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三国演义

三国中太史慈的主要事迹有哪些

2019-01-17 22:09:21

  4.归降东吴

  [志49]慈当与繇俱奔豫章,而遁於芜湖,亡入山中,称丹杨太守。是时,策已平定宣城以东,惟泾以西六县未服。慈因进住泾县,立屯府,大为山越所附。策躬自攻讨,遂见囚执。策即解缚,捉其手曰:“宁识神亭时邪?若卿尔时得我云何?”慈曰:“未可量也。”策大笑曰:“今日之事,当与卿共之。”

  [演义15]却说太史慈,招得精壮二千余人,并所部兵,正要来与刘繇报仇。孙策与周瑜,商议活捉太史慈之计。……太史慈见城上火起,上马投东门走,背后孙策引军来赶。太史慈正走,后军赶至三十里,却不赶了。太史慈走了五十里,人困马乏,芦苇之中,喊声忽起。慈急待走,两下里绊马索齐来,将马绊翻了,生擒太史慈,解投大寨。策知解到太史慈,亲自出营,喝散士卒,自释其缚,将自己锦袍衣之。请入寨中,谓曰:“我知子义真丈夫也。刘繇蠢辈,不能用为大将,以致此败。”慈见策待之甚厚,遂请降。策执慈手,笑曰:“神亭相战之时,若公获我,还相害否?”慈笑曰:“未可知也。”策大笑,请入帐,邀之上坐,设宴款待。

  首先,在志中,太史慈“自称”丹杨太守,并曾有“泾以西六县”的地盘,可见他的确该归为“群雄”,至少我们从没见到甘宁、周泰、蒋钦这些带数百从人来投孙策/孙权的将军,之前有什么“自诩”官位的。太史慈归降的过程,两部书相似,大坻三国中的归降皆大同小异,不外乎是一方“待之甚厚”,另一方“请降”。但请注意孙策与太史慈的对话,演义中将“神亭相战之时,若公获我,还相害否?”“未可知也。”这两句其记载于太史慈请降之后,我认为只是降后的闲聊笑语,并无紧要;志中虽没有说明,但从孙策说出“今日之事,当与卿共之”这句疑似劝降的话来看,孙策与太史慈之前的“宁识神亭时邪?若卿尔时得我云何?”“未可量也。”对话是劝降时讲的,可能也是最打动太史慈的一句话。窃以为,央视三国电视剧中的这段处理最佳,容后再详表。

  5.信义笃烈

  [志49]后刘繇亡於豫章,士众万余人未有所附,策命慈往抚安焉。左右皆曰:“慈必北去不还。”策曰:“子义舍我,当复与谁?”饯送昌门,把腕别曰:“何时能还?”答曰:“不过六十日。”果如期而反。

  [演义15]慈曰:“刘君新破,士卒离心。某欲自往收拾余众以助明公,不识能相信否?”策起谢曰:“此诚策所愿也。今与公约:明日日中,望公来还。”慈应诺而去。诸将曰:“太史慈此去必不来矣。”策曰:“子义乃信义之士,必不背我。”众皆未信。次日立竿于营门以候日影。恰将日中,太史慈引一千余众到寨。

  同样是招募刘繇的部下,志中用了六十天,演义可能是选用了吴历所载“立竿视影。日中而慈至”(吴历亦曰“慈於神亭战败,为策所执”,与志不同,疑此书此段的可信度),改为一天——一日与六十日之间坚守信义的难度,有目共睹;又将“士众万余人”改为“一千余众”——诚然,这并不代表太史慈能将这“众万余人”全部收服过来,但从逻辑上讲,至少是多于“一千余众”的。众所周知,志中的人数比之演义往往是只少不多,却为何于此削减太史慈的能力?

  6.神箭射手

  [志49]慈长七尺七寸,美须髯,猿臂善射,弦不虚发。尝从策讨麻保贼,贼於屯里缘楼上行詈,以手持楼棼,慈引弓射之,矢贯手著棼,围外万人莫不称善。其妙如此。

  [演义15]城上一员裨将,左手托定护梁,右手指着城下大骂。太史慈就马上拈弓取箭,顾军将曰:“看我射中这厮左手。”说声未绝,弓弦响处,果然射个正中,把那将的左手射透,反牢钉在护梁上。城上城下人见者无不喝采。

  太史慈的箭术,演义继续简单沿袭志中描写。至于太史慈的相貌,据说罗本是有的,只被毛本删去,暂且就不追究了。另还有毛版中太史慈随孙策讨伐严白虎时,十几合未拿下王朗的污点战绩([演义15]王朗拍马舞刀,与慈战不数合,朗将周昕杀出助战。孙策阵中,黄盖飞马接住周昕交锋。两下鼓声大震,互相鏖战),亦听闻罗版不载,略过。

  7.太史慈之死。这是志与演义最大的差别。

  [志49]年四十一,建安十一年卒。

  [吴书]慈临亡,叹息曰:“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权甚悼惜之。

  [演义53]太史慈入帐,言其手下有一人,姓戈,名定,与张辽手下养马后槽是弟兄:“后槽被责怀怨,今晚使人报来,举火为号,刺杀张辽,报宋谦之仇。某请引兵为外应。”…………(张辽)令人于城门内放起一把火,众皆叫反,大开城门,放下吊桥。太史慈见城门大开,只道内变,挺枪纵马先入。城上一声炮响,乱箭射下,太史慈急退,身中数箭。……病重;权使张昭等问安,太史慈大叫曰:“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言讫而亡,年四十一岁。

  太史慈在志中死于赤壁之战前,演义于赤壁之战后,或是为了突出他的遗言,或是为了表现张辽之智,写了一场孙权与张辽的合肥之战,其间太史慈献策,可叹作奸细者不过一士卒,为内应者不过一养马后槽,被张辽轻易识破,太史慈中箭而亡。此处的设定与志大相径庭,谁能想象那个怀刀毁章、疲军突围的太史慈,使用这样粗浅的计谋?实为演义误之。再看两者之间遗言的不同,吴书写“升天子之阶”,演义写“立不世之功”,孰重孰轻,一目了然,志中的太史慈,始终是一路归附孙策的诸侯;在演义中,仅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将领。

  相关人物

  每回主要内容简介

  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八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九九十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一零一一零二一零三一零四一零五一零六一零七一零八一零九一一零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一一八一一九一二零

  重要情节官渡之战舌战群儒煮酒论英雄温酒斩华雄桃园结义夷陵之战千里走单骑华容道释曹三顾茅庐三分归晋遗恨五丈原赵云救阿斗赤壁之战许褚斗马超草船借箭空城计火烧赤壁横槊赋诗杨修之死智激周瑜张飞威镇长板桥刮骨疗毒关羽败走麦城关羽单刀赴会三气周瑜七擒孟获

  每回原文及解析

  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八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九九十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一零一一零二一零三一零四一零五一零六一零七一零八一零九一一零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一一八一一九一二零

微信搜索公众号【杯茶读书(bcbeicha)】关注后,在对话框发送人名,获取相应的人物分析,如:诸葛亮。回复回目,获取相应回目的内容简介、分析及读后感,如:三国演义1。其他更多的回复关键词等你探索,如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等……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