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浣溪沙五首·其四》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题解1】
唐五代以来的词,极少写农村景象。苏轼这首小令却吟咏充满诗情画意的农村风光,创始性地扩展了词的题材。上片通过进村后的所见所闻,以枣花簌簌落、全村缫车响,古柳下卖黄瓜的吆喝,一连串声响,充满了农村生活的气息,再现了初夏农村的风情;下片通过日高乏渴、敲门讨茶,反映出作者如何处理官民关系及其平易近人与洒脱的性格。小令的语言朴实、清新,纯用白描手法,毫无绮靡雕饰之处,词句锤炼而不露痕迹。
【题解2】
作者苏轼,这是《浣溪沙》组 词的第四首。上片写初夏村景。枣 花簌簌飘落、飞到了行人的衣巾 上。村南村北响动着缫车。柳树下, 有人正蹲在那儿卖黄瓜,美丽的春 景令人心醉。换头开始写作者的感 受。无酒已自醉,饮酒更觉乏困。 红日高升,日光炎炎; 还是叩门问 农家讨杯茶吧,这首词语言朴素自 然,通俗易懂,有高度的概括性和 形象性,每一句都是一幅生动的图 画。“牛衣古柳卖黄瓜”,只此一句, 把地点、人物、事件交待得一清二 楚,若栩栩如生的素描,线条清晰而 又逼真。“敲门试问野人家”,写尽了 太守的神情语态,动作举止,使人 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题解3】
宋元丰元年(1078)徐州地方发生春旱,灾情比较严重。作者当时知徐州,曾经石潭求雨,得雨后又经石潭谢雨。往返途中作《浣溪沙》五首,这是其中第四首。上片写初夏村景:枣花簌簌飘落在行人的衣巾上;村子里响动着缫丝的缫车,柳树下有人蹲在那儿卖黄瓜……美丽的春光令人心醉。缲(sao),同“缫”。缲车即缫丝车。下片写诗人自身的感受: “欲睡”、“人渴”、“思茶”、“敲门”、“试问”……写尽了太守的神情语态、举止动作,使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此词语言通俗自然,运用白描手法绘制出一幅农家生活的图画。
【全诗】
《浣溪沙五首·其四》
.[宋].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唯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释】
①簌簌:纷纷下落。此词作于元丰元年(1078)。
②缲车:缴丝车。缲,同“缫”。
③牛衣:麻草编织的衣服。此指代穿牛衣之人。
【译】
扑簌簌——衣巾上洒落枣花
一片金黄,村南村北到处有缲车
嗡——嗡——声响。
古柳下有卖黄瓜的吆喝,
穿着粗朴的粗麻衣裳。
酒意渐觉袭上,
旅途却又漫长。
昏然欲入梦乡,
望望高空过午的太阳,
真想品尝——茶水的清香。
啊!前面正有野人之家,
试将他的门窗——拍响。
【鉴赏】 苏轼以带罪之身,由密州改知徐州。在徐州任上,他注意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为徐州百姓作了许多好事。这年夏天,徐州发生旱情,苏轼率领大家到徐门石潭求雨。后来碰巧下了雨,苏轼又到石潭去感谢,路上他心情十分高兴,一连写了五首词,描述沿途风物人情,这是其中的第四首。一路上,道旁枣花簌簌落下,落在衣服上、头巾中。一定是个丰收年景。村庄里,从南到北,响着缫丝车的嗡嗡声。这说明蚕茧已获得了丰收。“牛衣古柳卖黄瓜”,几位老农民,披着蓑衣,在古柳树下卖黄瓜,一片和平宁静。此时想必雨后不久,天尚未全晴,故卖瓜老农还带着雨具。上阕写所见,下阕写自己一行人。心情高兴,喝多了酒,路又远,直打瞌睡。太阳晒得人口渴,于是想到要茶喝。“敲门试问”,是说敲开了一家的大门,问问看能不能讨杯水喝。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苏轼当时是一州的 “知州”,即州长,想喝茶并没有通知当地大小官员来伺候,而是以平等的路人身份去与人家商量,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若是当时的或后世的贪官污吏,早就摆起了臭架子,走到那吃喝到那,吃饱喝足了还要填满腰包才肯走路,哪里还会到路边向人家讨水喝!
【鉴赏】
这首词选自《东坡乐府》。
在宋代词人中,苏轼是最富于创造性的作家。他的词,完全打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举凡言志、怀古、赠答、悼亡乃至农村风光等等,均可入词。后人夸张地说,东坡词是“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这首《浣溪沙》,就是一首农村词。
这首词写在作者知徐州时,原作一组共五首,题下有小序云:“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这五首词,都是写农村的风物人情,宛如五幅农村风俗画,作者无论写景写人,都生动自然,浅近贴切,在当时多作软媚之声的词坛上,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元丰元年春,徐州遭受了严重的旱灾,作为一位勤政爱民的地方长官,苏轼怀着忧虑与希望,到二十里之外的石潭去求雨。果然,苍天不负有心人,不久便真的普降甘霖,按照规矩,苏轼又去谢雨。这时候,他走在谢雨道上,心情就与上次前去求雨时的心情全然不同了。这种欢快愉悦的情绪,感染着眼前所见的一切,也贯串在他为此而写的这首词中。
在谢雨道上,作者欣赏乡村仲夏的风光,领略着村民们自在恬淡的生活情景。全词平平而起,“簌簌衣巾落枣花”,作者行进在乡间道上,枣花簌簌地落到衣巾上,这似乎并不经意的笔墨,其实内含着作者的欣喜心情。当雨过之后,经过了雨水清洗的枣花,随着湿润的微风迎面飘来,撩人情趣,透露出乡村的盎然生意。这在一直沉浮宦海、此时意识到“使君原是此(乡村田园)中人”的苏轼,更感清神悦目,惬人心意。“村南村北响缲车”,这是作者道上所闻,农妇们正在这雨后初晴的清爽时节,紧张繁忙地劳作着。他们的劳动是辛苦的,但是他们的生活是充实的。“牛衣古柳卖黄瓜”,则是作者道上所见。牛衣,一说是粗麻衣,一说是摊在地上堆瓜的布,又宋曾季狸在《艇斋诗话》中说,他曾经看到东坡墨迹,“牛衣”作“半依”。两者相比,用“牛衣”显得直朴,与全词的艺术表现很一致,用“半依”则是写卖瓜人情态,显得逼真传神,两者各有千秋。这一句,作者写道旁卖瓜情景,自然而又典型地反映出乡村的一角。整个上片,散发着浓郁的乡村气息,反映出得雨之后,乡村的清新自在和繁忙充实的生活状态,也渗透着作者的欣喜之情。
下片,作者转笔写自己。甘雨已经下了,旱情已经消除了,这位为百姓忧虑奔波的地方长官,此刻感到了欣慰,也感到了一点劳累,何况,又在这仲夏的炎日下赶了这么长的路,还喝了点酒呢! 下片的开头两句,作者虽是实录,但是,我们从“酒困”、“路长”、“欲睡”、“日高”、“人渴”、“思茶”这一系列词语中,想象出一个勤于政事体恤下民的官员的形象。对这样的官吏,百姓怎会不拥戴呢?词的最后一句,写作者停步求浆,曰“敲门”、曰“试问”,既表现出作者的平易达礼,也反映出乡村的宁静无扰。这种宁静的乡村环境的形成,有作者的辛劳在,此番冒着炎日的求雨谢雨,便是一例。同时,这样的环境,又是已经厌恶官场险恶莫测的作者所倾心向往的。因此,整个下片写作者谢雨道中的困渴求浆,也同样流露出作者与当地百姓、与宁静的乡村生活心心相印的思想感情。
苏轼知徐州,前后三年。当他离任之后,这里又是怎样的情况呢?作者在看到他的好友陈慥所藏的一幅写徐州古丰朱陈村的画时所写下的一首诗中有着记载,诗题为《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诗云:
我是朱陈旧使君,劝农曾入杏花村。而今风物那堪画,县吏催钱夜打门。
把这里的“县吏”,与前面我们所读的《浣溪沙》词中所表现出来的苏轼的自我形象对比一下,把这里的“县吏催钱夜打门”,与前面词中 “敲门试问野人家” 的情形对比一下,何其相异乃尔,对比之下,不是能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东坡的内在感情和这首词的思想内容吗?
总的来说,这首词逼真地描绘了乡村的风景人情,反映了作者热爱乡村,热爱自然,追求宁静自由生活的心情,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作者勤政爱民的精神。全词在艺术上不求精雕细琢,作者摄取特征性场景,融入自己的感情,用白描手法和清新朴素的语言来加以表现, 读来真切自然。
【赏析】
词者,具名曲子词,即今日所说的“唱词儿”是也。初起民间,后落于文士之手,遂为雅制。然而花间酒畔,艳丽为多。创新境者,李后主、柳耆卿、苏东坡,皆另辟鸿蒙,沾溉百世。然能创新境犹易,创奇境更难。所谓奇,非荒诞怪谲之义,但出人意表,全在常流想外,使人击赏赞叹,此即奇境。在词境中夐乎未有,乍开耳目,不禁称奇叫绝者,如坡公此作,可谓奇甚。
常说天风海雨,一洗绮罗香泽之习,足令诵者胸次振爽,为之轩朗寥廓——此犹是不寻常之为奇者也。若坡公此等词,则唯以最寻常最普通最不“值得”入咏的景物风光写之为词,此真奇外之奇!
可知千古未有之奇境,正在无奇之中。
试看他首句即奇:花落衣上,簌簌有声,何花也而具此斤两?曰:枣花。枣花者,无丽色,无浓馨,形状屑细,最不惹人注目,而经东坡一写,其体琐而质重,纷纷而飘落于过路人,使之衣巾皆满,飒飒如闻声响。此境已极可喜矣。此簌簌之枣花声,旋即为另一暳暳之妙音所夺——又何音也?曰缫车。昔者农家,耕织两重,盖衣食双营,皆由己手,而采桑育蚕,缫丝纺织,则妇女之重要功课。当枣花洒落之时,正缫丝忙迫之际,家家户户,响彻村周,范石湖所谓“缫车嘈嘈似风雨”,足资想像。行人至此,不禁驻足。为欲追凉,先寻老柳,——却见绿荫复地,早有著牛衣之卖瓜人占尽清凉福地矣。
以上,写尽农村风物。
过片以下,便笔端一换,专属行人。农家缫丝,时在初夏,时大麦已然登场,天已甚热。酒困,途长,日高人倦,触暑烦劳之状跃然纸上。看来,古柳下之黄瓜,早已试过,了不济事,唯念茶浆,方能解渴。然而又何处可得甘露?当此之时,乃知农野之人家,远胜于大士之洞府,于是叩其门而求焉——古所谓“乞浆”,正此义此情也。
在《全宋词》中,月露风花,比比皆是,寻此奇境,唯有坡公,所以为千古独绝。
然而,东坡又何为而写此词耶?盖他自家那时正做“使君”——元丰元年,东坡在知徐州任上,地方春旱,因至城东二十里石潭乞雨;既得喜雨,故复至石潭谢焉,于路中作此等小词五章,此其第四也。一片为民忧喜之心情,于此写之。其境之奇,其笔之奇,方知并非无故。
然而又有一义,亦复不可不知:东坡口不明言,却笔笔是赞美野人,句句是感叹自己。东坡之意若曰:野人家尚能赐我一杯粗茗,缓我渴苦;而我可以赐农家者又何物耶!? 岂不愧煞,岂不痛煞。
有如此胸襟,方写得如此词曲。至于文辞音节之美,尚待细究乎?
【评点】
曾季貍 《艇斋诗话》:东坡在徐州,作长短句云:“半依古柳 卖黄瓜”。今所本作“牛衣古柳卖黄瓜”,非,予尝见东坡墨迹作“半衣”,乃知“牛”字误也。
曾《高斋诗话》:东坡长短句云:“村南村北响缲车。”参寥诗云:“隔村仿佛闻机抒,知有人家住翠微。”秦少游云:“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三诗大同小异,皆奇句也。
王士祯《花草蒙拾》:“牛衣古柳卖黄瓜”,非坡仙无此胸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