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人日梅花病中作》咏梅花诗鉴赏
李群玉
去年今日湘南寺,独把寒梅愁断肠。
今年此日江边宅,卧见琼枝低压墙。
半落半开临野岸,团情团思醉韶光。
玉鳞寂寂飞斜月,素艳亭亭对夕阳。
已被儿童苦攀折,更遭风雨损馨香。
洛阳桃李渐撩乱,回首行宫春景长。
古称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此时即使在江南也并非百花盛开,但梅花却已开始凋残了。诗人在病榻之上看见残梅,感慨万千,写下这首咏梅诗。
前两句写诗人去年今日的行踪,旅居湘南寺(一作湘西寺),独把寒梅而断肠。而今年今日诗人已是卧病在床,江边的宅院里寒梅低压院墙。物虽同而人的境况已不一样了。“琼枝”,指梅枝的美。以下六句着重写梅的外在形态及梅的遭遇。
野岸之梅虽然半开半落,但诗人依然“团情团思醉韶光”。“团”,完美、圆满之意,即诗人依然想到那梅花怒放的美好时刻,一想到这些诗人便有些陶醉了。“韶光”,美好的春光。但作者笔锋一转,又给我们描绘了一副凄凉的景象。一弯斜月挂在虬曲的梅树枝头,白色的梅花对着即将要落山的太阳。“夕阳”、“斜月”给这野岸之梅更增添了寂寞和孤独之感。“玉鳞”,指月下梅花落瓣如鳞片飘飞。“素艳”,指白色的梅花。亭亭写其姿态娇美,但面对夕阳,气氛就有些感伤了。梅处境既然这样冷落孤独,已属不幸。却又屡遭儿童攀折,更经风雨摧残,其色香已所余无几了。此时身罹病患的诗人对梅涌起无限爱惜之情,同时也流露出无能为力、爱莫能助的哀愁。
“洛阳桃李渐撩乱,回首行宫春景长”,道出了作者写梅花的实质和用意。正当梅花凋落之际,再看看那些争春弄巧的桃李却开得起劲,不必说古都洛阳,就连帝王的行宫里也透出了一派春光长驻的景象,这是何等的不公平呀!
梅傲岸高洁,生在郊野,却要遭摧残;桃李迟开晚放,却能在都城和行宫邀宠献媚。在这样的鲜明对比中,使我们看到了诗人内心强烈的爱和憎,流露了类似刘禹锡诗所描述的那种“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感慨。不过刘诗尚有超脱达观的豪迈之气。而李诗则是一种充满不平的哀怨忧伤,这显然同诗人病体有关。这或许正是这首咏梅之作的独特之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