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诗词歌赋

《杨轩·牡丹》原文及赏析

2022-12-16 16:10:53

  《牡丹·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杨轩

  杨妃歌舞态,西子巧谗魂。

  利剑斩不断,余妖钟此根。

  光华日已盛,阑槛岂长存。

  寄语寻芳者,须知松桂尊。

  唐、宋人甚爱牡丹,宋时往往把牡丹花作为贡物献给皇帝,争新买宠。这种风尚曾受到少数文人的反对,无端的责备牡丹为花妖,富艳一时,不如松桂的贞刚久长。杨轩这首牡丹诗就表现了这种思想,讽刺那种爱牡丹而滋生的奢华风尚,通过咏牡丹而反映一种生活哲理。

  诗的开端两句描绘牡丹花的形神,牡丹花的全貌。冷眼看去象杨贵妃歌舞时的抑扬婆娑之姿,又如美女西施智巧谗佞的心灵。杨贵妃以貌美而又长于歌舞博得唐玄宗的宠爱,并“从此君王不早朝”。西施绝美使吴王夫差迷惑,冶游放荡,终于丧国亡身。诗人以杨妃舞姿绘牡丹摇曳之形,以西施巧佞之心写牡丹之神,不仅形似,而更赋与牡丹以作家的憎恶感,牡丹花形美而心佞,是诱惑人们观赏的原因。

  三四两句则写牡丹的根。利剑斩不断这诱惑人的牡丹花,断了又生。简直成妖,皆集聚在这一花根上。根既是花根,同时又是祸乱之根。以利剑斩之又斩,以深恶痛绝之恨,更反衬出牡丹花美及其夺人神魂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把牡丹花之美推到极处,而作者憎恶之情也发展到了顶点。

  五六两句一转,暗示出物极必反,盛极必衰的哲理。牡丹花的光艳已达到最旺盛的状态,花落之时,周围槛栅难道能够长存吗?言外之意光华盛极,必然走向衰落。槛栅不存,花身自然难保了。牡丹虽为富贵花,但富贵无常。天时一到,则零落无存。“红艳久已歇,碧芳今亦销”(白居易诗)。

  七八两句作者议论,给寻芳人进一言,应该知道松桂之树是可宝贵的。松之贞刚劲节,寒暑不易,千年长存。桂树芳香,冬夏常青,不与杂树为伍。故松桂为天下物之美者,象征着君子的高风亮节,其位至尊。非一时的牡丹富艳可比。这里是比较了两种不同的审美观,即重视一时形式富艳的牡丹美,还是珍爱松桂贞刚常存的内质外在俱美。诗人是主张后者,而否定是前者。他不仅是诗人自己异于流俗的见解,也反映一部分崇信儒家学说的正人君子的见解。审美观的不同,是“爱恶随人情。”

  这首七律以先扬后抑、扬中有抑的手法描绘牡丹之美,从自然物的盛衰之道,妙悟出审美过程的深邃哲理。从而反映自己的独到审美见解,批驳世俗之见。苏轼《牡丹记序》:此花见重于世三百余年,穷妖极丽,以擅天下之观美。而近岁尤复变态百出,务为新奇以追逐时好者,不可胜纪,此草木之智巧便佞者也。”可见作者推尊松桂不是偶然的,借其观赏牡丹倡导一种君子之德与美学观。

相关推荐

  • 《王十朋·点绛唇异香牡丹》原文及赏析
  • 《曹勋·金盏倒垂莲牡丹》原文及赏析
  • 《韩愈·戏题牡丹》原文及赏析
  • 《曹勋·庆清朝牡丹》原文及赏析
  • 《曹勋·诉衷情宫中牡丹》原文及赏析
  • 《曾觌·满庭芳赏牡丹》原文及赏析
  • 《陆游·赏小园牡丹有感》原文及赏析
  • 《周必大·鱼儿牡丹》原文及赏析
  • 《辛弃疾·念奴娇赋白牡丹,和范廓之韵》原文及赏析
  • 《赵师侠·酹江月足乐园牡丹》原文及赏析
  •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