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古籍古文

论语《雍也第六》原文及解读

2021-03-26 11:29:32

  (共三十章)

  6.1 子曰:“雍(1)也,可使南面(2)。”

  译文

  孔子说:“冉雍,可以让他做卿大夫。”

  注释

  (1)雍:姓冉名雍,字仲弓,鲁国人,孔子弟子,比孔子小27岁。(2)南面:面朝南。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天子、诸侯见群臣,或卿大夫见僚属,皆南面而坐。因此引申为居天子、诸侯或卿大夫之位。这里指居卿大夫之位。王引之《经义述闻·通说·南面》:“书传凡言‘南面’,有谓天子诸侯者。《说卦传》:‘圣人南面而听天下。’……有谓卿大夫者。《论语·雍也篇》:‘雍也可使南面。’《大戴礼·子张问入官篇》:‘君子南面临官。’《史记·樗里子传》:‘请必言子于卫君,使子为南面。’是也。盖卿大夫有临民之权。临民者无不南面。仲弓之德,可为卿大夫以临民,故曰‘可使南面’也。……而包咸《论语注》乃以为任诸侯,皇疏亦云‘冉雍之德可使为诸侯’。非也。身为布衣,安得僭拟于人君乎?”

  感悟

  请参见下章和《论语·雍也》6.6章感悟。

  6.2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1)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2)?”子曰:“雍之言然。”

  译文

  仲弓问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还行,但行事简单。”仲弓说:“平时严肃认真而行事简单,这样来治理百姓,不也可以吗?平时简单而行事也简单,岂不是太简单了吗?”孔子说:“冉雍的话是对的。”

  注释

  (1)居:平时;平常。(2)无乃大简乎:无乃……乎:惯用短语,表示揣测语气。可译为“不是……吗”、“难道不是……吗”、“恐怕……吧”。大:同“太”。

  感悟

  孔子认为冉雍之才德足以任卿大夫,桑伯子亦然,只是桑伯子行事简单。所谓行事简单,是指少繁文缛节,太质朴。冉雍由此而感悟孔子此言的意蕴,他说:“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治理政事,仅仅简单是不够的,还得存有“敬”心。所谓敬,就是慎重,不怠慢。孔子主张“敬事”,即谨慎处理政事,办事严肃认真,恪尽职守。孔子认为“敬”是治国之道的重要内容,是治国安民的必要条件,所以孔子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意思是“治理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要严肃认真地处理政事并守信用”。“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论语·卫灵公》15.38)意思是“事奉君主要先严肃认真地做好事情然后享受俸禄”。所以冉雍认为平时要严肃认真,而在治理政事的时候则可简单一点;如果平时简单而行事也简单,岂不是太简单了吗?意思是不能一味求简。孔子认为冉雍准确地理解了自己所说的“可也,简”的意蕴,于是说:“冉雍的话是对的。”

  6.3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1)死矣。今也则亡(2),未闻好学者也。”

  译文

  鲁哀公问:“你的学生中哪个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人好学,不迁怒于人,不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了,没听过好学的人了。”

  注释

  (1)短命:颜回死时年仅31岁。(2)亡(wú):通“无”。

  感悟

  一 好学

  请参见《论语·公冶长》5.28章感悟。

  二 不贰过

  请参见《论语·学而》1.8章“过则勿惮改”感悟。

  6.4 子华(1)使于齐,冉子(2)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3)。”请益。曰:“与之庾(4)。”冉子与之粟五秉(5)。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6)。”

  译文

  子华出使齐国,冉有替子华的母亲请求小米。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冉有请求增加一些。孔子说:“给她十六斗。”冉有给了她八十斛小米。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乘坐肥壮马驾的车,穿着轻暖的皮衣。我听说过:君子周济急难之人而不接济富裕之人。”

  注释

  (1)子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通称公西华,鲁国人,孔子弟子,比孔子小42岁。(2)冉子:冉有。(3)釜:古量器。何晏《论语集解》:“六斗四升曰釜。”杨伯峻《论语译注》:“约合今天的容量一斗二升八合。”(4)庾:古量器。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曰:“十六斗曰庾。”(5)秉:古量器。何晏《论语集解》引马融曰:“十六斛曰秉。”古代十斗为一斛,南宋改五斗为一斛,一直沿用到民国初年。(6)君子周急不继富:君子周济急难之人而不接济富裕之人。邢昺《论语注疏》:“君子当周救人之穷急,不继接于富有。”周:周济。急:困窘;急难。继:增益;接济。

  感悟

  请参见下章感悟。

  6.5 原思(1)为之宰(2),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3)乎!”

  译文

  原思担任孔子家的总管,孔子给他小米九百,原思推辞。孔子说:“别推辞!拿去给你家乡的人吧!”

  注释

  (1)原思:名宪字子思,通称原思,鲁国人,孔子弟子,比孔子小36岁。(2)宰:卿大夫家务总管;卿大夫私邑的长官。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曰:“孔子为鲁司寇,以原宪为家邑宰。”(3)邻里乡党:家乡;乡里。古代5家为邻,5邻为里,500家为党,5党为州,5州为乡,即12500家为乡。

  感悟

  冉有认为子华为孔子出使齐国,其母必须有粮食可吃,于是替子华的母亲请求小米。孔子同意给她六斗四升,冉有请求增加一些。孔子同意给她16斗。然而原思担任孔子家的总管,孔子却给他小米九百,原思推辞,认为给得太多了。孔子说:“别推辞!拿去给你家乡的人吧!”

  两相比较,看来孔子似乎不愿给子华粮食而愿意多给原思。这是否有厚此薄彼之嫌?孔子为何要这样处理事情?这与两人的工作性质和家境密切相关,也与孔子的思想密切相关。子华出使齐国,这是临时性的专项事务,办完事即可回国;而原思为孔子家的总管,这是常规性的日常事务,天天得做,必须有一定的俸禄。谁该少给,谁该多给,不言自明,因此不存在厚此薄彼的问题。孔子赞成“君子周急不继富”的观念,即重视雪中送炭,而不提倡锦上添花。子华出使齐国,乘坐的是肥壮马驾的车,穿的是轻暖的皮衣,由此可见,子华家境富足,他的母亲不可能因为他出国办事而断粮,因此孔子并未打算给他粮食,只是当冉有替子华的母亲请求粮食时,孔子不想当面拒绝,也不想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不应该给子华粮食,只是以少给来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君子周急不继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不失其重要意义。譬如国家于1995年开始实施了“安居工程”,这是政府的一项“德政工程”,是解决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的一种手段。安居工程体现了政府对住房困难户的关怀,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然而,据报载:有的地方政府或部门为了私利而置政策于不顾,使得有的开着宝马、奔驰车的富人居然也购买到了经济适用房;更有甚者,某市经济适用房摇号居然出现了“六连号”,即六个经济适用房资格证号码相连的申购户竟全部摇中,在5000多名申购者仅有124户能摇中的情况下,出现“六连号”的概率仅有千万亿分之一,并且这六名中号者皆不具备购买经济适用房的资格。后来经法院审理查明,这是一起内外勾结而违法作弊并非法牟利的犯罪事件。

  孔子提倡“君子周急不继富”,这就要求政府为贫困的百姓着想,帮助他们脱贫解困,而不应与富人勾结来侵害穷人的权益,致使穷人更穷,富人更富。

  6.6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1),虽欲勿用(2),山川其(3)舍诸(4)?”

  译文

  孔子谈论冉雍时说:“耕牛之子毛赤色角端正,虽然不想用它作祭品,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

  注释

  (1)骍且角:这里指牛毛赤色,牛角端正。骍(xīng):赤色。周朝以赤色为贵,所以祭祀时用赤色的牲畜。角:指两角长得端正。(2)用:杨伯峻《论语译注》:“义同《左传》‘用牲于社’之‘用’,杀之以祭也。”(3)其:岂;难道。(4)诸:“之乎”的合音。

  感悟

  仲弓以德才兼备著称。“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论语·雍也》6.1)意思是“冉雍,可以让他做卿大夫”。“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论语·先进》11.3)孔子七十二贤人中,德行优异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然而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仲弓父,贱人。”因此孔子说“耕牛之子毛赤色角端正,虽然不想用它作祭品,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古代供祭祀的牺牲不用耕牛,而且认为耕牛之子也不配做牺牲。孔子的意思是,耕牛所产之子如果够得上作牺牲的条件,山川之神一定会接受这种祭享。那么,仲弓这样的人才,为什么因为他父亲是贱人而舍弃不用呢?朱熹《论语集注》引范氏曰:“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鲧为父而有禹。古之圣贤,不系于世类。”古来将相出身寒微者屡见不鲜,后世所谓“英雄不问出处”,的确是有道理的。

  6.7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1)不违仁,其余则日月(2)至(3)焉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颜回啊,他的心长时间内不背离仁德,其他学生则是短时间内想到而已。”

  注释

  (1)三月:言其久。(2)日月:泛指短时间。(3)至:想到。杨伯峻《论语译注》:“指意念之所至。”

  感悟

  请参见《论语·雍也》6.11章感悟。

  6.8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1)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2)?”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译文

  季康子问:“可以让仲由治理政事吗?”孔子说:“仲由果敢决断,对于治理政事有何难呢?”季康子问:“可以让端木赐治理政事吗?”孔子说:“端木赐通达事理,对于治理政事有何难呢?”季康子问:“可以让冉求治理政事吗?”孔子说:“冉求多才多艺,对于治理政事有何难呢?”

  注释

  (1)从政:参与政治,治理政事。(2)何有:有何难,即不难;有余力。

  感悟

  季康子问是否可以让子路、子贡、冉求治理政事,孔子分别先答以三人之所长,再断言他们从政不难。从孔子的回答可知,从政需具备“果”、“达”、“艺”,但人各有所长,不必求全责备,贵在知人善任,因此孔子认为,虽然他们并不兼具“果”、“达”、“艺”之长,但是从政对于他们来说,是没有什么困难的。

  6.9 季氏使闵子骞(1)为费(2)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3)矣。”

  译文

  季氏要闵子骞担任费邑的长官。闵子骞对使者说:“好好地替我辞掉吧!如果再来召我,那我一定避居到齐国了。”

  注释

  (1)闵子骞:姓闵名损,字子骞,鲁国人,孔子弟子,比孔子小15岁。(2)费(bì):古费国,春秋时为鲁国大夫季氏的采邑,故城在今山东费县西北约10公里。(3)汶上:汶水以北地域。汶水即今山东大汶河,位于山东西南部。齐鲁两国以汶水为界,汶北为齐国。古人习惯以“北”为上,故“汶上”指齐国地域。

  感悟

  自古以来,有的学者希望“学而优则仕”;有的学者只是把学问当成从政的敲门砖;有的学者一心求学而无心从政。人各有志,不能勉强,亦无可厚非。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人中,“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论语·先进》11.3)。《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称闵子骞“不仕大夫,不食污官之禄”。季氏派人请他做其采邑费邑的长官,他谢绝了。这就是明证。闵子骞是孔子弟子中一心求学而无心从政之人。

  当今社会,官本位极其严重。且不说政府部门,即使是号称学问殿堂的大学,也已经完全行政化了。在大学,一个处长可以把一位知名教授整治得灰溜溜的,使得他毫无尊严可言,这并非危言耸听;“教授算老几?科长也神气”的现象在大学校园里亦屡见不鲜;做学问的教授不如当处长的,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致使许多读书人忍耐不住书斋的寂寞而希冀捞个一官半职。于是乎教授竞聘大学处级岗位而趋之若鹜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教授、博士争相竞聘大学科长岗位者也时有耳闻;而像闵子骞那样专心治学不求宦达甚至拒绝做官的学者,则不多见矣。此乃学者之幸欤?抑或不幸欤?此乃学术之幸欤?抑或不幸欤?此乃国家之幸欤?抑或不幸欤?

  曾欣闻:某省领导想请某高校一院士担任副校长,这在领导而言,可谓任人唯贤;不料竟遭该院士婉言谢绝,理由很简单:“我是做学问的,请让我一心做学问。”后来领导又找他谈话,再次请他出山,他回答说:“如果再叫我当副校长,我就调走。”佩服!如果当上了教授、院士之后就不再做学问,却削尖脑袋去弄个官当,那还算什么教授?算什么院士?其实中国并不缺官员,而是缺学者;或许也并非缺学者,而是缺清高而不媚权贵的学者,缺有尊严、有思想的学者,缺埋头治学而心无旁骛的学者,缺铁肩担道义的学者。此理甚明,人所易晓,可惜许多学者忘了。

  6.10 伯牛(1)有疾(2),子问之,自牖执其手(3),曰:“亡之(4),命(5)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译文

  伯牛患了恶疾,孔子去探问他,从窗户拿着他的手给他把脉,说:“没有办法医治了,这是命啊!这样的人竟有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竟有这样的病啊!”

  注释

  (1)伯牛:姓冉名耕,字伯牛,鲁国人,孔子弟子,比孔子小7岁。(2)有疾:《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作“有恶疾”。(3)自牖执其手: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曰:“牛有恶疾,不欲见人,故孔子从牖执其手也。”江声《论语俟质》:“执其手者,切其脉也。”(4)亡之:亡(wú):通“无”,没有。这里指没有办法医治。之:助词,无义。(5)命:命运。孔子所说的“命”并非天命论者所谓生死、富贵和一切遭遇皆是生来注定的,而是指一种非人力所能知晓及抗拒的外在必然性。

  感悟

  伯牛和颜渊一样,也是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人中德行优异者,可惜身患恶疾,并且没有办法医治了。孔子痛心疾首地感叹道:“这样的人竟有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竟有这样的病啊!”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11.9)意思是“唉!天要我的命啊!天要我的命啊!”这些都是孔子在其弟子遭受厄运时而发出的悲痛欲绝的哭喊,似乎在抱怨上天对贤者的不公。师生情深,跃然纸上。

  6.1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1)食,一瓢饮(2),在陋巷(3),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

  孔子说:“颜回多么贤德啊!一小竹筐饭,一瓢水,住在陋室,常人难以忍受那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颜回多么贤德啊!”

  注释

  (1)箪:盛饭食的圆形小竹筐,有盖。(2)饮:饮料。这里指水。(3)陋巷:简陋狭窄的居室。《说文》:“陋,阨狭也。”刘宝楠《论语正义》:“颜子家贫,所居陋狭,故曰陋巷。……古人称巷有二义:里中道谓之巷,人所居亦谓之巷。故《广雅》兼列二训。”

  感悟

  我们在这里来探讨孔子的苦乐观。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学而》1.14)食不饱而居不安,可见其家境贫寒;而君子有志于道,则不会以“求饱”、“求安”为念;因为他一心向往的是“就有道而正焉”(《论语·学而》1.14)。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是好学的精神。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两次作战有功,被封为陬邑大夫(一说陬邑宰)。孔子三岁时,他父亲就去世了,从此家境贫困。孔子年轻时干过不少杂活。孔子自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9.6)。意思是“我小时候贫贱,所以学会了很多卑贱的事”。“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论语·子罕》9.7)意思是“我没有被任用,所以学了一些技艺”。因此,孔子对于那些具有吃苦耐劳精神的人倍加赞赏。例如:“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意思是说:“颜回多么贤德啊!一小竹筐饭,一瓢水,居陋室,常人难以忍受那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颜回多么贤德啊!”颜回天资聪颖,好学不厌,孔子以“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论语·先进》11.7),来高度评价颜回的好学是独一无二的。颜回简直就是“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的典型!或者说,颜回对于孔子所倡导的“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是身体力行,无怨无悔的;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乐”什么?“乐”贫吗?非也,乐道也!朱熹《论语集注》引程子曰:“颜子之乐,非乐箪瓢陋巷也,不以贫窭累其心而改其所乐也,故夫子称其贤。”“箪瓢陋巷非可乐,盖自有其乐尔。”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颜渊乐道,虽箪食在陋巷,不改其所乐。”孔子说:“就有道而正焉”,可见颜回乐的是道。颜回不因贫困放弃求道而去改求富贵,无怪乎孔子反复称赞他道:“贤哉,回也!”并且孔子认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4.9)意思是“读书人有志于真理,却以穿破旧衣吃粗粮为耻辱,就不值得与他探讨了”。面对艰难困苦,孔子还希望君子能够具备乐观的情怀,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7.16)意思是“吃粗粮,饮水,弯曲胳膊当枕头,快乐也在其中了。用不正当手段而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好像浮云”。“浮云”是比喻不值得关心和重视的事物,意思是与己无关。孔子自己也是在身体力行啊!

  孔子还称赞颜回道:“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6.7)意思是“颜回啊,他的心长时间内不背离仁德,其他学生则是短时间内想到而已”。又称赞他道:“回也其庶乎,屡空。”(《论语·先进》11.19)所谓“回也其庶乎”,是称赞颜回的道德学问已差不多了,达到了一种境界。什么境界?何晏《论语集解》认为这是“言回庶几圣道”。朱熹《论语集注》也认为这是说颜回“近道也”。在孔门弟子中颜回以德行著称,并且后儒认为他是孔门七十二贤之冠。然而他却“屡空”,即常常处于贫困之中。在孔子看来,颜回一心向道,心无旁骛,并且道德学问接近于圣道,所以孔子赞叹道:“贤哉,回也!”“回也其庶乎”。

  颜回“在陋巷”而能“不改其乐”,此种精神,古往今来,一直激励着知识分子培养自己不惧怕条件艰苦,不贪图物质享受而注重修身养性的美好品德。唐代诗人刘禹锡有《陋室铭》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此可谓秉承孔子及颜回之遗风。

  我从小家境贫寒,高中毕业即到广阔天地插队落户。下放三年喜逢国家恢复高考,而有幸成为1977级大学生中的一员。读书期间,我身穿破旧衣裳而行走于省会城市。有人对我说:“你穿得这么破,不怕人笑话?”我答曰:“反正没人认识我,无所谓。”那人又说:“班上同学认识你啊!”我答曰:“既然都认识我,无所谓。”有感于此,我曾作诗一首《贫寒》:

  贫寒是什么?

  贫寒是衣不蔽体

  贫寒是食不果腹

  贫寒是家徒四壁

  贫寒是什么?

  贫寒是一条汹涌的河

  它使懦者绝望沉沦

  它使勇者奋力拼搏

  贫寒是什么?

  贫寒是一座熊熊燃烧的炉膛

  它使废物烧成炉渣

  它使生铁百炼成钢

  我不需要贫寒

  在贫寒中人生是如此的艰难

  我不惧怕贫寒

  在贫寒中我将扬起理想的云帆

  6.12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1)。”

  译文

  冉求说:“不是不喜欢您的学说,是力量不够啊。”孔子说:“如果力量不够,走到半途才会停止。现在你是止步不前。”

  注释

  (1)画:停止。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画,止也。力不足者,当中道而废。今女自止耳,非力极也。”刘宝楠《论语正义》:“《说文》:‘画,界也。象田四界,聿所以画之。’引申之,凡有所界限而不能前进者,亦为画,故此注训止。”

  感悟

  孔子之道即仁之道。仁之道,当毕生而勤勉求之,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不存在力不足的问题。孔子说:“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4.6)意思是“有能够整天致力于仁德的吗?我没见过力量不够的。也许有这样的人,我没见过罢了”。言外之意是说他没有见过致力于仁而力量不够的,若有半途而废者,那也是尽力而为了。孔子云:“乡(向)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俛焉日有孶孶,毙而后已。”(《礼记·表记》)意思是朝着仁道前进,走到半途实在走不动了才会停止。忘记自己已经衰老了,也不在乎自己来日无多了,仍然勉力前行,毫不懈怠,死而后已。例如: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先进》9.11)意思是颜渊感叹着说:“老师的道德学问,越仰望越觉得它崇高,越钻研越觉得它坚实。好像看见它在前面,忽然又好像到了后面。老师善于循序渐进地诱导人,用古代文献来增广我的知识,用礼仪来约束我的言行,即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我已经竭尽才力,仿佛看见老师的道德学问高高地耸立着,虽然我想追随它,却找不到道路。”

  颜回仰慕孔子的道德学问,这与冉求所说的“说(悦)子之道”相同,然而颜回对孔子之道的追求是“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可谓“俛焉日有孶孶,毙而后已”;冉求却说什么“我不是不喜欢您的学说,是力量不够啊”。孔子反驳道:“如果力量不够,走到半途才会停止。现在你是止步不前。”意思是冉求还没有开始践行仁,就以“力不足”为托词,这本身就是给自己划定界限而不肯前进啊。《荀子·劝学》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若不从足下始,何以致千里?“自止”实际上就是裹足不前,就是不去追求,此乃修行、为学、行事之大忌。

  6.13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1)。”

  译文

  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式的儒者,不要做小人式的儒者。”

  注释

  (1)儒:学者。朱熹《论语集注》:“儒,学者之称。”刘宝楠《论语正义》:“儒为教民者之称。子夏于时设教,有门人。故夫子告以为儒之道。君子儒,能识大而可大受;小人儒,则但务卑近而已。君子小人,以广狭异,不以邪正分。”

  感悟

  《说文》:“儒,柔也。术士之称。”意思是儒是性格柔和的人,是有道艺的人。他们或游说诸侯以求仕,或以道艺教人。《周礼·地官司徒·大司徒》:“四曰联师儒。”郑玄注:“师儒,乡里教以道艺者。”由此可知,儒是学者、先生之称,以道与艺教人。这原本是一种行业,犹今之教师行业。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教弟子以仁之道和文献典籍与各种技能,于是儒成为一种学派之称。在孔门弟子中,子夏以文学(文献典籍)著称。相传,《诗经》和《春秋》等儒家经典是由他传授下来的。孔子在世时,子夏就开始招收弟子设教。孔子担心他仅以文学授徒,而忽略仁之道,因此告诫他说:“你要做君子式的儒者,不要做小人式的儒者。”即不仅要传授知识,并且还要传授仁之道,告诉弟子如何做人与增进品德修养。只注重传授专门知识而忽略仁之道的儒者,只能算是小人儒;而只有既注重传授知识又注重传授仁之道的儒者才是君子儒。这是为师之道。明乎此,所以韩愈在《师说》中给教师下了这样的定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道、授业和解惑,缺一不可。孔子告诫子夏的为师之道,对当今教师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余以为,“教书育人”者,盖为君子儒;只教书而不育人者,盖为小人儒乎!

  6.14 子游(1)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2)者,行不由径(3),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译文

  子游做了武城的长官。孔子说:“你得到了人才吗?”子游说:“有一位叫澹台灭明的人,办事不走后门,如果不是公事,从不到我屋里来。”

  注释

  (1)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吴国人,孔子弟子,比孔子小45岁。(2)澹(tán)台灭明: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鲁国武城人。(3)行不由径:指办事不走后门。径:小路;捷径。比喻歪门邪道。

  感悟

  办事不走捷径,不走后门,而走正道,走正常程序,此为坚守正道而务实之人;不是因为公事,从不到当官者之家,可见其从不与上司套近乎拉关系,更不阿谀奉承。此等正直之人,被子游视为人才。我们不仅钦佩澹台灭明的清高和正直,同时也钦佩子游这样的领导,他居然能够把不跟自己套近乎拉关系,不对自己阿谀奉承的人视为人才,实属难得。只有那些具有宽阔胸襟与正直品行的领导者,才可能具有这样的人才观。

  当今社会,不乏澹台灭明之类的人,但能够被当官者视为人才者,几近于无。君不见,今之当官者,往往把经常围着自己转、善于阿谀奉承的人当成人才;而往往把那些“非公事,未尝至于己之室”的人视为傲慢之人、不懂得亲近和尊敬领导之人。君不见,“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平级调动;又跑又送,三级跳动”几乎成了官场的潜规则。君不见,那些想办事而又不愿拉关系走后门者,往往被人视为迂腐。朱熹《论语集注》引杨氏曰:“如灭明者,观其二事之小,而其正大之情可见矣。后世有不由径者,人必以为迂;不至其室,人必以为简。非孔氏之徒,其孰能知而取之?”呜呼!前不见子游,后不见来者,纵有澹台灭明,可谓人才而被举用乎?

  6.15 子曰:“孟之反(1)不伐(2),奔(3)而殿(4),将入门,策(5)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译文

  孔子说:“孟之反不夸功,打仗败退时他殿后,将进城门时,就一边鞭赶着马一边说:‘不是我敢于殿后,是马不肯前进啊。’”

  注释

  (1)孟之反:姓孟名侧,字反,鲁国大夫。(2)伐:夸耀。(3)奔:逃亡;败走。(4)殿:殿后,行军时走在最后。(5)策:马鞭。这里指鞭赶。

  感悟

  据《左传·哀公十一年》载: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春,齐国攻打鲁国。鲁国派孟武伯帅右师,孟之反在右师,冉求帅左师。及战于郊外,左师获胜;右师因不满季氏专权而不欲战,惨遭败北。此时孟之反策马殿后,掩护全军撤退。将进城门时,就一边鞭赶着马一边说:“不是我敢于殿后,是马不肯前进啊。”所以孔子称赞孟之反不夸功。

  不夸耀功劳,既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处世之道。自古以来,立功而不自夸者,往往能够永保其功。居功而自傲者,往往身死功灭。“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22章)意思是“不自我夸功,所以能够建功。不骄傲自大,所以能够长久”。“功成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2章)意思是“立功而不居功。正因为不居功,所以他的功业不会失去”。儒、道之始祖孔子和老子,皆倡导立功而“不自伐”,的确是有道理的啊!

  6.16 子曰:“不有祝鮀(1)之佞而(2)有宋朝(3)之美,难乎免(4)于今之世矣。”

  译文

  孔子说:“没有祝鮀那样的口才和宋朝那样的美貌,在当今社会要想免遭祸害是很难的啊。”

  注释

  (1)祝鮀(tuó):名鮀,字子鱼,官太祝(祝即太祝,主管宗庙祭祀的官),故称祝鮀,卫国大夫,善辞令。(2)而:与;和。王引之《经义述闻》:“而,犹与也。言有祝鮀之佞与有宋朝之美也。”(3)宋朝:宋国的公子,名朝,卫国大夫,美男子,好色淫荡。据《左传·定公四年》载,公子朝曾通于卫襄公夫人宣姜,后又通于卫灵公夫人南子。(4)免:逃避;避免。这里指免于祸害。

  感悟

  卫国大夫祝鮀善辞令而得宠于卫灵公,卫国大夫宋朝貌美而曾通于卫襄公夫人宣姜,后又通于卫灵公夫人南子。无道之世,才会重此巧言佞色和貌美淫荡之徒,正直之士反而难以容身。卫灵公之无道,由此可见。于是孔子感叹道:“没有祝鮀那样的口才和宋朝那样的美貌,在当今社会要想免遭祸害是很难的啊。”言外之意,正如朱熹《论语集注》所云:“言衰世好谀悦色,非此难免,盖伤之也。”历史一再证明这样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当君主昏庸无道而重用巧言佞色和貌美淫荡之徒时,正直之士则难以容身,而这个国家距离败亡也就不远了。

  6.17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1)由斯道(2)也?”

  译文

  孔子说:“谁能够外出不从房门经过?为什么没有谁从这条道路经过呢?”

  注释

  (1)莫:没有谁;没有人。(2)道:道路,喻孔子的学说。

  感悟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人们的道德行为也已失范,不再遵循礼制而变得无章可循。或许孔子有感于此而感叹道:“谁能够外出不从房门经过?为什么没有谁从这条道路经过呢?”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言人立身成功当由道,譬犹人出入要当从户。”朱熹《论语集注》引洪氏曰:“人知出必由户,而不知行必由道。非道远人,人自远尔。”孔安国和洪氏的阐释准确地道出了孔子的言外之意:就像人外出必须经过房门一样,人立身行事也必须循道而行。本篇子游称赞澹台灭明“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论语·雍也》6.14)。澹台灭明,可谓循道而行的典范。历史一再证明这样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当社会无章可循或者有章不循时,必将导致人们的道德行为失范和社会的动荡不安。

  6.18 子曰:“质(1)胜文(2)则野(3),文胜质则史(4)。文质彬彬(5),然后君子。”

  译文

  孔子说:“质朴胜过文采,就会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显得虚浮。文采与质朴配合得当,这才是君子。”

  注释

  (1)质:质朴。(2)文:文采。(3)野:粗野。(4)史:言辞华丽而内容虚浮。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曰:“史者,文多而质少。”(5)彬彬:配合均匀。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曰:“彬彬:文质相半之貌。”

  感悟

  综观《论语》,孔子的言语交际观主要体现在信言观(请参见《论语·宪问》14.27章感悟)、慎言观(请参见《论语·为政》2.13章感悟)、辞达观(请参见《论语·卫灵公》15.41章感悟)、美言观和语境观(请参见《论语·乡党》10.2章感悟)五个方面。

  “文质彬彬”是一种中和之美,它几乎可以涵盖社会生活中的所有层面。我们仅从三个方面来加以阐述。

  第一,从人的性格方面来看,有的人直率粗犷,说话直来直去,可谓之“质”。此种人虽待人坦诚,但其言语往往过于直率而容易伤人,粗野而不中听。有的人温文尔雅,说话文绉绉的,可谓之“史”。此种人虽待人温和,但其言语往往过于修饰而显得虚假。孔子认为,君子的理想人格应是文采与质朴配合得当,既质朴而不粗野,既文雅而不虚假。二者不可偏废。然而有的人认为君子的“质”胜过“文”,甚至认为君子有“质”就够了,不必需要“文”。譬如:“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论语·颜渊》12.8)意思是棘子成说:“君子质朴就够了,还要文采做什么呢?”子贡说:“先生这样谈论君子,可惜啊!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文采如同质朴,质朴如同文采。如果把虎豹和犬羊皮上有文采的毛都拔去,那么虎豹的皮就如同犬羊的皮了。”子贡所言,可谓深得孔子所言“文质彬彬”之旨。

  第二,从文学创作方面来看,有的人注重质朴,有的人注重文采;甚至一个时代的文学也显现出或重质或重文的倾向。譬如:《礼记·表记》:“子曰: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意思是虞和夏的质朴,殷和周的文饰,都达到了极致。虽然虞夏也有文饰,但是没有胜过其质朴;虽然殷周也有质朴,但是没有胜过其文饰。很显然,孔子是在用文质概念观察一个时代的特征。在孔子看来,虞夏是质胜文的时代,而殷周是文胜质的时代。又譬如:魏徵主编的《隋书》这样总结南朝与北朝文学的异同说:“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若能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由此可见,南北朝时期,南方文学从总体上来看呈现出清绮的风格而偏重于“文”,北方文学从总体上来看呈现出质朴的风格而偏重于“质”。这种有所偏颇的文风都难免其不足,所以魏征提出他心目中理想的文学风格是“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

  第三,从言语表达方面来看,“文质彬彬”是孔子的言语表达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即美言观,是指语言表达要注重内容充实和形式优美。质,是就内容而言,是言之有物,是内容充实;文,是就形式而言,是言之有文,是形式优美。如果言之无物,则内容空洞,叫人不知所云;如果言之无文,则行之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比较完整地记载了孔子的这一言语表达观。“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文采是用来修饰语言的。不说话,谁知道他的想法呢?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礼记·表记》:“子曰:情欲信,辞欲巧。”意思是感情要真实,言辞要美丽。这“情欲信,辞欲巧”,也可以看做是“文质彬彬”在言语表达方面的具体体现。

  6.19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1)之生也幸而免。”

  译文

  孔子说:“人的生存是靠正直,不正直之人的生存是靠侥幸而免于祸害。”

  注释

  (1)罔:不正直;不正直的人。

  感悟

  何晏《论语集解》引马融曰:“言人之所以生于世而自终者,以其直也。”程树德《论语集释》引黄式三《论语后案》曰:“人受生于天,全生于世,以直道为之主。失此直道,天威所必遣,王法所必诛,众怒所必加,免者幸而已。言其少也。”不正直之人总是存在某种侥幸心理的。譬如:当今党和政府反腐的力度正在不断加强,但是为什么总有人“前腐后继”呢?个中原因虽然复杂,但有一个原因是共同的,那就是贪腐者总是怀着侥幸的心理:“这么多官员都在腐败,未必就正好抓住我。”一旦东窗事发,他仍然愤愤不平曰:“还有比我更贪的没抓出来,我真不走运啊!”《左传·宣公十六年》云:“民之多幸,国之不幸也。”看来这句话得改为“官之多幸,国之不幸也”。

  6.20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

  译文

  孔子说:“懂得知识有用的人不如喜爱知识的人,喜爱知识的人不如以追求知识为快乐的人。”

  注释

  (1)知之者二句: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曰:“学问,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笃,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深。”皇侃《论语义疏》:“谓学有深浅也。知之,谓知学问有益者也。好之,谓欲好学之以为好者也。乐,谓欢乐之也。”朱熹《论语集注》引张敬夫曰:“知而不能好,则是知之未至也;好之而未及于乐,则是好之未至也。此古之学者,所以自强而不息者与?”

  感悟

  请参见《论语·学而》1.1章“学而时习之”感悟。

  6.21 子曰:“中人(1)以上,可以语(2)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

  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中等资质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

  注释

  (1)中人:中等资质的人。(2)语(yù):告诉。

  感悟

  邢昺《论语注疏》云:“此章言受学之法当称其才识也。”朱熹《论语集注》云:“言教人者,当随其高下而告语之,则其言易入而无躐等之弊也。张敬夫曰:‘圣人之道,精粗虽无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焉。盖中人以下之质,骤而语之太高,非惟不能以入,且将妄意躐等,而有不切于身之弊,亦终于下而已矣。故就其所及而语之,是乃所以使之切问近思,而渐进于高远也。’”躐等,是指跨越等级。学无躐等,当循序渐进。刘开《论语补注》云:“凡上焉者皆无不可语者也,凡下焉者皆无一可语者也。唯有中人介乎可语不可语之间,力能上则吾以是启之,甘于下则吾不能以是教之矣。”由此可见,这里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差异的教学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遵循人们的认识规律,根据知识系统来传授知识的教学原则。“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体现了孔子既根据各人的资质差异,又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来进行教学。这两种教学原则在当今教学工作中仍不失为重要的教学原则,孔子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可谓名实相副,名至实归。

  6.22 樊迟问知(1)。子曰:“务(2)民之义(3),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4),可谓仁矣。”

  译文

  樊迟问如何才算聪明。孔子说:“专心致力于对人民合宜的事情,敬奉鬼神但疏远它们,可以说是聪明了。”樊迟问如何才算仁德。孔子说:“仁德的人先艰苦努力然后考虑收获,可以说是仁德了。”

  注释

  (1)知(zhì):聪明;智慧。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智”。(2)务:专心致力;努力从事。(3)义:合宜;合宜的事情。(4)先难后获:先艰苦努力然后考虑收获。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先劳苦而后得功,所以为仁也。”

  感悟

  《礼记·表记》云:“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礼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夏人“尊天尚命”,殷人“尊神尚鬼”,周人“尊礼尚文”。孔子尊崇西周以来的礼乐文化,对天命鬼神持质疑态度。《庄子·齐物论》云:“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圣人即孔子,天命、鬼神都是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的东西。存而不论就是保留它而不置可否,不论其有无,实际上是不大相信其有。所以“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7.21)。而提倡“敬鬼神而远之”,意思是不谈论怪异、暴力、悖乱和鬼神,敬奉鬼神但疏远它们。“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11.12)当子路询问如何事奉鬼神时,孔子说:“还不能事奉好活人,怎能去事奉鬼神?”

  然而自夏代以来就有事鬼敬神之习俗,为了尊重传统观念,孔子提倡敬奉鬼神。譬如:“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黼冕。’”意思是“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可批评的了。自己饮食很差,祭祀鬼神却丰洁;自己衣服破旧,祭服却华美”(《论语·泰伯》8.21)。“虽疏食菜羹,必祭,必齐如也。”(《论语·乡党》10.11)意思是“即使是粗粮菜汤,也一定要祭祀饮食之神,一定要像斋戒那样恭敬”。古人吃饭时,分出少许饭菜来祭祀先代始为饮食之人,以表示不忘本。

  为了不被鬼神所迷惑,孔子又提倡疏远鬼神。这种对传统鬼神观念的既保留又疏远、存而不论的态度,既反映了孔子重人道轻天道的思想,也表达了孔子对鬼神能够降祸福于人的怀疑。

  非独孔子为然,春秋时期一些有识之士也不迷信鬼神,他们倡导治国要重视人事。这种思想在《左传》里多有记载。例如:

  据《左传·庄公十年》载: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准备迎战。曹刿入宫进见庄公,问他“凭什么来作战?”庄公先后回答了三个理由:一是“衣服和食物是用来安身的,我不敢独享,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说:“这是小恩小惠,并且不能遍及所有的人,老百姓不会服从您的。”二是“牛羊猪和宝玉丝绸之类的祭品,我不敢谎报,一定以实相告”。庄公认为,自己事神诚信,神会保佑他。然而曹刿说:“这是小的诚信,不能取得神的信任,神不会保佑您的。”于是庄公说出了第三个理由:“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我不能明察,但一定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说:“这是属于恪尽职守,可以凭借它打一仗。”在曹刿看来,为老百姓恪尽职守这一重人事的行为,远比事鬼神而祈求鬼神保佑的行为更为实在,因为民心所向,乃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

  又据《左传·桓公六年》载:楚武王入侵随国,先派一个大夫去议和,随国就派少师去楚军主持和谈。楚王故意把军队弄得羸弱不堪的样子来接待少师。于是少师回去之后就请求追逐楚军,随侯将要答应,季梁出来劝阻说:“臣闻小之能敌大也,小道大淫。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民馁而君逞欲,祝史矫举以祭,臣不知其可也。”意思是我听说小国之所以能够抵抗大国,是小国有道而大国私欲无度。所谓道,就是忠于百姓而取信于神。在上位的人思考如何利民,这是忠;主持祭祀祈祷的祝史祈祷诚实,这是信。现在百姓饥饿而您放纵私欲,祝史浮夸虚报来祭祀,我不知道这样是否行得通啊!随君回答道:“吾牲牷肥腯,粢盛丰备,何则不信?”意思是我祭祀用的牲口毛色纯而肥壮,谷物丰盛完备,为何不能取信于神呢?季梁说:“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意思是百姓是神的主人,因此圣王先成就百姓然后才致力于神。……现在百姓各有各的想法,鬼神没有依靠,虽然您一个人祭祀丰盛,又能求得什么福呢?您不如姑且修明政治,亲近兄弟国家,或许能够免于灾难。于是“随侯惧而修政,楚不敢伐”。

  据《左传·僖公五年》载:晋献公再次向虞国借道以进攻虢国。宫之奇劝阻虢公不要借道给晋国,虢公不听,他认为“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意思是我的祭品丰盛而清洁,神必定保佑我。宫之奇说:“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意思是我听说,鬼神并不亲近某个人,只是依附有德之人。虢公不听劝阻,执意借道,最终导致晋国在灭掉虞国之后顺手又灭掉了虢国。

  综上所述,鲁君、随君和虢君皆尊神尚鬼,以为只要有鬼神保佑就什么都不怕,而其大夫曹刿、季梁和宫之奇则注重人事,提倡国君治理国家要恪尽职守、上思利民和修德。子产也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左传·昭公十八年》)意思是“天道遥远,人道切近,两者并不相关”。这些都与孔子“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思想相通,它们都体现了一种重人事而轻鬼神的思想,也体现了一种治国理念。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当今有不少官员不是修身养性、勤政爱民,而是热衷于烧香拜佛,祈求神灵保佑自己平安无事、升官发财。这种“重鬼神”而“轻人事”的行为,与孔子所说的“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背道而驰,其结果必定是鬼神不能保佑他,百姓要把他拉下马。

  6.23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1)。知者动(2),仁者静(3)。知者乐(4),仁者寿(5)。”

  译文

  孔子说:“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智者好动,仁者好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注释

  (1)知者乐水二句: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曰:“知者乐运其才知以治世,如水流而不知已也。仁者乐如山之安固,自然不动,而万物生焉。”朱熹《论语集注》:“乐,喜好也。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2)知者动: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曰:“日进故动。”(3)仁者静: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无欲故静。”(4)知者乐: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曰:“知者自役得其志,故乐。”(5)仁者寿: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曰:“性静者多寿考。”

  感悟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宪问》14.28)孔子把仁、知(智)、勇当成君子的三种道德准则,此章专论仁和智。

  仁与智,属于道德范畴,都是抽象概念,于是孔子借具体事物山与水作比喻,来展现智者和仁者在爱好方面的差异:“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为什么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呢?“智者动,仁者静”这两句,不仅揭示出了智者和仁者不同的特性,而且也阐释了“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原因。智者的特性是好动。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曰:“日进故动。”智者以其才智见用于世,并且自强不息;水亦具有动的特性,并且“不舍昼夜”,所以“智者乐水”。仁者的特性是好静。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无欲故静。”仁者无欲,并且以其仁爱之心安人;山亦具有静的特性,并且生长万物,所以“仁者乐山”。

  “智者乐,仁者寿。”这是揭示智者和仁者不同的功效。为什么说“智者乐,仁者寿”呢?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曰:“知者自役得其志,故乐。”又引包咸曰:“性静者多寿考。”智者追求将其才智服务于社会,追求成功。成功固然快乐,而服务社会和追求成功的过程,本身也充满着快乐。仁者无欲无求,则无忧无愁;有如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心境恬淡,皆出自然,此乃长寿之道。

  6.24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1)。”

  译文

  孔子说:“齐国的教化一经变革,可以达到鲁国的状况;鲁国的教化一经变革,可以达到先王之道的境界。”

  注释

  (1)道:指先王之道。

  感悟

  齐国乃姜太公之后,太公,大贤也;鲁国乃周公之后,周公,圣人也。然春秋时期,礼崩乐坏。齐桓公称霸诸侯,齐国从此重霸道;鲁国自三桓把持朝政,国势渐衰,然仍重礼教。所以朱熹《论语集注》云:“孔子之时,齐俗急功利,喜夸诈,乃霸政之余习。鲁则重礼教,崇信义,犹有先王之遗风焉,但人亡政息,不能无废坠耳。道,则先王之道也。”此时齐强而鲁弱,齐重霸道而鲁重礼教。孔子认为,两国若要达到先王之道的境界,则有难易之分。齐国的教化经过变革,得先达到鲁国此时的境界,然后才可以达到先王之道的境界;而鲁国的教化一经变革,则可以达到先王之道的境界。所以朱熹《论语集注》引程子曰:“夫子之时,齐强鲁弱,孰不以为齐胜鲁也,然鲁犹存周公之法制。齐由桓公之霸,为从简尚功之治,太公之遗法变异尽矣,故一变乃能至鲁。鲁则修举废坠而已,一变则至于先王之道也。”顾炎武《日知录》曰:“变鲁而至于道者,‘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变齐而至于鲁者,‘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虽然齐鲁都未能达到先王之道,但是孔子能够根据两国国情的不同,来分别为它们制定迈向先王之道的战略步骤。齐国为两步走战略,鲁国为一步到位战略。这种根据国情来制定发展战略的方法,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例如: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曾经有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而这些经验和教训皆与能否正确认识国情、能否实施分步发展战略有关。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提出要使中国在15年或更短的时间内,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在10年内超过英国、15年内赶上美国(所谓“超英赶美”),于是在全国范围内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大跃进”运动。

  这是一个试图使贫穷的中国一跃而进入发达国家的梦想。尽管总路线和“大跃进”的出发点是要尽快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但是由于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认识不够,“大跃进”最终成了一场空前的经济灾难。

  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同志亲自设计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第三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1世纪中叶,再翻两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这是一个试图使贫穷的中国分步发展而最终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宏伟蓝图。我们已于2000年胜利地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全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人均GDP达到848美元,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下一步将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程度的现代化发展战略第三步阶段。如果套用孔子的话来说,此可谓中国一变而至于温饱,再变而至于小康,三变而至于中等发达国家。

  6.25 子曰:“觚(1)不觚(2),觚哉!觚哉(3)!”

  译文

  孔子说:“觚不像觚了,这不是觚啊!这不是觚啊!”

  注释

  (1)觚(ɡū):酒器,有棱。(2)不觚:朱熹《论语集注》引程子曰:“觚而失其形制,则非觚也。举一器,而天下之物莫不皆然。故君而失其君之道,则为不君;臣而失其臣之职,则为虚位。”(3)觚哉!觚哉:何晏《论语集解》:“言非觚也。”朱熹《论语集注》:“言不得为觚也。”

  感悟

  请参见《论语·子路》13.3章“必也,正名乎”感悟。

  6.26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1)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2)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3)也。”

  译文

  宰我问道:“如果有人告诉仁者说:‘井里有人。’他会跟着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呢?君子可以去井边救人,但不可以自陷于井里;君子可以受欺骗,但不可以受愚弄。”

  注释

  (1)仁:当为“人”。朱熹《论语集注》引刘聘君曰:“有仁之仁当作人。”程树德《论语集释》引陆采《冶城客论》:“‘斯知仁矣’,‘仁’是‘人’字,与宰我问‘井有仁焉’之‘仁’皆以字音致误。”(2)逝:往;去。(3)罔:无中生有;愚弄。朱熹《论语集注》:“欺,谓诳之以理之所有。罔,谓昧之以理之所无。”

  感悟

  宰我问道:“如果有人告诉仁者说:‘井里有人。’他会跟着下去吗?”宰我此问,似乎有点“刁钻”:如果仁者知道井里有人而不下去救,则未免不仁;如果下去救,则可能自己也上不来了。朱熹《论语集注》认为“宰我信道不笃,而忧为仁之陷害,故有此问”。在宰我看来,仁者乃忠厚之人,很容易被人诓骗而受其害。

  孔子告诉宰我道:“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这里蕴涵着三层意思:第一,仁者爱人,井里有人,“君子可逝也”,肯定会去救的。第二,仁者不作无谓的牺牲。君子“不可陷也”,不可以自陷于井里。程树德《论语集释》引《论语或问》曰:“苏氏云:‘拯溺,仁者之所必为也。杀其身无益于人,仁者所必不为也。’”第三,仁者并非愚者而可以愚弄。君子“可欺也,不可罔也”,君子可以受欺骗,但不可以受愚弄。朱熹《论语集注》阐发道:“盖身在井上,乃可以救井中之人;若从之于井,则不复能救之矣。此理甚明,人所易晓。仁者虽切于救人,而不私其身,然不应如此之愚也。”对于什么是君子“可欺也,不可罔也”,《孟子·万章上》打了生动的比喻:从前一个人送了一条活鱼给子产,子产就叫主管鱼池的人养起来,管鱼池的那人却把鱼煮吃了,并且还回复子产说:“刚把鱼放到鱼池里时,它还是要死不活的样子,一会儿就活蹦乱跳起来,突然间就游到远处去了。”子产说:“它去了好地方啊!它去了好地方啊!”那人出来之后就说道:“谁说子产聪明呢?我已经把鱼煮吃了,他还说什么‘它去了好地方啊!它去了好地方啊!’”孟子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