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古籍古文

《经传释词》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2021-05-14 21:31:49

  诠释经传古籍中虚词的著作。十卷。清王引之撰。成书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

  王引之,字伯申,号曼卿。生于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卒于道光十四年(1834年)。江苏高邮人。乾隆六十年(1795年)举人,嘉庆四年(1799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升侍讲学士。官至礼部尚书,又改为工部尚书。卒谥文简。其父王念孙是清代杰出的朴学大师,王引之承袭父亲音韵、文字和训诂之学,并推而广之。生平先治经学,转治训诂之学,以训诂说经,以训诂校经。所著以《经义述闻》和《经传释词》最负盛名。其为学不空谈,不墨守,多所创获。

  《经传释词》作者在序中说:“自汉以来,说经者宗尚雅训,凡实义所在,既明著之矣,而语词之例,则略而不究,或既以实义释之,遂使其文扞格,而意亦不明。”所以作者广收周、秦、两汉古籍中的虚词,凡一百六十个,按声纽排列,以发音部位喉、牙、舌、齿、唇为序。先根据经传本文,注文及其他材料说明所释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继引古书实例为证。然后上溯其渊源,再论其演变。“前人所未及者补之,误解者正之,其易晓者则略而不论。”可见该书主要是为解释经传中的虚词而作,但它却纠正了许多前人误作实词的虚词,并阐发了某些久已湮没的虚词古义。例如卷九对“终”的解释说“家大人曰:终,词之既也。僖二十四年《左传》注曰:‘终,犹已也。’已止之已为终,因而已然之已亦曰终。故曰:词之既也。《诗·终风》曰:终风且暴。《毛传》曰:终日风为终风。《韩诗》曰:终风,西风也。此皆缘词生训,非经文本义。终犹既也,言既风且暴也。”作者首先引“家大人”(其父王念孙)的说法,指出“终”为“既”。继而从某些由实词演变而来的虚词同实词的关系进一步阐释,并把《诗·终风》“终风且暴”释为“既风且暴”。从而纠正了《毛传》、《韩诗》以来等的错误说法。并在下文的综合分析中引证《诗经》中“终风且霾”等同类句式进一步验证“终”为“既”这一结论。《经传释词》多所匡谬,多所发明,在这方面贡献巨大。

  《经传释词》所释虚词以单音节为主,但偶尔也涉及到某些同义连用的复音节虚词,并随文加以说明,如卷三“庸”字条后附“庸何”“庸安”“庸讵”“庸孰”四词。这是很可贵的,但这只是个别现象。因为它的根本目的在于注释经书,而不是对虚词作系统的研究。书中也没有从语法的角度对虚词的性质和作用以及分类作以说明,可以说它还没有明确的语法观念。但是,在对具体虚词的分析中,也使用了一些新术语,如用来指常见虚词常用义的“常语”,指称词句中衬字或词头的“语助”,以及“发声”、“发语词”等。同时在对虚词的综合研究中,类似今连词、语气助词、叹词和介词的用法都能分别出来;其中类似连词的又分为转折、假设、疑问等,语气助词又分为表疑、表惊、表完结等。这些研究成果都对后来《马氏文通》等讲语法的专书以极大的启发和影响。

  在释词方法上,主要是运用排比同文以归纳论证,据互文而推知同训,依古注而互推等训诂方法。在论证上重视实例证据,而不轻易判断。由于论证方法比较科学,因而释义多可信。所有这些都使这部书成为至今仍是研究文言虚词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尽管它也偶有疏漏、误解和解释不确的地方。

  《经传释词》初刻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中华书局一九五六年有排印本。湖南岳麓书社一九八四年有排印本,附增黄侃(季刚)、杨树达二人批语三百七十余条。江苏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五年有王氏家刻本影印本。其中,中华书局本、岳麓书社本和江苏古籍本均附有王引之《语词误解以实义》和章炳麟《王伯申新定助词辨》二文。中华书局本和江苏古籍本并附有今人裴学海《经传释词正误》文。中华书局本另附清孙经世《经传释词补》、《经

  传释词再补》;江苏古籍本另附黄侃《经传释词笺识》。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