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游金山寺》翻译与赏析
我家江水初发源②,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③,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④,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
是时江月初生魄⑤,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
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⑥?
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
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⑦。
①熙宁四年(1071)十一月,苏轼赴杭为通判途中,经镇江时作此诗。金山寺:宋时在江心金山上,今已淤积成陆地。纪昀评曰:“首尾谨严,笔笔矫健,节短而波澜甚阔。”(《纪批》)汪师韩云:“一往作缥缈之音,觉自来赋金山者,极意着题,正无从得此远韵。”(《汪评》)
②“我家”句:施补华《岘傭说诗》:“盖东坡家眉州近岷江,故曰‘江初发源’。”
③中泠:即江南第一泉,宋时邻金山在江中,今已成陆,近一泉饭店。石盘陀:指金山。
④归楫:指从金山返回镇江城内的船。
⑤初生魄:指新月。《礼记·乡饮酒义》:“月之三日而成魄。”由此可见,苏轼是在十一月上旬游金山寺。
⑥“江心”四句:苏轼自注:“是夜所见如此。”
⑦“有田”句:乃作者决意归隐的誓词。古人常指水发誓,如《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晋公子重耳语:“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晋书·祖逖传》记祖逖北伐渡江时,“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后苏轼欲买田于镇江,引此诗云:“今有田矣不归,无乃食言于神也耶?”(《东坡志林·买田求归》)盖自谓背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