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蕉·红蕉花》咏美人蕉诗鉴赏
李绅
红蕉花样炎方识,瘴水溪边色最深。
叶满丛深殷似火,不唯烧眼更烧心。
李绅这首咏红蕉诗是他到炎方后见红蕉花后而作的。由于是初次相识,所以印象也就新、深,感觉也就真,形诸吟咏也就自有动人之处。首句“红蕉花样炎方识”记述诗人到炎热南方后第一次见到红蕉花,最突出的印象是其颜色之深。“瘴水溪边色最深。”那是什么色,诗人先不一下点明,而是如剥笋,层层深入递进。“叶满丛深殷似火”说出了色深的是红蕉花,在饱满的叶丛中殷红的红蕉花,好象火一样。诗写至此,似乎可完结了。因为已交待了红蕉花所处环境,它的鲜红似火的颜色,这正是给诗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但诗人笔势并未就此打住而转向其它,而仍然就红蕉花颜色运笔。说红蕉殷似火还嫌不够劲,再进一步甚至是“不唯烧眼更烧心”。真可以称是画龙点睛妙笔,一语中的,令人不得不佩服诗人用语之妙,感觉之真。试想,一个初次到达炎热南方瘴水溪边的人,见到了第一次看到的红蕉花,其火红火红的花朵艳丽无比,该怎样描述它呢?前三句是很容易想到的,也是一般通常的写法,似乎是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地步了。但李绅不愧运笔高手,翻出一层。用“烧眼”、“烧心”这两词语将红蕉之红似火的特点形象逼真地描摹出来了。使人好象随作者一道见到了那红蕉花一样。正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一个“烧”字传神,通篇皆活。在艺术创作上,这种修辞格式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有人称为通感。即借用相邻近的两种事物相互关系而起到强调和突出作用,可以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如这里从蕉花之红似火到烧眼、烧心,就是明显一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