2〕据《樱简》说明,吴鹿苹1905年14岁随作者长兄郭开文赴日,中途一度停学,但从小学至大学毕业,均在日本就读。
〔3〕即张伯安,作者在嘉定府小学堂、中学堂,四川高等学堂分设中学读书时的同学。
三十四 致元弟
(1915年7月5日 乙卯年五月廿三)
元弟如握:
昨夜接读弟夏节(“夏节”是何意思?)前四日一函,甚为惭耸。前次归沪之失,正如弟书所云,不能看破情,徒人云亦云也。媿悔万千,悔媿千万!望吾弟尚为我在父母前缓解也。算回沪损失,为日十日,光阴自是虚掷,然所幸校内停课,讲义尚无甚缺漏。又,于此十日之内自家所得之经验教训,亦正自不少也。外则金钱掷去,无可解说处。总之,此后兄虽狂妄,敢再不自慎谧,以重贻我父母兄弟忧耶?元弟元弟,兄当勉之矣!
大哥来函,并附来少成《自爱说》一篇,今再寄归也。函云:“少年作文,似应从论史入手,叙事而稍兼述理方有兴味。否则恐堕入八股,虚空一路,转滞灵机”,云云。谓以后出题,应专就史事及与时事有关合者选择,使养成融会今古习惯,且免于近于理论而远于事情之弊。自是确论不刊,吾弟请留意也。总之,令少年作文字,出题必量其力量之所能及与否。力量能及,自有一种胜任愉快之乐,而作出文字亦自勃勃有生机也。力量不及,则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是死物,否则便成油火文字,终无味也。复此即询
学益。
兄贞百拜
七月五日
宝莲意,尚不十分懂得,望详细告我。
父母亲大人万福!
阖家均问好。
附:我之自爱说
昔者,路易十四曰:“朕即国家”。此诚亡国暴君私天下者之言矣!然今我华夏已成大一统之业,而五族共和矣。则我五族人士,自当各存一“我即国家”思想而后可。何者?吾华合五族而共和,则我于五族中,固是吾华之一体也。夫我既国家之一体,又我即国家矣,则我宁不自爱耶?我不自爱,则不是不爱我国家,我国家复何贵有我存者?故我自暴弃,则是乱逆我国家;我自戕贼,则是摧残我国家;我游惰而虚时光,是促我国家之运命也;我奢侈而滥掷金钱,是陷我国家于贫困也;我懦弱无能,抑卑贱多惭,则国家亦自懦弱无能,或卑贱多惭矣。
我之系于我国家者如是。我宁不知自爱,以自励、自勖、自克、自制耶?夫我五族人士,苟人人皆存自爱之念,则吾华其尚有不日自强盛者哉?譬之建筑,合栋柱榷桷〔1〕以成室。我虽不材,勉为桷焉可也。一桷朽蛀,则室尚可云完美耶。能近取譬,其斯之谓矣。说自爱。又,近阅〔2〕报载有“中国国歌”一首,甚好。附录如下:
中国雄嶷宇宙间,
廓八埏,
华胄来从昆仑颠,
江河浩荡山绵延,
五族共和开尧天,
亿万年。
说明
此信原文个别处有标点,落款无年份。据信中作者为前不久贸然回沪而自责的内容,确定年份为1915年。有信封,正面写“中华民国四川省嘉定府乐山县城内县街洪昌店 烦觅便人袖回沙湾转交 郭鸣兴达号收启;开贞自日本东京本乡菊坂町九四番地中华学舍寄 七月五日”。背面写“第三号”。日本邮戳,本乡《樱简》误释为“冈山”日期“4.7.□”,即大正4年(1915)7月×日;国内邮戳日期,汉口“四年七月十三”;嘉定府“四年七月卅一”。
注释
〔1〕榷,水上横木,即独木桥。《樱简》释文有误。桷,方形的椽子。
〔2〕“阅”,手迹作“阁”,殆有笔误,据上下文校改。
三十五 致父母
(1915年7月20日 乙卯年六月初九)
父母亲大人膝下:
二十日来久不肃禀矣,想父母必甚念望儿也。预科毕业,男虽第三,而学校分派乃在第六高等,与自家希望虽不免有失意处,然读书在自勉耳,学校完善与否,所关甚浅也。今年颇思归家,闻重庆至吾嘉〔1〕航路尚未通,又以五月内曾返国一次,故不果。大约于明年暑间,或可得归也。男〔2〕今夏身体无恙,请无挂念。去秋曾赋《落叶语》一章,今录呈膝下。语意均肤浅,令元弟讲解,当能办到也。
晨兴理花径,把帚立阶隅。
骚骚风过处,落木声如呼:
“在昔春夏交,骄阳力可虞。
于时啮臂出,阴翳怜清腴。
何当秋节至,哀我根本枯。
誓将此寸躯,化作泥与涂。
泥涂岂空化,还以沃根株。
君岂无根生,我复当何辜!
如何夺我志,空令填沟渠。”
草木有苦心,世人知也无?
(括弧〔3〕中即托为落叶语者也。)
敬请
福安!
阖家均问好。
男开贞跪禀
七月廿日
第四号
说明
此信原文无标点,落款无年份。有信封,正面写“中华民国四川省乐山县城内县街洪昌店 烦托便转交沙湾场 郭鸣兴达号收启”;“日本东京本乡区菊坂町九四、中华学舍 郭寄”(《樱简》释文有误,照手迹改正);封底写“第四号”。日本本乡邮戳日期“4.7.20”,即大正4年(1914)7月20日。《樱简》将邮戳地点误为冈山,据原件图片更正。国内邮戳日期,重庆府“四年八月十日”,嘉定府“四年八月十五”。综此,确定年份为1915年。
注释
〔1〕指嘉定府,今乐山市。
〔2〕手迹作“弟”,殆有笔误,据上下文校改。
〔3〕即引号。
三十六 致元弟
(1915年7月20日 乙卯年六月初九)
季昌〔1〕弟鉴:
今晨第四号家函付邮后,始接吾弟第一号来书,故兹复为述答。胡家问名〔2〕,既母亲亲行下溪,访询合意,兄不敢说赞成,然亦不敢不说赞成也。本来我国婚姻制度总是难说,不过兄之所见,以为只要胡家子弟聪俊,则伊父之为暴发起家与否,或迷信宗教与否,在所不论。维胡氏昆仲,兄尝识其二,殊觉不甚聪明过人也。父母老矣,为儿女子事尚是自劳跋涉,为儿子的,何敢更从旁插嘴,播斤论两耶?姻缘总是前生定,不是人间强得来。“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得个臭蛤蟆,也只有饱吃一口”而已。然七妹尚幼,似不必过急,如尚未成行,则请二老不妨详加采访、考询。其子弟诚是俊才,一来也不误妹子终身,二来也遂二老为儿女子辛劳苦意,不识二老以为何如也。但兄想,天下人经母亲评题过,说好,断无有不好者也,或者五哥不免过虑,而兄则不免多事耳。
云老辈竟阔到如许地步耶,真是天不知多高,地不知多厚,三两花椒二两肉,令人好笑。回沪同船是实事,行时折卖书物也是实事。当五月初间,日人将提出最后通牒时(哀的美顿书Ultimatum〔3〕),时留学界异常骚动,典书折物,正不乏人也。想早稻田毕业法硕士大人的话,是经过法律学研究过来的,断不会错也。
茂根借款,据云当于暑假内交张伯安君手,间转我家云。
暑天到了,吾弟可少少休息。少成亦可令休息半月或一月,似于身体上或不无小补也。朱契叔青〔4〕为人如何,可令我一闻知否?八嫂〔5〕来函亦读悉,愿弟为我传语,道我无暇,不能另函,也不必另函,尚望好为我事奉父母也。复此即询
暑安!并请
父母亲大人福安!
阖家均问好。
兄贞拜上
七月廿日
说明
此信原文无标点,落款无年份。有信封,正面写“中华民国 四川省乐山县城内县街洪昌店 烦托便转交沙湾场 郭鸣兴达号收启”;背面写“日本东京本乡区菊坂町九四、中华学舍郭缄 七月廿一日”(《樱简》释文有误,照手迹改正)。日本邮戳,本乡(《樱简》误为“冈山”,据原件图片更正)日期“4.7.21”,即大正4年(1915)7月21日。国内邮戳日期,重庆府“四年八月十二”,嘉定府“四年八月十六”,另有汉口、万县邮戳,日期无法辨认。
作者1924年3月所作自传体小说《漂流三部曲·十字架》,有描写主人公因不同意妹妹早嫁而被父母斥责的情节:“九年前他有一位妹子订婚的时候,他写信反对,发过一次牢骚,说甚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得一个臭蛤蟆,也只得饱吃一口’的话,他的父母竟痛责了他一场……”情节同此信吻合,可资确定年份为1924年的九年前,即1915年。
注释
〔1〕即作者元弟郭开运,在自家兄弟中排行第四,按伯仲叔季排序,称季弟、季昌,又谐音作济苍。
〔2〕问名,旧式婚姻媒妁礼数之一。由男方通过媒人询问女方名字、生辰,占卜婚姻是否祥和。胡家,据《樱简》说明,即作者七妹丈夫胡坤智家。
〔3〕《樱简》释文拼写有误,照手迹改正。
〔4〕朱叔青,据《樱简》说明,又作朱淑卿、朱美莹,郭开文长婿,乐山市五通桥人。
〔5〕即张琼华。作者在叔伯兄弟中排行第八,因称八嫂。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