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候人兮①,那送客迎客的人儿啊,
何戈与祋②。肩上背着棍和戈。
彼其之子,他们那些人儿啊,
三百赤芾③。穿红裙的人三百个。
维鹈在梁,鹈鹕歇在鱼梁上,
不濡其翼。不曾沾湿它翅膀。
彼其之子,他们那些人儿啊,
不称其服。哪配穿着那服装。
维鹈在梁,鹈鹕歇在鱼梁上,
不濡其咮④。不曾沾湿它的口。
彼其之子,他们那些人儿啊,
不遂其媾⑤。哪配带着那套袖。
荟兮蔚兮⑥,一阵黑呀一阵紫,
南山朝⑦。 南山早上云儿起。
婉兮娈兮⑧,多娇小啊多可爱,
季女斯饥。幼小的女儿这样受饥。
[注释] ①候人:在道路上迎送宾客的人。②何:荷。肩着。祋(dui):殳,棍。 ③芾(fu):��,韨,袆,蔽膝。 ④咮(zhou):喙。 ⑤媾:��,臂衣,袖套。 ⑥荟(hui):黑色。 蔚:紫色。 ⑦(ji):云升起的样子。⑧娈:美好。
[赏析] 这首诗,同情辛劳、幼小的人,也讥讽那些无才无德而享受优厚待遇的人。诗用对比与兴的手法,直书其事。诗分四章。首章对照写来,那候人送客迎客在道路上何等辛苦! 而那些官儿们却穿着华美衣裳无所事事。这里以“赤芾”代指冠服,用来以偏概全,突出“赤芾”的耀眼刺人。而“三百”又是刺讽那无功受禄者多。所写者少,所喻实多。二、三两章,以鹈鹕起兴,仅掉换了“翼”“咮”“称”“遂”“服”“媾”六个字,以便反复歌咏,以便突出描绘。这起了加深读者印象的作用,也一再地讽刺那虚有其表、毫无实际能力的官儿们。鹈鹕俗称淘河,犹能自食其力。人却徒穿着官服,徒戴着套袖,能干啥呢?末章以山云起兴,“荟兮蔚兮”,或黑或紫,色彩变幻,因而联想到娇小可爱的幼女多么大真可爱,然而她竟那样受饥挨饿。不平之气,意在言外。发人猛省。诗也戛然而止。
诗,首尾两章,各不相同。二、三两章则为重调。就整篇来说,是有其特色的。首章以人与人对比,一为执事而辛苦,一为服饰而逍遥。具体而沉重。末章以云兴而起兴,复描绘幼女之纯真而受饥。背景空灵,人物可怜。这样以美景衬托不幸之事,实开后来诗人用此手笔的不二法门。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