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读后感

《悬崖边的树》读后感(二篇)

2021-12-10 19:13:57

  悬崖上的树读后感(一)

  《悬崖边的树》中有:“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将一颗树吹到了那边——平原的尽头,临近深谷的悬岩上;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它孤独的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它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第一次看到这首诗就行喜欢,可以说是感同身受吧。我好像是个被时代遗弃的孩子,孤独、寂寞而又倔强地想要坚持走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向,即便是与大众背道而驰。有时也会动摇,也会徘徊,也想放弃,也想随波逐流,既无奈、无助又忧伤,一筹莫展、无计可施。

  我好像只是生活这出戏中的一个观众,坐在最后一排最靠的边的最不起眼的那个位子上的那个挂着淡淡微笑支手拖颊的观众。聚精会神地观看,随着剧情节奏的起伏跌宕,时尔欢笑、时尔哭泣、时尔忧郁、时尔幸福、时尔喜悦、时尔感伤……仿佛自己就是戏中人儿一样同悲同喜,同甘苦共患难。高兴时就像喝了蜜一样甜,悲伤时心就像灌了铝一样沉重、压抑让人喘不过气来,好像随时都会窒息而亡。静静地、渐渐地,我不知道那是我,还是别人,就像“庄周小梦迷蝴蝶”那般,不知道是蝴蝶梦见了自己,还是自己就是蝴蝶。等我神游太虚回来,才发现一出戏早已演完,空旷寂寥的院场唯独留下我,望着那垂下的黑黑的幕布,原来一切都是假的。在宁静祥和的氛围里突然觉得刚刚逝去的一幕幕是那么陌生,明明还触手可及的东西却变得那么遥远,陆陆续续的又有人进来了,第二场戏又要开始了。

  走出演院,就那么静静地站着,看着熙熙攘攘,忙碌奔走的人们,一个一个又一个从我身边走过,而我就像一抹游魂,他们好像都看不见我。我静静地走,慢慢的游,就这样正大光明地欣赏他们忙碌的背影,奔走的脚步,想笑笑不出来,想哭却欲哭无泪。原来生活那么可笑,生活原来也是那么可悲。

  走呀,走呀,一直走,一直走,走到路的尽头,走到天涯海角,最终还是会回到原点,回到属于自己的位置。饿了,累了,困了,泛了,才想起该回家了,才发现原来我还活着曾卓十七岁开始写诗,抗战时期是活跃在诗坛上的“七月派”诗人之一。解放前出版了诗集《门》和长诗《母亲》,真实地记录了抗战时期大后方知识青年追求光明的艰辛历程。他1955年因“胡风事件”的株连被-迫搁笔,在新时期终于又恢复了政治生命,重新拿了诗笔为新时代歌唱。1981年出版的诗集《悬崖边的树》就以其能真挚地展露自己的情感和灵魂世界而产生巨大影响。读这些毫不矫情的诗章,我们能感受到一个战士被集体抛弃后的孤独、痛苦,以及重新获得接纳后的喜悦与激动。使我们能想见到在他的情感世界与哲思领域中激起的点滴浪花。

  感情真挚,形象鲜明是曾卓诗的主要特点。其代表作《悬崖边的树》就借一棵“即将倾跌进深谷的树”来托物寄兴,塑造了一位遭狂风袭击,临近悬崖而顽强生活着的不屈的战士形象。这棵悬崖边的树尽管被“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吹到了“临近深谷的悬崖上”,它的身体也弯曲成了“风的形状”,孤寂而痛苦,但它却仍像是“要展翅飞翔”……很显然,这棵树是无数冤屈的革命者形象的象征。曾经有过的荒诞岁月和咄咄怪事在诗人心灵上留下了太深重的印记,于是诗人便以浓烈的历史感和时代感融于自己的一颗赤子之心,唱出了这首辛酸而又深沉的歌。

  诗歌其实是诗人心灵的再现,是诗人魂魄的显像,从这个角度来说,《悬崖边的树》也表明了诗人曾卓正直而不屈的风骨,他守住了自己作为思者、诗人的操守,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这种操守对诗人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守护好心灵的净土诗人才能创作出高洁的诗歌。然而有好多诗人失去或畸形了这种操守,把放浪形骸或游戏缪斯当作了一种时髦,至使圣洁的诗歌创作日益世俗与肤浅。正因如此,重提老诗人们的风骨与人格显得更为必要了。

  悬崖上的树读后感(二)

  “不知是什么奇异的风/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平原的尽头/临近深谷的悬崖上/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它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它地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

  1970年,中国仍处于奇异的黑暗状态,诗人曾卓由于社会政治的缘故作为“胡风集团”成员正经受严重的身心和严峻的良心考验。被压迫流放的日子,社会动乱和个人遭遇使诗人忧愤,沉重,也使诗人对自身的承担不得不做出反省和沉思。

  在这首诗中,诗人描写了生长在悬崖边的树在风中挣扎与坚持的具体场景。这或许与他个人的经历与讳莫如深的痛苦不无关系。这种隐匿难言、独具特色的个人痛苦在诗作中淋淋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从语言方面看,诗歌运用了种种语言结构和修辞技巧,构筑了不同于实用语言的审美语言。

  “不知是什么奇异的风”诗人以陈述句的否定形式开头,“不知”其实是“知”,这种换喻性的使用,用否定代替肯定,使读者产生与诗人的共鸣,增添了诗作的张力。如要改为“我知道”或“你知”那就失去了作品的艺术魅力。“奇异”一词比“奇怪”“奇特”的意义略胜一筹。联系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当时的反右、文革使许多文人陷入苦难之中。“奇异”也暗指了这场运动的不正常性。“不知是什么奇异的风”换成我们所理解的白话就是“反右、文革这是一场不正常的运动”而作者当时内心的挣扎,加之社会的动乱环境,诗人是不可能把感情表现的很外露的,就诗歌的意蕴来说这样的语言也不符合文学创作的要求。所以诗人选用了“奇异”来说明这场运动的歪曲性,也含有了讽刺意味。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平原的尽头/临近深谷的悬崖上”在这句话中,诗人引出了全诗最大的意象“树”,说到意象诗人在整首诗中运用意象颇丰。如“小溪”“悬岩”“深谷”等等,而“树”的意象是全诗的主体意象。“树”暗指了诗人或者可以说暗指了当时社会环境中的一群像诗人这样处于逆境的人。诗人选择了“树”作为自己的代表,表达了自己身处社会的边缘——“平原的尽头”,主流的底层——“临近深谷的悬岩上”。根据俄国形式主义批评的分析,这里使用的是暗喻。“平原的尽头”“临近深谷的悬岩上”就是暗喻这一写法的具体操作。“平原的尽头”表达了作者的当时处境之难,可以想象平原的尽头是一个什么样的边界,其实是无边无际,也表达了作者社会地位如此之低,从中深刻体会出作者身处逆境的痛苦。“临近深谷的悬岩上”同样是表达的作者的生活的边缘化。这里的暗喻的使用,在诗的总义中产生不同反响的表达力。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身处困境的人毕竟是孤独的,何况诗人还在背负着所谓的“罪名”,所以他只能远离社会的主流人群,站在社会的边缘欣赏“风景”。“倾听”一词的使用,赋予了“树”的人性化,诗人完全把自己的灵魂融入到了这棵“树”任凭“树”的思想飞跃。而“森林的喧哗”与“小溪的歌唱”形成对比或形成一种反衬。远处“森林的喧哗”表达的正是一种狂躁,一场场永无安宁的争吵,诗人在感叹着这场动乱的悲哀啊!此时诗人心中“小溪的歌唱”却是一种恬静、自然的心境。一“躁”一“静”的强烈反衬,更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反思与自省,也使诗作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在朴素中增添了整首诗的感染力。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这句同上句相比较,更加具体的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思想感情,孤独寂寞无时不刻在缠绕着他,而他却又“倔强”的“站在那里”也表现出诗人的坚韧性格。在这里,诗人使“树”完全具有了人的思想,或者说作者的思想。如果说上句是“人”的形成阶段,那么这句中的“它”变成了完完全全的人。诗人用“它”吐露出自己的感情,自己的内心独白。用“它”的眼光去看世界,借用“这棵树剖析”着自己。

  “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风”在拼命的吹着“树”,“树”留下了风吹过的印记。这也是在说诗人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中,无论是肉体上还是精神上都烙上了深深的痛苦的烙印。“弯曲”是肉体上的折磨,“风的形状”是精神上的无言的痛苦。诗人忽然觉得自己与社会政治的关系,个人的命运,这一切无法言表的东西,由眼前的“树”的存在形式暗示出来。

  我们在看诗的最后一部分“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却又像是展翅飞翔”这是诗人对于树的近景描写,也是“树”由外形到内质的一个上升,特别的运笔将“风的形状”作了“跌”与“飞”的双重舒展。从而写出了树在险峻环境中十分独特的存在的状态,这是一种惊心动魄的树的状态,生命的状态,既可能“跌”,又可能“飞”,要战胜“跌”才能“飞”。“悬崖边的树”成为独一无二的“这一棵”。

  诗人在诗中也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它倾听”,“它孤独地”,“它的弯曲”,“它似乎”都是这一手法的具体运用。这里地反复是对情感起伏的强调,是对反复词的情感意义的加强。同时这种写法也增加了作品的韵律性和节奏感。诗人的感情世界也在这重叠中显露无遗。“它”是“树”的指代,又是“我”——诗人自己的替代。转换过来就是“我倾听”,“我孤独地站在那里”,“我的弯曲的身体”,“我似乎”。这样的表达体现了诗人对于自己的更深层次的理解,也似乎在说在当时的环境下只有“它”才敢正视这“平原”,这“深谷”,诗人反复的用“它”,用“它”的眼光,用“它”的理解,用“它”的内心在不同层面上表达着自己,“它”就是“我”的依附,成了“我”的象征,“这棵树”成了诗人的全部象征。

  “这一棵”独特的“树”给诗人带来了丰富的想象力,也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艺术享受。诗人借助于“树”把自己的内心复杂的心境发挥到了极致,深刻剖析了自己,我们也借助于这棵“悬崖边上的树”对诗的创作有了更深刻的分析,“这一棵”也启示我们,意象构成象征的根本,象征的精神不孤立的存在于意象之外,只有在意象的捕捉摹写上行神入骨,意的传达才会浑然天成。从美学的效果看,“悬崖边的树”有中国画的抽象美、线条美和构图美。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