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读后感

《纯真年代》读后感(二篇)

2022-03-25 19:24:38

  纯真年代读后感(一)

  《纯真年代》,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上流社会,年轻女子离婚本是一件很不道德的事情,而从欧洲回到纽约的女伯爵埃伦,恰恰是这样一名“败坏门风”的女子。她原以为美国是一个很开放的国家,回到美国,她会有新的生活,可是事实却是大家都排斥她。纽伦,一个虽然处事中规中矩但内心极端藐视这个社会虚伪的道德准则的人,他觉得大家不应该这样对埃伦,应该帮助她,所以他选择帮助埃伦这个被人们所唾弃的女人。梅,一个代表着上流社会所有美丽和善良的女人,旁白如此说。梅和埃伦,一个白衫,象征纯洁美丽,一个红裙飘扬,象征张扬艳丽,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事实上,青春时代的纽伦曾经暗恋过埃伦,多年后的再次相遇,使他的内心波澜起伏。他们在小木屋中。“告诉我,你逃避什么?”她迟迟不答。他闭上眼甚至幻想她过来从背后搂住他,他抚摸着她的手……再睁开眼她却还是纹丝不动坐在椅子上,而喜欢艾伦的另一个男人布科正从窗外的雪地上走来,他味同嚼醋。一切都是幻觉。丹尼尔。路易斯把那种想爱却不能爱的微妙感觉刻划得恰到好处。

  相信看完这部电影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在这部电影中,最聪明的女人,应该是梅,在她还没有怀孕前,她跟埃伦说她怀孕了,而埃伦这个无知的女人听后,选择的是离开,即使爱着纽伦,她还是选择离开。当纽伦下定决心要向梅吐露一切的时候,梅安静而温柔的告诉他,埃伦要走了。而当纽伦第二次下定决心要吐露一切的时候,梅什么都没说,只是带着幸福的眼神,轻轻地告诉他:我怀孕了。面对这么温柔娴雅的妻子,纽伦所有的话,都无法再说出口了,他与埃伦的爱情也只能到这里结束了。

  梅,才是最精明的女人,她是那么的自信,一次又一次的挽留了丈夫,因为她知道,整个社会都站在她身后。而埃伦才是那个单纯的女人,不懂得伪装,不懂得上流社会生活的那一套曲意逢迎。虽然,原本的她想要离婚,摆脱社会的那种令人讨厌的伦理道德,但是最终她还是输给了这个社会。

  真正的爱,到底是怎么样呢?因为爱,真的可以战胜一切世俗观念,电影中是不能的,而我们呢,作为当代的我们,是否有勇气,敢爱敢恨,抛开所有。很多人看完电影的时候都会说:要是我 ,一定不会像埃伦那么傻,一定会争取到最后,但是事实上,又有多上人能够做得到呢?至于我,我真的不知道我会怎么做,也许也会像埃伦那样,选择离开。

  纯真年代读后感(二)

  当今社会,三角恋爱的故事并不新鲜,而类似与本剧的都市爱情故事更是层出不穷。如何能让该剧占有市场份额,关键是如何让这个故事讲得更合情合理,这固然要靠编剧、导演巧起炉灶,演员来用心烹调才会使这个故事更具有看点和卖点。众口本来就难调,故事开头就以两位主人公相识的不悦、酒吧冲突、手机事件、打赌求爱等一连串矛盾冲突开始,为剧情后叙发展打下了伏笔,在貌似荒谬的形式中演绎出了一段段炽热情感的发展过程。

  艺术是需要美感的,生活原型中虽然也不乏美的体现,但往往不够强烈,不够集中,不够完整,如果文艺创造只是简单地复制生活,模拟生活,那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人物本身存在的必要。以林风将米小溪的漫画批评得一文不值,米小溪气愤地将漫画撕碎,林风回到家后将米小溪撕毁的漫画慢慢粘好一场戏为例,这本来是一场让温馨与爱充分体现的内容,如果表面化地处理,只能渲染出男主人公爱的细腻和女主人公对林风的在乎。这个剧本处理得就很巧妙,它不仅表现出了两个人情感的细微之处,更重要的是它将漫画这种本应该让人感觉滑稽的事物做为道具,表现一段凄美的爱情。这种完全个性化的、唯美的细节显然很难在生活中原封不动的照搬出来。也使这个剧本具备了本身的特色。那就是在故事情节中用美术作品做为点睛之笔,让观众跨越对美术作品理解感知的陌生障碍,沉醉于人物丰富、绚丽的情感世界。

  这个剧本中难得的是,在层层推进的表现林风与米小溪情感进程时,恰到好处的实现了人物性格发展的不确定性。比如,为了减轻米小溪的负担,林风选择了离开,他在米小溪睡着后,将戴在米小溪脖子上的项链拿走。人物本身的心里状态是自相矛盾的,即充满不舍之情又希望心爱的人会幸福。

  该剧故事情节的完整性,给人物提供了创作和变化的依据和基础,使观众对情节一目了然,摸清人物思想感情发展脉络,从而准确感受剧情。

  爱是要求完美,需要休息,需要平静的,在患得患失之间让米小溪已经太累了,更重要的是她不愿让残缺的自己面对心爱的人,拖累他。这样我们也不难理解米小溪为什么要远去,此举使主人公的人物性格更充满了神秘和不确定性,这样就使人物性格愈见丰富和独特。花圃重逢为故事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让人在欣慰和无声中得到一种心灵的感动。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