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卫东官场笔记读后感(一)
看了《侯卫东官场笔记》一书,觉得这是一本类似于官场羊皮卷之类的著作,作者“小桥老树”也给人一种大隐隐于官场的感觉。下面就来谈一谈读这本书的感想。
一、天降大任侯卫东
侯卫东通过益杨县党政干部的公开招考后,被分配到最偏远的青林镇,在青林镇又被发配到最偏远的上青林工作组。也许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侯卫东凭着自己的坚韧、勤勉、精干和勇气,最后终于以愣头青的闯劲修成了上青林几代人都想修的而没有修成的公路,并率先合伙开办了石场,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纵观侯卫东的成败史,首先他刚开始时固然有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可是侯卫东始终有着一颗强大的内心,任何的逆境似乎都压不倒他。而且他在学校几年的田径锻炼也练就了一副好身体,打架一个能打好几个。再其次,侯卫东的心始终是正的,虽然他干的许多事用道德来衡量都介于黑白之间的灰色地带,可是他心正,从不干邪事,这也许也是他成功的一个原因。他做上级时对属下虽然也耍些小手段,可是本质上对下属是好的,做下级时把自己当人看待,做上级时把下级当人看待。比如他做益杨县新管会主任和沙州市农机水电局局长时,不仅工作做得出色,而且极大地改善了下属的待遇,还买了一辆专门接职工上下班的班车。领导的第一要术,就是学会怎么用人,得人心者得天下。
另外,侯卫东还有一位智慧的好母亲,有一个温暖的家庭,在他最困难最无助最绝望的时候,他还可以回到家里,感受一下亲情的温暖和长辈的抚慰。
二、官路风流侯卫东
侯卫东一路走来,先后与若干位漂亮女子有过或深或浅的关系,如他的发妻张小佳,情人李晶、段英、郭兰、朱晓琳、宁玥等都是美貌兼智慧的女子,真可谓是官路风流。
三、官场福星侯卫东
侯卫东从官场一路走来,虽然刚开始时很不顺,可是克服最初的困难后,便渐入佳境,一路走来都是狗屎运,官运亨通。从乡镇最底层干部一直当到市委书记。
侯卫东还是一颗福星,谁沾他谁走运,谁跟他过不去谁倒霉。比如下青林粮站的老邢,因为“生活作风问题”被发配到粮站看门十几年,遇到侯卫东后,不久便焕发了人生的第二春,开了一家“沙洲印象”的饭店,生意红火得很;比如与侯卫东同一批招考的任林渡,初时很不得意,与侯卫东攀上交情之后,便顺风顺水起来;比如成津县县委招待所的春天,遇到侯卫东后,人生轨迹便彻底发生了变化,从一名招待所临时工成了交通局的正式干部;比如侯卫东的前后几任秘书杜兵、晏春平等,一个成了省委组织部干部处处长,一个当了副县长,结果都不错。再比如上青林镇的原村委会主任曾宪刚,和侯卫东结识后,从合伙开石场起步,一直到省城当到大老板,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而那些曾经站在侯卫东对立面的人,最后的结局都不太好。
侯卫东官场笔记读后感(二)
前些日子听广播,偶然听到王明军先生朗读的《侯卫东官场笔记》,仅仅几个章节,仍然感觉从中受益匪浅。后来在图书馆浏览,再次发现了这本书,不禁喜出望外,欣然借书。读至第五本,仍然感觉在不断地从中体悟生活哲理和感受别样人生。作者小桥老树以侯卫东的视角,将我引入了公务员的世界,当然也将我引入了党政机关的世界。在这个不一样的世界里,我感觉自己以前对时事人生的理解和感悟,又有了新的释义。
整本书以自传体的形式讲述了侯卫东由毕业后的无名小卒一步步艰辛的成长为一方大员的过程,其间有机缘巧合也有辛勤打拼,更有挫折困苦。故事从1993年侯卫东毕业于沙州大学讲起,他以全县第二名成绩成为十名公招干部之一。然而他却被派往偏远的山村当了驻村干部,但他却在逆势而上,他时常以一句脏话“人死卵朝天,不死万万年”来激励自己,同时也在农村计划生育、组织修路等困难面前不断取得成就,最终他跳票当了副镇长,偶然的机会被县委书记看中当了书记秘书,之后任职县局行一把手,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大刀阔斧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后来又用手段争取到了市委书记秘书,后主政一方当了县委书记,成为全省最年轻的县委书记,年龄还没到30岁。在县委书记任上面对重重困难如抽丝撤缕一般一步步化解危难。
文章没有读完,仍然感到收获颇多,简直如重新构建了一个世界一般,在新的世界里,我感觉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都得到了新的洗礼。
侯卫东从一个毫无地位的大学生一路发展成为正处级干部,期间的视野和认识也是几番转变。从乡村经济到城市经济,从个人的每月300元工资到后来的百万富翁,无论从个人角度还是从整个城市发展的角度,他都是经济大战中的翘楚。从个人发展上说,个人的发展只有与整个国家的步调想协调,才能步步踩在点子上,才能真正得到质的飞跃,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侯卫东初期正是迎合了地区需要发展交通这一机遇,以其母亲的名义,迅速开办石场,取得齐备的证明,并建立起完善的制度,并最终获得了为交通局提供石料这一发展机遇,成为当地石场发展的龙头,并一步步利用政府职务之便,揣测国家政策,把我重要机遇,才获得了以后在经济上的迅速发展。从地区经济发展来看,地区经济的发展必须要领导者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建设初期做好整体规划,为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做好思考和设计,才能最多的避免重复缀余施工。从北京的现状来看,当初以“摊煎饼”的方式发展虽然看似简单可行,也最终成为了今天禁锢北京发展的最大问题。侯卫东从修公路到担任经济开发区主任一职,两次任职都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倘若要归纳一点最大成功之处,恐怕就是在两次施工前都做了较高水平的前期设计规划,相较之下部分地区盲目发展经济要么因为发展混乱,要么因为污染严重,最终纷纷下马。《论语·卫灵公》中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谋求一个地区的经济腾飞,就要为此做好充足准备工作,着眼未来,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才能把握最快的发展之路,成为最终的赢家。
人的一生都在生活中谋求形形色色的成长,相比之下,国家需要谋求的则是“发展”。什么是发展,我以为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经济的发展,二是制度体制的发展,三是文化的发展。在《侯卫东官场笔记》一书中,我体会最深的还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这句话。之前总以为这是一句口号,一个形而上的理论。看过小说之后,我感觉自己之前真是太浅薄而自负了。“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这句话真的已经贯穿于了生活生产中的各个方面。无论是作为政绩的评价,还是作为地区发展的准则,都已经成为人们心中默认的真理。侯卫东在数次大是大非面前,都能把握住这一主线,成功的化险为夷。在治理黑社会,惩处贪污腐败,手下内外勾结,治安混乱,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滞后等等各种问题面前,他仍然能抓住这一主线,选择优先修路发展经济这条路。在经济发展中,遇到一点问题解决一点问题,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来处理乱作一团的茂云经济,并最终以抽丝一般轻盈的姿态解决了制约当地发展的各种问题。
官员们在为人处世之中相较于普通人要更加严格复杂一些,但其中蕴含的一些道理,也确实对我们这些即将踏入社会的青年来说,有着相当的借鉴意义,不妨借着一些我所摘录的经典的话语来说明一下。
对于我而言,我是一个比较小气的人,遇事爱抱怨。作者的一句话直擢了我的心肺——“一边做事一边发牢骚,这种做法叫做割卵子敬神,卵子被割掉了,神也得罪了。”话虽然难听,却不失为真理,这种做法于人于己都无好处,做了事,却伤了和气。所以我感觉自己还是要改变这种为人之法。还有一点,我感觉自己对朋友,对同事太过严苛了,作者有一句评价也让我感觉受益匪浅——“侯卫东是新管会主人,自然不愿意与岭西日报这种大媒体争论,虽然说道理越辩越明,但是在很多情况下,赢了道理却是输了感情。”雷锋说:“对待同志要像春天一样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在与人相处中,退一步确实可以海阔天空,进一步却可能失去了一大片的风景,所以忍让与成长总是那么密不可分,却也是人生哲学对我们的考验。
“要主动,不要等着领导来了解你,要主动接触领导,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领导,才能不断进步。”只有不断的跟领导或者上级汇报工作和自己的现状,太能得到上级最准确的评价,并得到上级的信任,成为上级意志的执行者。许多人自以为有了职位有了权力,便在自己的职权之内大行其道,唯自己的意志是图,但最终还是不能避免被换撤的结局。对待朋友,小桥老树有这样一句话,“关系就象是存款,用一次便少一点,所以最好的朋友关系要用在最关键时期。”有些同学锱铢必较,付出一些就想要即可收获回来,这是不好的,也是不能够结交到在关键时刻为自己挺身而出的真朋友的。交朋友就应该真心付出,不求回报,在困难时刻,朋友自会挺身相助。
一花一人生,一书一世界。世界如此纷繁复杂,单凭我等的浊眼恐怕永远也辨不清,认不明了。但多读书却不失为一种拓展视野,开阔思路,填充人生的好途径,愿人人爱书,人人有书可读。
酒风看风格,牌品看人品,这是官场老手察看干部的牢靠窗口,事实证实,酒桌和牌桌上确切能体现一个为官者的真性格。
侯卫东官场笔记读后感(三)
大概半年前,同学推荐给了我一部小说《侯卫东官场笔记》,闲暇时就读两页,最近终于读完,当时同学还开玩笑地说让我读完后写写读后感,我也答应了他:保证完成作业。现在就说说我的一点感想吧。读完这部小说,让我对中国的官场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最大的收获就是对中国官场上的行政级别有了一个比较清晰地了解。不怕朋友们笑话,先前我对中国官场的一些行政级别和机构设置以及内在的一些联系还不是十分的清楚,通过读这部小说算是补上了这一课。下面我就从三方面说一说对主人公侯卫东的一些认识。
一是侯卫东的仕途。侯卫东这个人我感觉似乎是一个完美的化身,从初出茅庐到身居要职,虽然期间小波折不断,但在形势复杂的中国官场来说也算得上是一帆风顺了,也能堪称中国官场的神话了。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我对这个人物的印象也从最初的喜欢逐渐变得感觉平淡,因为开始的时候尤其是他在上青林的奋斗给我的是一个比较真实的感觉,随着他官职的升高,生活环境的变化,使我对他的感觉逐渐变得陌生起来,虽然很优秀但总感觉不那么真实了。感觉作者在这个人物身上寄托了很多梦想,也许其中有一部分是作者本人的真实写照,但感觉更多的部分是作者把自己的政治梦想借小说中的人物来实现了。由此我猜测,一种可能是作者有着和侯卫东近似的成长经历,现在也是身居要职;一种可能是作者有着和侯卫东同样的抱负,起步的经历极为近似,但现在在官场上并没有宏图大展。我感觉后者的可能性大一些。所以作者要靠塑造侯卫东这一形象在内心中经历官场的飞黄腾达。
二是侯卫东的感情。这里我要说的感情指的是在男女感情方面。在作者的笔下,侯卫东可谓是风流倜傥,很有女人缘,与他紧密相关的三个女人中,温柔贤惠的小佳,在充分享受老公为他带来的荣华富贵的同时,还能通过走“夫人路线”在事业上对老公有所帮助。美丽婉约的郭兰,知书达理又不乏智慧,一次偶然的邂逅却与侯卫东结下了不解之缘,辗转百回之后两个人终于产生交集,把圣洁的又有些清高的自己完完全全的交给了侯卫东,可不能公开的苦苦相恋,留给她的只能是内心饱受道德的煎熬。坚强独立的李晶有着一般女人难以企及的洒脱,经历了社会的种种复杂之后,本来对男人对爱情已经心灰意冷,随着与侯卫东的不断接触,最初那个只想要个孩子的想法也转化成了对侯卫东无可救药的爱,但是她比较明智,知道即使爱的再深也不会完全得到,所以就奋发图强,承受着一般女人无法承受的压力经营起了精工集团,用自己的智慧和洒脱为自己、为孩子谋划着一个幸福平静的未来。除此之外还有把侯卫东珍藏心底的段英,对侯卫东有着别样情愫的晏紫,这些都称得上是比较优秀的女性,在与这些女性的感情中,使得侯卫东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更加真实的同时,也折射出了作者内心深处存在着一定的男权主义,表现出了他想要男人掌控一切的思想。
三是侯卫东的家庭。侯卫东的家庭原本很普通,父母没有显赫的地位,亦没有充裕的金钱,而且是那种传统而又朴实的普通百姓形象。其哥哥、姐姐也是一般的工薪阶层,哥哥侯卫国工作虽然很出色,但没有任何背景的他也只能埋头苦干。姐姐侯小英面临下岗,起初也是和许许多多那时候的下岗工人一样,同丈夫苦苦拼搏,寻找着生存壮大的机会。可是随着侯卫东产业逐步的强大,政治地位不断地提高,整个家庭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父母退休后充分发挥余热,为了不让儿子苦心经营起来的产业成为儿子仕途道路上的羁绊,二老放弃闲暇的退休生活,责无旁贷的承担起了侯卫东企业的管理责任。母亲得了那么重的病,由于儿子超强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政治地位,她得到了普通老百姓无法企及的治疗和关照。哥哥侯卫国本来娶了一个普通人家的女儿江楚,江楚却偏偏迷恋传销,让两人的婚姻走到了尽头。侯卫国苦闷之时却得到了老资格市政府秘书长的侄女、并且敢称呼省长为“座山雕”的蒋笑的倾慕,并且喜结连理。有了这样的社会关系,侯卫东哥俩的仕途之路想走不顺都不可能。姐姐侯小英虽然没有走仕途,可是财力上的逐步膨胀也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这其中不能说与侯卫东的政治地位无关吧。就连侯卫东的岳父母也随着女婿地位的升高,一步步从下岗失业到衣食无忧,从地级城市移居省城。家庭中这些情况的逐渐改变是随着侯卫东官场位置的不断升高而改变的,中国那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古语在这部小说中得到了极好的印证。
其实,通过这部小说还能体会到很多东西,小说中的岭西省在世纪之交的发展变化,实际上就是整个中国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中国经济经历的亚洲金融风暴、国有企业改革、城市建设以及中国政界内的一些错综复杂的关系等等具有那个时代特点的一些东西,多少都有所体现,只是本人才疏学浅,还没有进行逐一评论的能力和水平,也只能通过对人物经历的一点评价来谈谈自己一些比较浅显的看法。总之,这是一部典型的中国官场小说,通过它可以看到中国官场上很多不明白的事,可以体会到官场之人的身不由己和官场上的各种明争暗斗,也更加体会到中国太缺少那种真正为老百姓着想、一心一意想着为老百姓谋福利的好官,可话又说回来,如此的大环境下能成为那样人人称颂的“好官”又谈何容易。
看到最后,小说应该还没有结束,看完后我就想接下来作者还能写出怎样的故事呢侯卫东仕途之路将通向何方小佳、郭兰、李晶三个深爱着侯卫东,同时又是侯卫东所爱的女人都会有怎样的命运小佳会不会是侯卫东永远的妻子郭兰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归宿李晶和他的两个儿子会不会永远的幸福平静小说中所有人的命运作者将如何安排……不算急切的期待中……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