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苏轼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赏析|鉴赏

2023-02-13 21:30:11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赏析|鉴赏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其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空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这是一篇夹叙夹议的散文名作,作者写的是亲自考察石钟山的经过,并就此而发表议论。

  石钟山,位于江西北部鄱阳湖附近的湖口县,恰是湖北、江西、安徽三省的交汇处。据文中载,当时是“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即公元1084年阴历六月初九日。苏轼于元丰二年八月,因“乌台诗案”,以作诗讥讽新法而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县)团练副使,元丰七年三月接到移贬汝州(今河南临汝县)的诏令,六月动身赴任。《石钟山记》写的即是作者沿水路去河南行至湖口时的经历。

  全文层次清晰,共分三段:第一段,提出问题;第二段,考察经过;第三段,发表见解。是典型的“三段式”。

  作者篇首引用了《水经》中的一句话:“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开门见山地点了题,毫不拖泥带水,可谓简洁之至,同时也顺便说明了石钟山的位置。这在“写作论”中称为“开门见山法”和“引经据典法”。接着,作者引述了历史上对石钟山的两种说法,即郦道元的“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以及李渤的“扣而聆之”“抱止响腾,余韵徐歇”。作者对这两种说法分别提出了疑问,以反诘句作驳。对郦道元的反驳是:“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对李渤的反驳是:“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其问理由充足而又富于幽默感,使人读后不能不折服作者思考问题的周密严谨。在这里,作者问而不答,启发读者进行思考,提起读者的兴趣,使人不能不产生探询究竟的念头而继续读下去,同时,也为下面对实地考察的描述设下了线索。这种开篇之法,不落窠臼,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不愧为大家手笔。

  郦道元是北魏时期杰出的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十四卷; 李渤是唐代江州刺史,曾作《辨石钟山记》。但作者并不迷信权威,敢于向前朝的名人挑战,对被人认可的论点提出质疑,表现了作者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执著态度。“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从作者这种敢于标新立异的治学精神和颇具改革家的气概中,我们不难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首段中,作者运用一些四字排比句,句式紧凑、明快,一气呵成,给人以高屋建瓴之势,从结构上为质疑增添了说服力。“简洁”往往与“有力”联系在一起,试换用长句式来表达,就逊色多了。就像做什么菜用什么火一样。不同的内容也要选用最适合其气氛的句式,这大约也是作文的一种讲究吧。还有,作者提出了两个相似的反诘,写来很容易雷同。然而作者在择词用字上作了些变化,如“人常疑之”与“余尤疑之”;“而况石乎?”与“何哉?”使前后略有区别,且增加了递进的意味。“文似看山不喜平”,择词选字的目的就是要获得文章的“参差美”,这里就看出作者炼字炼句的功力了。

  第二段是写作者实地考察石钟山的经过,写得生动形象,跌宕起伏,惊险曲折,读来耐人寻味。且看: 作者先是“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一二扣之,焉”。对此,“余固笑而不信也”。这里,作者没有多加评论,只写了扣石的情形,然后用七个字表示了自己不屑与之争论的态度,虽未提及李渤之论,而李渤的说法已不驳自倒了。这是多么聪明的写法!有理不在言多,摆出事实让别人去品味,其结果往往更有说服力。同时,这七个字也烘托出作者非凡的气度,且呼应前段,堪称收“一石三鸟”之功,这是简写。下面转入详写,因为是补充郦道元论点的“言之不详”,就必然要写详细些,分析透彻,才能让读者信服,起到纠正和补充的作用。在这一层中,作者着重描写了环境,“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舟人大恐。”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描写仅是为了烘托气氛吗?不尽然。试想,连作者也“心动欲还”,足见考察是艰难的,是要有些胆量的。如果作者缺乏冒险求实的精神而真的被吓回去了,当然也就无从考证以“钟”名山的真实缘由,反倒要令郦、李二公笑其无事生非了。从中我们也可领悟出一个道理:搞好调查研究是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和代价的,远没有想当然那样来得轻松和痛快,小事尚且如此,何况国家大事呢!由此我们又进而联想到:作者仅止于要说明调查研究的不容易吗?也不尽然。对这些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描写不正象征了政治环境的险恶,以及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对真理的求索精神吗?

  在“徐而察之”之后,作者终于找到了山以“钟”名的真正原因,于是作者笑谓迈(即苏轼之长子苏迈)曰:“……古之人不余欺也!”如果说上面“笑而不信”的“笑”是带有怀疑的谨慎的,那么这里的笑便是作者寻找到答案之后欣慰而舒畅的笑了。至此,读者的心境也由紧张转为平缓,作者文字的感染力是那么强烈,以致读者早已不由自主地跻身舟上了。

  此段中,描写景物的文字也颇见功力。用字不多、却能绘影绘声,静中有动,而且将时间与空间的交代,山水景物的描绘,人物情态的刻画,对话抒情的穿插融为一体,浑不可分,情绪与节奏富有极强烈的变化,使人读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睹其神,如感所遇,如获所得。

  第三段,作者以反问的句式点明了文章之要旨:“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因为我们似和作者一起经历了一番实地探察,所以毫不怀疑这是作者的肺腑之言,立即产生了共鸣。

  提出结论后,作者又与第一段相呼应,指出前人不能“得其实”的具体原因,判断郦道元的“言之不详”,李渤的“莫能知”,渔工水师的“虽知而不能言”,都造成了“世所以不传”的后果。说明了主观臆断的危害和前人的局限性。最后,“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请注意,这里又是一个“笑”字,当然这笑与上面又有不同,这已是胜利者的豪爽的笑了。我想,当我们合卷之余,经过思索、也会和作者一样发出会心之笑的。

  《石钟山记》将叙事、说理、写景、抒情熔铸一炉,内容丰富,说理透彻,描写真切,情节感人,详略得当,结构严密,层层推进,见解精辟。其提出的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对我们来说,仍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苏轼的散文具有显著的特色,世有“韩潮苏海”之称。他写的文章往往波澜叠出,变化无穷,“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能因物赋形,因事立论,情景事理,浑然一体。布局构思富于变化,不拘一格,内容丰富多彩,风格从容自如,随意挥洒,天然去雕饰。苏文以才情丰赡,文采风流而名噪当时,影响数代,故后世学子考试作文章时,多仿效其韵,有“苏文熟,吃羊肉”之俚语。

  读罢此篇,相信读者们也会赞同对苏文的这些评价吧。

相关推荐

  •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赏析|鉴赏
  •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及翻译
  •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翻译及鉴赏
  • 季羡林《游石钟山记》原文及鉴赏
  •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