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诗词歌赋

《任昉·咏池边桃诗》原文及赏析

2022-12-21 13:12:33

  《桃花·咏池边桃诗》咏桃花诗鉴赏

  任昉

  已谢西王苑,复揖绥山枝。

  聊逢赏者爱,棲趾傍莲池。

  开红春灼灼,结实夏离离。

  任昉曾出仕齐、梁两朝,是南北朝时代的著名诗人,颇受大诗人江淹的推重。史载他喜结宾朋,“奖进士友”(《梁书·任昉传》),好施乐助。本诗所写当是此种精神的反映。

  全诗六句,首二句以神话入诗,引出桃花之事。“谢”者,辞也。“西王苑”,即神话中西王母的花园。传说西王母在苑中载种了许多蟠桃,其实鲜美可口,专供神仙享用。“揖”者,作揖告别。“绥山”,山名,又称中峨山,覆莲山,在四川峨眉县西南。传说周成王时,曾有羌人葛由骑羊入蜀。蜀中王公贵人都很尊崇他,竟有人追赶他,来到绥山,变成神仙,不再返蜀。故里谚曰:“得绥山一桃,虽不得仙,亦足以豪。”(见《列仙传》)这两句别开生面,颇有艺术创新的精神。诗人一反人们恋慕神仙,留恋仙境的心理,说桃树辞别了令一般人神往的西王苑,又揖别了令世俗追慕的绥山桃园,来到人间。诗人就是以这样的神话方式,叙说了桃树的来历,点示了桃树的超凡拔俗的情趣和品格,表达了对桃树的珍爱之情。

  三、四句承接一、二句,紧扣题目,点示出池边之桃。说桃树偶遇欣赏喜爱它的知己,于是便在美丽的连花池边,永久驻足,常住下来。 实际上,这位桃树的知己,不是别人,正是诗人自己。诗人自己也有桃树那种超脱世俗的高趣,和直面人生,喜爱凡世的生活态度。诗中的莲池也是富有意义的,可以说莲花也是桃树的“知己”,它的出污泥而不染的特质,正是桃树所赞赏和视其为知己的原因,这也是诗人自己的品格的写照。

  五、六句中的“灼灼”,形容桃花鲜艳娇美的样子。“离离”,形容果实(桃子)累累的样子。诗言春天已慢步走来,灼灼的桃花舒苞怒放,争奇斗艳。莲花池边,桃树林中,一片粉红的世界,令人欣喜,使人神往。每当夏天来临,鲜嫩的桃子,挂满枝头,令人望而欲啖,高兴异常。

  在短短的六句诗中,诗人塑造了桃子的可爱形象,它不愿身处仙境,不愿供奉仙宴,成为只供仙人和少数圣者观赏或享用之物。相反却降临人间,寻求知已,把自己的美色和果实献给人间无数知己者,给人间带来春意和幸福。向人类做出无私的奉献。任昉也和前代作家一样,充分认识了桃树造福人类这一基本特点,这大概就是诗人喜爱池边之桃的原因吧。其实,桃子的美好形象,是诗人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所塑造的理想人格的化身,它体现了诗人自己的人生态度。这是他好施乐助的人格的形象反映。

相关推荐

  • 《欧阳修·酴醾花》原文及赏析
  •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