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于潜女》注释和评析
青裙缟袂于潜女②,两足如霜不穿屦③。沙鬓发丝穿柠④,蓬沓障前走风雨⑤。老濞宫妆传父祖⑥,至今遗民悲故主。苕溪杨柳初飞絮⑦,照溪画眉渡溪去。逢郎樵归相媚妩,不信姬姜有齐鲁⑧。
【注释】
① 于潜:旧县名,在杭州西,今并入浙江临安县。
② 缟(gao)袂(mei):白色上衣。缟:白色织品;袂:袖子,这里代上衣,与“裙”对指。
③ 屦(ju):古时用麻、葛等制的鞋子,汉以后称履。
④ (zha)沙:翅张貌。 :张开貌; 沙:即娑,婆娑貌。柠:应作杼,织机上的梭子。
⑤ 蓬沓:一种银栉。苏轼在《于潜令刁同年野翁亭》诗中注:“于潜妇女皆插大银栉,长尺许,谓之蓬沓。”
⑥ 老濞(bi):汉初吴王刘濞。这里借指五代时的吴越王。老濞宫妆:指吴越王时代的宫廷装束。
⑦ 苕(tiao)溪:源出天目山,分东西两苕溪,于湖州附近会合,然后注入太湖。东苕溪流经于潜县境。
⑧ 不信姬姜有齐鲁:意为“不信齐鲁有姬姜”。西周初,太公姜尚封于齐,周公姬旦的儿子伯禽封于鲁。姜、姬二姓是齐鲁的贵族,妇女以豪华美貌著称。
【评析】
熙宁六年(1073)春三月,苏轼在巡视杭州西面的于潜县时,写了《于潜女》一诗。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文字,刻画了越地农村中一位健康、美丽的劳动妇女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健康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是苏诗中题材和主题都很新颖、很值得注意的一篇。
此诗的前四句,就像一幅淡雅的水墨肖像画,简练地勾勒出于潜女的外貌。
“青裙缟袂于潜女,两足如霜不穿屦”:这是一位标准的农家少妇,衣着是朴素的。素白的上衣,乌黑的裙子,大概是越中农村妇女最常见的装束。然而,青裙缟袂,并不能掩盖她天然的美丽,在青裙之下,露出她白皙的双脚,乌黑的裙色,更加衬托出她皮肤的洁白似雪,从而使这位少妇显得美丽而动人。
“两足如霜不穿屦”一句,是从李白的诗句中变化而来。李白提到越女,每爱言及其足,如“屐上足如霜,不着鸦头袜”(《越女词五首》之一)、“东阳素足女”(《越女词五首》之四)、“一双金齿屐,两足白如霜”(《浣纱石上女》)等等,表示对越女皮肤白晳的赞叹。但那越女是穿着“屐”的,而苏轼笔下的于潜女,虽然同样“两足如霜”,却打着赤脚。这就不仅表现出她充满活力的青春健美,而且显示了她劳动妇女的身份,使人物形象具有突出的特征。
这幅画面虽着色不多,但却色调鲜明、对比强烈,充分显示了于潜女的朴素之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面四句,写于潜女的发型及头上的饰物:“��沙鬓发丝穿杼,蓬沓障前走风雨”。��沙,是翘起、张开的样子。韩愈《月蚀诗效玉川子作》中有“赤鸟司南方,尾秃翅��沙”句,我们借此可以想象于潜女的头发向上高高拢起的样子。蓬沓,是一种银栉(梳子),苏轼《于潜令刁同年野翁亭》一诗中,有“溪女笑时银栉低”句,并且自注云:“于潜妇女皆插大银栉,长尺许,谓之蓬沓。”“蓬沓障前”,即指银栉遮住了前额。从这两句诗中,我们看到了于潜女奇妙的打扮:乌黑的头发,向上高高地、蓬松地梳起,头上横插一支“长尺许”的大银栉,几乎遮住了前额。她在风雨中匆匆地奔走着,头上的大银栉不停地晃动,使人觉得就像织机上的机梭,在乌黑的丝线中穿插一样。这是一种多么奇特的风俗、多么有趣的妆饰啊!无怪乎作者在下面的两句里感叹道,这是“老濞宫妆传父祖,至今遗民悲故主”了。
老濞,原指汉高祖兄刘仲的儿子,汉初封为吴王的刘濞,这里代指五代时的吴越王钱氏。看着于潜女这古色古香的打扮,作者不由得想到,像这样的梳妆,也许是五代时吴越王的宫妆样式,流入民间后,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呢!大约是吴越之地的百姓,为了不忘故主,才保持着这样古朴的装束吧。这两句,是作者在描写中间插入的议论,表现了对当地妇女装束古朴、民风淳厚的感慨,联想悠远而奇特。全诗至此作一顿挫。下面的四句,由对于潜女的外貌肖像的描写,转入行为动作的描写,进一步突出了人物的动态美。
“苕溪杨柳初飞絮”,点明了当时的季节,展示了人物活动的背景。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苕溪岸边,杨柳吐絮,一团团柳絮杨花在和煦的春风中飞舞着,“蒙蒙乱扑行人面”;苕溪中流水淙淙,清澈可鉴,这是多么美好的江南的春天!在这撩人的春意中,美丽的于潜女袅袅婷婷地走来了,她来到苕溪岸边,俯下身去,在溪水中长久地映照着,欣赏着自己健康而美丽的倩影;她拿出炭笔,对着溪水,描画起自己那两道弯弯的、像新月一般的蛾眉。“照溪”、“画眉”,虽然只是人物行动的两个细节,但作者通过这两件小事,却把这位农村妇女的爱美之心表现得既朴实、又强烈,使文字变得十分传神。
临溪打扮之后,这位于潜女站起身来,提起她那乌黑的裙幅,露出白皙的双脚,踩着溪水中光滑的石头,渡过清洌的苕溪,来到对岸。原来,天色将晚,她的进山砍柴的丈夫已经归来,她是来迎接自己的丈夫的。夫妻相见,分外亲热,她抢过他肩上的柴担,替他擦去额头的汗水;她问他饿了没有、累坏不曾;百般体贴、千种温存,滚烫的话语、似水的柔情……这一切,作者虽没有一一细致地描写,但却用“相媚妩”三个字包括无遗了。
在上面这两句诗中,作者通过对于潜女一系列行为动作的描写,表现了她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美好感情的追求,刻画出了一个光彩照人的农村妇女的美丽形象。这种美,是健康的美、淳朴的美、生动的美,充满了山野间的泥土的气息,这是贵族妇女们那种“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的“美”所完全无法相比的。
正因为如此,作者在最后一句诗里情不自禁地感叹说:看了于潜女这种古朴、真纯、自然之美,真不相信齐鲁之地的姬姜两家贵族还有什么美女!那些贵族妇女的矫饰、造作之“美”,在这位普通的农家女面前,都变得黯然失色、十分苍白了。“不信姬姜有齐鲁”这一句,在全诗的结尾处,有力地衬托了于潜女之美,是作者对于潜女作出的极高的评价。一个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能够具有这样的审美观,能够在一个普通农村妇女的身上发现这么多美好的东西——从外表、到心灵,并且认为这是贵族妇女所无法比拟的,这种见解,这种感情,应当说都是相当难能可贵的!
这首诗对于潜女形象的描写很有特色:全诗十句,前四句是对于潜女的肖像外貌的描写,以“静”为主;后四句是对人物的行为动作的描写,以“动”为主;中间插入两句议论,结构层次十分清楚。从具体描写过程上看,作者先写于潜女的装束: 青裙缟袂;再写她的双脚:两足如霜不穿屦,这是从上到下的顺序,符合观察人物时从头到脚打量的习惯。接下来,作者描写了于潜女的发型和头饰,使笔墨集中于一点,这又是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诗的后四句,由静的描写转入动的描写,由外表转入感情和心灵,从揭示全诗主题的角度看,这又是由浅入深的顺序。正因为全诗的描写有条不紊、顺序井然,所以给读者留下了完整、清晰的印象。
关于此诗的五、六两句,过去曾有人提出批评。如清代的纪昀就曾说过:“老濞二句,横亘中间,殊无头绪。”(《纪评苏诗》卷九)但也有人不同意这种意见,认为“老濞”二句既可承上, 点明于潜女打扮的古色古香;又可与结句呼应,自然地引出“思古”的联想,等等。对这个问题我们觉得应该结合整个宋诗的特点,来加以分析。
如果用唐诗的标准来看,此诗的五、六两句似乎确实是多余的,删掉这两句,全诗的形象性可以更强,形象的塑造也可以更完整。但它毕竟不是唐诗,而是宋诗。宋诗的一个重大特点,便是“以议论入诗”。在宋代的诗人看来,在叙述、描写之中插入议论,不仅可以使文字显得十分潇洒,而且可以表现精妙的思理和活泼的趣味,所以是不可缺少的。假如为了“形象”而牺牲“议论”,删去了“老濞”二句,此诗便失掉了宋诗的一个重要特点,读起来反而没有宋诗的味道了。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