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轼
山苍苍,水茫茫, 大孤小孤江中央①。
崖崩路绝猿鸟去, 惟有乔木参天长②。
客舟何处来? 棹歌中流声抑扬③。
沙平风软望不平④, 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⑤, 晓镜开新妆。
舟中贾客莫漫狂⑥, 小姑前年嫁彭郎⑦。
【题解】
小孤山在彭泽县城东北长江中,因一小山孤峙江中,故名。“姑”与“孤”谐音,民间遂生传说,谓有仙人小姑与彭郎相爱,触犯天条,被打入长江化为石山,名小姑山,彭郎则化为彭郎矶。又因山之形状似女子发髻,亦名其为髻山。小孤山山势陡峭,耸峙水面百余米,十分险要,有“江天一柱”、“长江绝岛”、“海门第一关”之称,是闻名的游览胜地。北宋元丰元年(1078)冬天,作者在徐州看到唐代画家李思训的山水画《长江绝岛图》,兴之所至,写了这首诗,赞美小孤山的壮丽景色,诗中借用了有关的民间传说,显得情趣盎然。
【作者】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生平见前江苏《送郑户曹》诗。
【注释】
①大孤:即大孤山,在九江东南鄱阳湖中,与小孤山遥遥相对。②乔木:高大的树木。③棹(zhao)歌:此指船夫唱的歌。④风软:风力微小。⑤峨峨:山高峻貌。烟鬟:犹云鬟,妇女秀美的发髻。用以比喻笼罩着烟雾的大小孤山。⑥贾客:商人。漫:随便。⑦彭郎:即彭郎矶,在小孤山对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