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题菊花》咏菊花诗鉴赏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据宋人张端义《贵耳集》载:“巢五岁时侍其翁与父为菊花诗,翁未就,巢信口曰:‘堪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赭黄衣’。父怪,欲击之。翁曰,可令再赋,巢应声云云”。全唐诗也采纳了这一说法。对此诗为巢五岁所作未提出疑问。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出了菊花迎风霜而开的傲世绝俗的精神。“飒飒”二字用得好,点明了秋天里已是“无边落木萧萧下”,唯独菊花在凄凉的秋风里满院开放。一个“满”字写出了秋菊之盛。唐诗人郑谷有首咏菊诗说道:“王孙莫把比荆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诗中也用了一个“满”字。形象贴切,表现出那丛丛秀菊的清香是如何沁人心脾。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赋予菊以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而黄诗笔下的菊花因为开在寒冷的季节里而“蕊寒香冷蝶难来”,则更显出斗霜耐寒的气质。
千百年来,从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到元稹“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菊花一直受着众多人们的爱怜。但那些吟咏大多是从菊的孤高气质着眼的,很少有人提及菊之花姿容貌,认为美艳的花景是属于春天的。但黄诗却不同,先咏其高标,而后他认为,如若菊花也开在春天里或许就能与桃李争艳,惹得蜂绕蝶舞。因而想象自己一旦将来做了青帝(司春之神),定教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里开放。这充满浪漫主义的想象,使这首诗光彩倍增,迥然不同于他人的咏菊诗,出现了全新的意境。
但有人却说黄巢之所以说菊花满院栽,是因为他是个起义领袖,在他心目中,这菊花是劳苦大众的象征,是当时社会上千万处于底层人民的化身,诗里体现了农民阶级领袖人推翻旧政权的决心。对这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因为据《全唐诗》可知,此诗是巢五岁时所作,即便不是,这首诗也不会作于他参加科举之后。那时的黄巢怎么能代表广大民众的意志呢? 我们不能将这首少年黄巢所作的诗,与他后来的起义之举硬拉在一起,从而把他看成一个自发成熟的少年革命者而损害了他的形象。
我们说这首诗好,是因为它不伤感,不凄怨,具有浪漫色彩。读来令人爽气顿生,仿佛看到了少年黄巢在借菊抒性,踌躇满志地伫立在丛菊之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