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夜至永乐文长老院,文时卧病退院》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原文】
夜闻巴叟卧荒村,来打三更月下门。
往事过年如昨日,此身未死得重论。
老非怀土情相得,病不开堂道益尊。
唯有孤栖旧时鹤,举头见客似长言。
【鉴赏】
永乐即永乐乡,在秀州(今浙江嘉兴)西北十五里。文长老即蜀僧文及。文长老院,唐代叫报本禅院,宋代应文及之请,改名本觉寺。苏轼通判杭州期间,曾三次过访秀州本觉寺。第一次在熙宁五年(1072)十二月,文已年老,作《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诗;第二次在熙宁六年十一月,文已病重,题此诗;第三次在熙宁七年五月,文已去世,作《过永乐,文长老已卒》,有“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句,概括了他同文长老的全部交往。
首联点清题面,夜至永乐,闻文及病,不顾一路辛劳,虽已三更,还特往看视,突出地表现了他对乡人的关切之情。颔联出句是对前一年相会的回忆。从熙宁五年十二月至六年十一月已越一年,故云“过年”。一年之别,时隔不远,“往事”还历历在目,故云“如昨日”。从《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诗可看出他们初次相见的谈话内容:“万里家山一梦中,吴音渐已变儿童。每逢蜀叟谈终日,便觉峨眉扫翠空。师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百无功。明年采药天山去,更欲题诗满浙东。”苏轼抱怨自己离开家乡太远太久(其实才四年,苏轼是熙宁元年冬守父丧期满离家的,从此未再返蜀),连小孩的口音都变了。因此,每逢乡人就特别亲热,整天谈说巴山蜀水的秀丽。他羡慕文及的得道忘言,生活安闲;感叹自己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 出任杭州通判,除作诗外,一事无成。表示已无心过问政事,只愿遍赏浙东山水,题诗采药而已。这就是“往事”的具体内容。颔联对句又回到眼前,言自己所幸未死,得以重温旧情。颈联说他们间友情甚深,并非因为同怀乡土,而是因为情投意合。这是否定一面以加强另一面的写法。其实,“怀土”正是他们“情相得”的重要原因,不但文及生前苏轼所说“每逢蜀叟谈终日,便觉峨眉扫翠空”足以证明这点,而且文及死后苏轼所说“存亡见惯浑无泪,乡井难忘尚有心”也证明共同的怀乡之情是联系他们的重要纽带。颈联对句是对文及的慰藉之词,言文及虽然卧病退院,不能开堂讲道,其道却更受人尊敬。此诗尾联特妙,妙就妙在“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圣俞语,见欧阳修《六一诗话》引)如果要直接描写文及的病情严重,很难下笔,且不知要费多少笔墨。苏轼以旧时识客的孤鹤举头见客,长声哀鸣作结,而冠以“唯有”二字,文及病得难以交谈之意已在其中了。连孤鹤都为主人病重而哀鸣,作为乡人的苏轼,其难过之情就不言自明了。孤鹤的举头、见客、长言,既写出了它的活动的全过程及其哀伤的神情,又造成一种孤寂、清冷、悲凉的气氛,增强了全诗的抒情色彩,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余地。
苏轼早年诗本以“气象峥嵘,彩色绚烂”(《与侄书》)见长,这首诗却具有他晚年诗的平淡风格。平淡不是枯淡,而是外枯中甘,淡而有味,通过平淡的叙事,抒发了对乡人深厚的关切之情。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