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谓河广①? 谁说黄河广又广?
一苇杭之②。一根芦苇就能航。
谁谓宋远? 谁说宋国远又远?
跂予望之③。踮起脚尖望得见。
谁谓河广? 谁说黄河广又广?
曾不容刀④。一条小船难容放。
谁谓宋远? 谁说宋国远又远?
曾不崇朝⑤。不用一朝到那边。
[注释] ①河:黄河。②杭:通“航”。③跂:通“企”,踮起脚尖。予:我。④曾(zeng):乃;却。刀:通“舠”,小船。⑤崇朝:终朝,一个早晨。
[赏析] 这首诗,旧谓“宋襄公母归于卫,思而不止,故作是诗”(《诗序》)。宋襄公母,即宋桓公夫人,卫文公之妹。夫人生襄公后,遭离弃归卫,思子而不能往,以诗怨叹。此说,乃后世文人主观臆测,不过借以宣扬封建礼教,即所谓“止于礼义而不敢过”,保存了“先王之化”(朱熹《诗集传》)。按卫国在戴公迁漕之前,都于朝歌(今河南淇县),位于黄河北岸;宋都于睢阳,黄河南岸,两地相距不远。《卫风·河广》所咏,应为旅居卫国之宋人,因受某种原因阻挠,欲归不得,面对河水,反复唱叹。
诗分二章,每章四句。首章第一句劈空而来,造成突兀不平之势。请看:主人公踯躅河边,内心焦急,长期积压胸头的忧思如同浪涌,夺口而出,向人世间发问以宣泄不平。“谁谓河广?”这 一问,含蕴着人物内心的无限隐痛。次句转以夸张之词,正面作答,强调河面不广,只用一根芦苇,即可渡到对岸,从而加重了首句发问的分量。三四句,再以 一问 一答形式与前二句呼应,直接点出所思之处在隔河相望的宋国。这样一来,人物的客子之身,抒情的特定之地,思归不能的焦急之情,踮足眺望的神往之态,豁然贯通,鲜明生动。
由于主人公心情愤激,言之不已,故在第二章中,采用与首章同样句式,再作咏唱。其中问句,用语与前者相同,反复呼告,加重思归的激切之情;答句,则变换角度,以河面之窄,归程之短,突出返宋之易,两相映照,则“河广”与“宋远”之说,不攻自破。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可望而不可及,思归而不能往,这正暗示事出有因,又难以明言,人物的怨愤之情,郁结之痛,也就跃然纸上了。
本诗结构精巧,所谓“飘忽而来,起最得势,语亦奇秀可歌”(方玉润《诗经原始》)。通篇以反语发问,正调作答。问得突兀,答得肯定。人谓河广,我则谓一苇可渡;人谓宋远,我则谓踮足可望,前后形成鲜明的反差,发人思索。在正面作答中,时空交错,虚实相生。或称河面之窄,或云历时之短,或显不平心境,或呈焦急神态,主人公的自我形象鲜明突出,抒情气息极其浓烈。若将《卫风·河广》与《周南·汉广》作一比较,两者皆言所思之处为江河阻隔,欲往不能。前者却极言河面不广,一苇可航;后者则强调汉水宽广,不能泳渡。二诗所表达的愿望强弱的不同,尤为显豁,而又各极其妙。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