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曰无衣七兮①? 难道是没有七章官衣啊?
不如子之衣,比不上您穿的衣服,
安且吉兮! 安适而且吉利啊!
岂曰无衣六兮? 难道是没有六章官衣啊?
不如子之衣,比不上您穿的衣服,
安且燠兮②! 温暖而且舒适啊!
[注释] ①七:七章之衣,诸侯所着。下“六”为六章之衣,天子之卿所
着。②燠(yu):温暖。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晋武公请命七章官服的诗歌。晋武公是曲沃桓 叔的孙子。曲沃本是晋的一部分,是桓叔的封地,后来与晋分裂。武公袭封曲沃后,攻伐晋国,杀死晋君,代其君位。他怕众人不服,于是尽晋国宝器贿赂周釐王,请求承认。七章之衣是诸侯的命服,诸侯“其车、旗、衣服皆以七为节”(朱熹《诗集传》)。请求七章之衣,即是请求策命为侯。
诗很短,只有30字,还分为内容相似的两章。这样短小的体制,要安排 请求策命这种颇为棘手的内容,还要传达出讽刺的意味,这是需要费一番构思功夫的。而这首诗最引人注目的,正在于它出色的构思。
首先,在内容的取舍上,作者大胆地抛开正面求赐这个主要内容,而只 取为什么求赐这个似乎是枝芽的部分。诗人借这种以末代本的手法,将主要的内容虚写出来。诗一开始,就给人一种突兀的感觉:“难道我没有您这样的七章之衣吗?”正因为突兀,才能有效地引人思考。盖武公与天子之使交谈,见其身着七章之衣,于是请求王使代自己向王求衣,这一内容被省略了,所以诗句显得突兀。第二、三句就第一句提出的问题予以回答,说自己的七章之衣比不上王使的,穿着舒适而且很吉利。借夸赞对方的服饰解释为什么求赐。这就是全诗显示的表面内容。但更重要的内容——求赐本身没有提及,要靠读者于诗外寻觅。这样写,不仅节省篇幅,而且意在言外,令人玩味不已。
其次,借武公自道的方式,生动地写出武公的性情,并具有较强的讽刺性。方玉润说:“此盖诗人窥见武公隐微:自恃强盛,不惟力能破晋,而且目无天王,特以晋人屡征不服,不能不藉王命以慑服众心。故体其意而为是诗。”(《诗经原始》)七章之衣本是诸侯专用,武公的位置得来不正,尚未得到周王的承认,因此不能着七章之衣。但他自恃强盛,看不起周王,自作七衣,并开口就是:难道我没有吗? 以反问的口吻加强了肯定的意味,俨然把自己和诸侯同列。他的蔑视王法之心昭然若揭。但尽管蔑视,为了使人心慑服,又不得不向周王低头,不得不向周王申请服饰。因此接着又改换为谦恭的语气,盛赞对方的服装。如此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前倨后卑,令人发笑。诗人就是这样采用武公自道的方式,十分方便地刻画出武公的狂傲又谦卑的形象,不露痕迹地表现了对武公的讽刺。
再次,对于数词“七”“六”的顺序安排,也体现出诗人的匠心。此诗两章内容近似。有意思的是,首章“无衣七兮”,卒章改为“无衣六兮”。数量的这种变化情况,《诗经》中并不少见。如《王风·采葛》的“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三月、三秋、三岁,数量增大,表现出诗人的怀念之情日益加深。《召南·摽有梅》之“其实七兮”“其实三兮”,数量的减小,则成功地表现了诗人渴慕爱情的心情愈见急迫。两例都是借数量词的变化,表现情感之潮的高涨。《无衣》数词的变化,则另是一种意趣。盖武公迫不及待地要七章之衣,故“七”在前。说过之后,意识到对方的身份,又改口言“六”。因为王使的本服只是六命,其出使诸侯时才能着七衣。为了讨好王使,表示谦逊,武公遂改口,先七后六,一张一弛,武公的野心,武公的狂傲,武公的假意谦逊……神情变化,一一在即。
此外《无衣》章法奇特:章三句,首句突兀而起,二三句转承而讫,干练紧凑,意味无穷。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