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古籍古文

《述学》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2021-04-30 17:42:48

  总揽经学全体、文字训诂、制度名物之著。六卷。清汪中撰。成书于清,其具体年代不详。

  汪中,字容甫。生于清乾隆九年(1744年),卒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江苏江都人。扬州学派代表人物。少孤贫好学,曾为书商佣。二十岁补诸生,二十九岁时开始研究经宗汉学,三十四岁为拔贡,后即绝意仕进。自称其学私淑于顾炎武。所著《述学》、《广陵通典》、《大戴礼记正误》、《经义知新记》、《秦蚕食六国表》、《金陵地图考》、《哀盐船文》、《广陵对》、《黄鹤楼铭》等皆见称于时。

  《述学》六卷。包括内篇三卷、外篇一卷、补遗一卷、别录一卷。附录《春秋述义》一篇。其内篇目录是汪中自己写定的。后他的儿子喜孙把与刻本不合的五篇与汪中手写的文稿目录合对后,去掉重复以及未作的作补遗一卷。目录所未记载的,系刘端临所录,其子喜孙搜集的,作别录一卷附之于后。春秋述义是其子孟慈汇刻遗书时增入的。本书除碑铭、颂赞、跋尾、传略、书疏等外,大致可分五方面:一、诠解经义:释阙(内篇一)、释媒氏文(内篇一)、释三九上,中,下(内篇一)、明堂通释(内篇一)、释晨曑二文(内篇一)、妇人无主答问(内篇一)、为人后者为其曾祖父母服考(内篇一)、女子许嫁而婿死从死及守志议(内篇一)、居器释服解义(内篇二)、释冕服之用(补遗)、瞽瞍说(补遗)、嫔于虞解(补遗)。在以上诸篇中,以《释三九》、《明堂通释》最为著名,能会通其精义,多为以后学者研究阅读经文起指导作用。在《明堂通释》中,他考证了周代明堂王室及其位置,引用《礼记·明堂位》、《大戴记》、《吕氏春秋》等古籍,以阐明自己的见解,并在文章末尾附有《考定明堂五室图》、《郑志考工五室之图》、《明堂位图》、《吕氏春秋明堂图》。《释三九》分为上、中、下三篇。对三、九两字的功用进行了解释:既为虚拟、又为实数。其治经不专一家,不拘汉、宋各家,惟是为求,态度严谨。

  二、考释经传与先儒:周官征文(内篇二)、大学平义(补遗)、春秋述义(另成一卷)、左氏春秋释疑(内篇二)、吕氏春秋序(补遗)、贾谊新书序(内篇三)、荀卿子通论(补遗)、江淹墓辨(补遗)。以上八篇均是汪中深入考据之作,其中总揽经学全体,对经义及传注加以考订批评,使其会通。如《贾谊新书序》,考证了贾谊的生活年代,使我们能了解贾生时代及其环境。《荀卿子通论》一篇中,诠订了其文的来源,文后附有一张年表,将赵齐秦楚纪年相互对照,将荀子列传按年排列。文中肯定了“荀卿子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六艺之传赖以不绝者荀卿也。”以孔荀并提,否定了宋儒的“道统说”。

  三、考证老墨。老子考异(补遗)、墨子序(内篇三)、墨子后序(内篇三),这三篇中,注重先秦诸子著作的辑佚、考订及思想研究,摒弃前人的伪说,旁引佐证,推崇墨学。在《墨子序》一篇中,创“孔墨并称”说,推崇墨子为“凡民有丧,匍匐救之”之“救世仁人”,力辨孟子避墨为过枉。考辨老聃、老子、老莱子三人各不相同,《老子》一书的作者晚出于孔子。认为荀子是孔子的继承者,否定了孟子在“道统”上的地位。

  四、训诂文字。玎文正(内篇二)、释连山(内篇二)、释童(内篇二)、释印(补遗)、释厉子义(别录)、释郢(别录)、释夫子(别录)、讲学释义。在以上各篇的诠释过程中,汪中做到广搜博采、解义精湛。尤精史学、视考证、训诂为治史妙方。对古今制度沿革、文字训诂成一家之言。

  五、其它考订:古玉释名(内篇二)、广陵曲江证(内篇三)、答钱少詹事问(别录)、汉雁足证槃铭释文(补遗)、周公居东证(内篇二)、伯牙事考(外篇一)、石鼓文证(内篇三)。其中《古玉释名》、《汉雁足证槃铭释文》、《石鼓文证》都是研究金石的文字。《石鼓文证》是考辨石鼓文的文章。其中对名物象数的研究熟练精通。

  汪中又以文学名,主要体现在骈文方面。其骈文不拟古人,以词采、真实感情特出一时。因杭世骏推赏而文名大盛。其骈文最著名的是《哀盐船文》(《补遗》)。描写扬州江面一次渔船失火的惨状,人声哀号,衣絮乱飞,“齐千命于一瞬,指人世以长诀”,“浮江而下,至于海不绝”,对大火前后的环境、气氛,均作了具体、形象的描述。全文无丝毫矫揉造作之感,很能激动读者的情绪。杭世骏曾用“惊心动魄”四字评价它。另一篇《狐文之盗颂》(《补遗》),借《列子·说符篇》中一强盗搭救饿路人的故事,透露出作者对当时丑恶现实的强烈不满,发出了“茫茫下士,曾无可依”的慨叹,作品以“孰为盗者,吾将托焉”的呼号为结尾,愤世嫉俗之情达到极点。其他的作品还有《经旧苑吊马守真文》、《黄鹤楼铭》、《汉上琴台之铭》、《广陵对》、《自述》等篇,均写得情致高远,意度雍容,含蓄与激情相容,且用典精当贴切。刘台拱曾评论为“钩贯经史,熔铸汉唐,宏丽渊雅,卓然自成一家”(《遗诗题辞》)。其骈文缺陷则文字晦涩,引典深奥,不太易解。

  最早的《述学》版本有汪氏手定内篇,后经其子孟慈分别内篇、外篇、补遗、别录的《小字初刻本》,现已难觅;后有汪孟慈编《汇刻遗书本》,据小字本增入《春秋述义》、《行状》(附录)。现存最早的版本是:清同治八年(1869年),清汪中撰扬州书局重刻本,二册包括内篇三卷、外篇一卷、补遗一卷、别录一卷、附校勘记附录;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清汪中撰茶熟香温室重刻本,三册包括内篇三卷、补遗一卷、外篇一卷、别录一卷;清间礼堂刻本,清汪中撰,一册包括内篇三卷、外篇一卷;以及上海千顷堂书局石印本,清汪中撰,二册包括内篇三卷、外篇一卷、补遗一卷、别录一卷。此外还收入西泠印社《汪氏丛书》本、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本等丛书中。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