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苏轼

苏轼《雪后到乾明寺,遂宿》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2023-01-12 20:43:36

  苏轼《雪后到乾明寺,遂宿》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原文】

  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

  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

  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雀弄新晴。

  更须携被留僧榻,待听摧檐泻竹声。

  【鉴赏】

  元丰四年(1081)冬,黄州大雪。苏轼在《书雪》中说:“今年黄州,大雪盈尺。吾方种麦东坡,得此固我所喜。但舍外无薪米者,亦为之耿耿不寐,悲夫!”苏轼写了好几篇咏雪的诗词,诗如《次韵陈四(慥)雪中赏梅》,词如 《满江红·大雪有怀朱康叔使君》。本篇是其中之一。

  这首诗以写景生动见长。首联写“雪后到乾明寺”。温庭筠《侠客行》:“白马夜频惊,三更灞陵雪。”韦庄《和同年韦学士华下途中见寄》:“马惊门外山如活。”第一句即化用温、韦诗意,用“马亦惊”来烘托漫山皆雪,一片银色世界。一开头就给人造成强烈印象,起笔确实不凡:“写山光,真写得出。”(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二)第二句以“阶前屐齿”写“到乾明寺”,以“我先行”写自己对雪景的酷爱:以先赏为快。

  颔联写寺中雪景。风花指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长春苑,皇帝宫苑,历朝多有,尉迟偓《中朝故事》:“长春宫,园林繁茂,花木无所不有,芳菲长如三春节。”不夜城,据《太平寰宇记》载,登州文登县有不夜城,以日出于东,故以不夜为名。一般也用来形容灯火通明的城市,这里指雪光映照,有如白昼。长春苑、不夜城皆指乾明寺。出句写乾明寺也是“千树万树梨花开”,时正严冬,梨花不当开,故置一“误”字。对句写乾明寺月光照于上,雪光映于下,有如不夜城一般,彻夜通明,故云“云月长临不夜城”。

  颈联抒发自己对雪景的热爱。苏轼《西江月》:“可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未许”句,用法与此相同,这样至洁至净的银色世界,决不能让牛羊践踏,破坏她的纯洁。“且看”句,是想象雪晴之后,鸦雀戏弄于千树万树梨花间,尤其可人。

  尾联写“遂宿”。前句写留宿乾明寺,后句申说留宿的目的是要欣赏大雪融化之景:雪大,融化时的雪水必多,定会发出摧檐泻竹之声。

  此诗当然算不上苏轼咏雪诗的最上乘,但也决不像纪昀所批评的那样“俗”、“拙”、“不成语”。(《纪评苏诗》卷二十一)这首诗至少有两点值得肯定:一是写景形象,读了这首诗,好像我们也置身于这一银色世界一样。二是感情真挚,特别是后四句,充分抒发了他对这一至净至洁的雪景的热爱, 反映出他的生活情趣。可以看出,他即使在贬所,生活态度仍然是积极的,并不以个人的遭遇介怀。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