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的夜
夜幕降临,黑暗笼罩了城市,公馆和民宅亮光闪烁。人们涌向大街,个个身着节日新衣,人人面带欣喜自足神采,呼出的气中也散发着饭菜和酒的香味……
我独自漫步,远避拥挤与嘈杂,思念着节日的主人。
我想着那位若干代人的圣贤,生于贫困,毕生生活清苦,最后被钉在十字架上……
我想到,在叙利亚的一个小村子里,一个完美灵魂燃点起的那柄火炬,超越飞鸟,穿过一个又一个文明时代……
我来到公园,坐在一条木椅上,透过光秃秃的枝条,向拥挤的大街望去,远远地听货行进在值戏、闲逛队列中庆祝节日的人们唱的歌声……
一个时辰的思考与梦幻之后,我回头一看,只见一男子坐在我的旁边,手里拿着一根棍子,正用棍端在地上画着模模糊糊的线条……我心想:他像我一样是个孤独汉。我仔细打量他的外貌,但见他衣衫褴楼,头发蓬乱;虽然如此,却不乏庄重、严肃气质……似乎他已觉察到我在打量他的外表和容貌,于是转过脸来,用深沉稳重的声音说:"晚安/我随后还礼:"晚上好。"
之后,他又用棍子在地面上画了起来。我很喜欢他的声调。片刻过后,我又问他:"你不是本城人吧?"
他回答:"在本城,我是个异乡客;在每座城市里,我都是异乡人。"
我说:"在这样的时节里,人们之间亲热、和气、关心、同情,就连外乡人也会忘却寄居他乡的压抑与寂寞。"
他说:"在这样的日子里,我感到比平日更加寂寞苦闷。"
说完,他目光转向灰暗天空,双眼圆瞪,双唇颤动,仿佛从天幕上看到了遥远故乡的影子。
我说:"这时节,人们相互关心,富人念穷汉,强者怜弱夫。"
他说:"是啊。富人对穷人的怜悯,只不过是一种自爱;强者对弱夫的同情,不过是一种炫耀优越感的形式罢了。"
"也许你说得对。"我说,"可是,强大的客人心中的愿望和爱好,与柔弱的穷人有何相干呢?可怜的饿汉梦想得到的是面包,而不会去想做面包时如何揉面。"
他说:"受赠者不考虑什么,而施主则应该三思。"
他的话令我惊异。我再次端详他那奇异外貌和破烂衣衫……。
一阵沉默之后,我望着他,说:"看来你很是饥道,何不去要一两个迪尔汗呢?"
他的双唇间绽出苦涩的微笑。他回答道:"是的,我确实正遭受饥懂之苦,但我需要的不是钱。"
"你需要什么?"我问。
"我需要一个栖身之地…??德要一个头靠一靠的地方。"他回答。
"从我这里拿两个迪尔汗,到客栈开间房子去。"我说。
"我去过本城的每一个客栈,没找到一间空房;我敲过每家的门,没看到我的一位朋友;我进过每个饭堂,没人给我一个面包。"他说。
我心想:好怪的年青人,说起话来,时而像个哲学家,时而又像个疯子!
可是,"疯子"一词刚刚敲击我的灵魂的耳膜,他便凝目注视着我,提高声音说:"是的,我是疯子。像我这样栖身无地、饥而无食的异乡人都是疯子。"
我更正想法,乞求宽恕道:"请原谅我的猜测。我不晓得你究竟是何许人,只觉得你的话新奇。能否接受我的邀请,和我一起到我家过夜呢?"
"你家的门,我敲过千百次,没人给我开呀!"他说。
我确信他是疯子,于是说:
"现在去吧,到我家过夜去吧!"
他抬起头来,说:"假若你知道我是何许人,你是不会邀请我的。"
"你是何许人?"我问。
他声如洪水咆哮回答:"我是革命,今兴各民族之所灭;我是暴风,专摧历代所立之偶像;我来到大地上,是为了抛剑,而不是为了丢弃和平。"
他站起来,但见他身材修长,面放光芒,伸展双臂,双掌上显现出针痕。我立即跪在他的面前,高声呼唤:"耶稣基督……"
当时,我听他说:"世界都把我的名字及岁月围绕着我的名字叙说的传统作为节日来庆祝。而我呢,却是个异乡客,游荡在大地的西方和东方,百姓们无人知道我的真情实况。"
狐狸有穴,天鸟有巢,人类之子却无一枕之席。
其时,我翘首远望,眼前只有一往香,传人耳际的只有发自永恒世界深处的夜的声音。
作者简介
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散文作家、画家。生于黎巴嫩北部山乡卜舍里。12岁时随母去美国波士顿。两年后回到祖国,进贝鲁特“希克玛(睿智)”学校学习阿拉伯文、法文和绘画。学习期间,曾创办《真理》杂志,态度激进。1908年发表小说《叛逆的灵魂》,激怒当局,作品遭到查禁焚毁,本人被逐,再次前往美国。后去法国,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雕塑,曾得到艺术大师罗丹的奖掖。1911年重返波士顿,次年迁往纽约长住,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直至逝世。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