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诗词歌赋

白居易《冷泉亭记》原文及赏析

2023-04-03 14:39:01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言,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 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醒,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 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湲洁澈,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 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杭自郡城抵四封,丛山覆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尹造作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后作此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故吾继之,述而不作。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白居易在穆宗朝,深被朋党之争所困扰,为躲避风险,自请外迁。长庆二年 (822) 七月至长庆四年 (824) 三月,他出任杭州刺史。居杭期间,他虽然也有精锐之气,兼济之志,却较往日消沉多了,时常流连山水,贪婪诗酒,用他自己的诗句来说,就是“凌晨亲政事,向晚恣游遨”(《初领郡政衙退登东楼作》)。而冷泉亭正是诗人经常游览的地方。

  《冷泉亭记》是白居易山水散文中的佳什,就其所抒写的情趣来说,是与作者同时期所作的闲适诗相通的,我们不妨比照参读。

  冷泉,位于杭州飞来峰下,面临灵隐山麓,泉水从一潭底喷涌而出,既深且广。冷泉亭当年就建在灵隐寺西南隅水中,是西湖旁的一大绝妙景观。

  全文以议论笔墨开篇,采用了逐层比照的写法: 先以余杭郡与东南山水比照,肯定余杭郡,是第一层; 再以灵隐寺与余杭郡比照,强调灵隐寺,是第二层; 最后以冷泉亭与灵隐寺比照,突出冷泉亭,是第三层。前两层都是铺衬,第三层才托出全文所要状摹的主体,从而扣住题面。作者就是这样,步步深入,如同剥笋,通过比较鉴别,显示出冷泉亭风景的绝胜。

  不过,这样评论还嫌概括笼统,为了给读者以具体的实感和深刻的印象,文章接着便予以必要的交待和细致的描摹。

  “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先点出冷泉亭的位置;“高不倍寻,广不累丈”。再交待冷泉亭的规模;“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最后又表明这个水亭的地点选择得极好,它周围的景物最有代表性,是风景中的精华。这些都是对冷泉亭空间的描述,由于文章准确地选用了表明方位的词语 (如“下”、“中央”、“西南”) 和表示数字的词语 (如“寻”、“丈”),所以作者笔下的冷泉亭能给读者以清晰的空间印象。

  接下来,写春日和夏夜的不同景色: 春天,花草芳香,树木繁茂,可以引导和气,呼吸新鲜空气,使游人气舒神旺; 夏夜,泉水澄清,清风送爽,可以解除烦恼,消除困倦,使游人心情舒畅。作者对这里春日和夏夜之景是深爱的。这些又是结合作者的切身感受,从不同节候的角度,对冷泉亭的景色进行描述的。正因为一年四季之中,冷泉亭春夏的景致最为优美,也最有特色,所以作者才只选取春夏两季的景观来写,而没有四季顺次铺陈,那样,章法不仅容易流于板滞,取材也不会如此典型。

  文章接着以冷泉亭为中心,展开了对其附近景物的状写:“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前两句以伞盖形容树冠之大,以屏风形容岩石之怪,都用比喻。后两句直写溶溶的流云和涣涣的泉水,又是白描。为了进一步显示此地景色的特征,再结合游人的活动,把描绘的重点放在泉水上面:“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 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随后又以泉水的徐缓澄澈、质纯清凉,质软滋润,补写泉水的状貌和水质。行文至此,对冷泉的描述,可谓淋漓酣畅、神完力足了。下面再提出冷泉亭清新明丽的景色可以荡涤人们的心胸,净化人们的灵魂,不知不觉之中,它所给予人们的好处可以说太多了。这是作者多次游览冷泉亭后所得到的独特感受。作者所以要游遨余杭的大自然,陶醉于山色湖光,就是为了驱逐政治的困扰,公务的烦劳,从中也可见出他那澹泊的心境和惬意的情怀。文章上述种种,都是在具体坐实开篇处作者对冷泉亭评价的文字,所以随后用“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一句,来遥应前文,并截住文意。

  全文最后再扩散开去,总写由五亭相望所形成的最佳境界。“杭自郡城抵四封,丛山覆湖,易为形胜”一句,意思是余杭郡的周围有群山环绕,有西湖的外湖和里湖相映带,因而易于构成风景佳丽之地。此句既与开篇的“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字样相关合,印证所言之不虚,又可视作文意的过渡。然后,用“先是”二字领起,把五亭的修建者以及除冷泉亭之外的其他四亭的名称,顺次道来: 先后共五任杭州刺史,有相里造 (人名,“相里”是复姓) 营建的虚白亭,有后来荣升尚书左仆射的韩皋营建的候仙亭,有后任庶子官职的裴棠棣营建的观风亭,有后来官至给事的卢元辅营建的见山亭,还有就是后来升迁右司郎中的河南人元藇,最后营建的这座冷泉亭。接着合写五亭形胜:“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以赞咏的语调收束上文。理论和经验告诉我们,客观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着的,自然景观也是如此。如果那里只有孤零零一座冷泉亭,便显示不出它的妙处: 只有景点众多,景物荟萃,彼此映带,相互陪衬,才能相得益彰,得以形成“佳境”。正是这个道理。作者才在本文中生出这层笔墨来。也只有这样描述,作者笔下的景观才不是孤立的、平面的、单调的,而是富有立体感、层次感、纵深感。

  文章最后指出: 由于前几任杭州刺史在此处先后建亭,能事已毕,后来的人,即使有“敏心巧目”,也难乎相继,因此,作者借用“述而不作”这句《论语》中的古语,表明自己不拟再造新亭。文末一句标明写作这篇山水记的具体时日,以示纪念,这是撰写此类文章的常格。

  这篇散文的章法和语言都很值得称道。

  先分析章法。本篇的前一半,采用由远及近从大到小的逐步凝聚的写法: 由东南山水而余杭郡,而灵隐寺,而冷泉亭; 坐实题面后,再就冷泉亭本身发意: 或表明其位置,或介绍其规模,或描述其地因节候变迁而风景各异,或结合游人行动及作者观感叙写游遨其地之乐; 其间有概括叙述,也有具体描述,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点染。本篇的后一半,又采用由近而远从小到大的扩散式写法,即从冷泉亭景观写到整个余杭郡形胜,写到五亭整体。这样写,便于读者把冷泉亭的小环境置于余杭郡的大环境之中去评赏,以见其“最余杭而甲灵隐也”。与章法有关的另一个内容是表达方式。本文根据需要,表达方式既富于变化,又灵活自然: 有议论,有描写,有叙述,有说明,有抒情; 感情除偶而直接表达外,更多的则是渗透在字里行间。

  再分析语言。本文的语言精粹而有文采,也如秀甲东南山水的冷泉亭那样美,其最显著特色应为骈散结合。如“春之日”以下数句,与“夏之夜”以下数句相对;“山树”以下八句两两相对。作者属对如此工妥,除了他是杰出诗人,善作律诗的联语外,也与受当时骈文的影响分不开。骈句有短有长: 短则两句,仅八个字(“高不倍寻,广不累丈”); 长则十句,四十余字。句式参差错落,加上连用“薰薰”、“欣欣”、“渟渟”、“泠泠”等叠词,使语言格外具有节奏感和音乐美。此外,词汇也很丰富,如开篇所用的“为最”、“为尤”、“为甲”,意思是一样的,由于作者同义词选得准确,就避免了语言的板滞。

  白居易最杰出的成就是诗歌,他的文章虽然写得也很好,惜被诗名所掩,鲜为人知,说起来也算是一种遗憾吧。

相关推荐

  • 郑志道《刘阮洞记》原文及赏析
  • 杜甫《剑门》原文及赏析
  • 卢雍《剑阁杂诗(八首)》原文及赏析
  • 张载《剑阁铭》原文及赏析
  • 陈师道《十七日观潮(其三)》原文及赏析
  • 罗大经《南中岩洞》原文及赏析
  • 王安石《南乡子》原文及赏析
  • 文天祥《南华山》原文及赏析
  • 高珩《南岳绝句三首》原文及赏析
  • 蒋一葵《卢沟河记》原文及赏析
  •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