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苏轼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赏析,表达思想情感解读

2023-02-15 21:54:42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①。谁见幽人独住来②,缥缈孤鸿影③。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④。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

  ①漏断:漏壶中的水已滴尽,指深夜。漏,古代的计时器。

  ②幽人:幽居之人,指作者自己,实际上也指孤鸿。此处人与鸿已彼此相融。

  ③缥缈:若隐若现的样子。

  ④省(xǐng):理解,领会。

  赏析

  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以罪臣身份受人监管。这首词即作于此背景下。上片写深夜之中词人的孤寂之情。首句用缺月疏桐构成一幅清幽的画面,第二句写出夜深人静之时,这两句是对环境的勾勒。第三句写“幽人”,“幽人”是指被幽囚之人,也指幽独之人。苏轼在这一时期的诗里也多次写到“幽人”的形象,实际就是指代他自己。“独往来”,孤独无依之状。“缥缈孤鸿影”,既可视为词人恍惚之中瞥见鸿影,也可视为词人心中之幻影,隐约含蓄,语意高妙。“幽人”与“孤鸿”互相映衬,虚虚实实之中加重了孤独的情调。

  下片则以全幅笔墨写鸿。“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写孤鸿的惊恐不安,满怀幽恨。而鸿之惊恐,亦即词人之惊恐,被监管之中,怎能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呢?鸿之恨,亦即词人之恨,一心为国却反遭诗祸,怎能不愤愤于心?并且这种内心的苦闷是无人理解的,其孤独寂寞又加深一层。“拣尽寒枝不肯栖”,写孤鸿低飞徘徊无所栖止之状。鸿本不栖于树,这里故意说“不肯栖”,实是以此比喻词人虽处逆境但也不愿高攀,不与世俗同流的精神。结句“寂寞沙洲冷”,写鸿终于栖息于沙洲之上,但因为孤独,所以又难免寂寞与清冷。下片句句写鸿又句句是作者自况。词人将抒情主体和意象完美地融为一体了。

  这首词为咏物词,写鸿的形象生动传神,又以鸿比喻自身处境之凄苦悲凉,语意双关,善用比兴之法,寄托高妙。黄庭坚《跋东坡乐府》评此词:“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确为精彩之评。

相关推荐

  • 宋·苏轼《卜算子》原文及赏析
  • 明·夏完淳《卜算子》原文及赏析
  • 清·蒋春霖《卜算子》原文及赏析
  • 宋·李之仪《卜算子》原文及赏析
  • 苏轼《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②》注释和评析
  • 《马福娥·卜算子夹竹桃》原文及赏析
  • 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 《刘克庄·卜算子·茉莉》原文及赏析
  • 《吴绡·卜算子咏莲》原文及赏析
  • 《辛弃疾·卜算子荷花》原文及赏析
  •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