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川》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说起来简单,就是我修桥,你炸桥,然后我再修,你再炸,我修,你炸,我修,你炸……
我修桥,是为了过人过车过大炮,过去后打你个王 八 蛋。
你炸桥,是为了说死都不让我过去,知道一旦失手,后果很严重。
只是可惜你打错了算盘,低估了我的决心和意志。最终桥你没炸成,我倒是过去把你打了个稀里哗啦。
至于为什么叫金刚川,其实也简单,因为故事发生的地点就在金刚川。
《金刚川》的电影故事原型
“那一年,俺们都才十七八岁,唯一想的事,就是通过那座桥。”
当听到电影《金刚川》预告片中的这句旁白时,很多人或许会和我们一样想着,这是一座什么桥?它到底有多重要?
1950年10月19日晚,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第39、第40、第42军(以后又增调了第50、第66军)和炮兵第1、第2、第8师以及一个高射炮团、两个工兵团,分别从安东(今丹东)、长甸河口(今上河口)和辑安等地,先后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北部地区。
10月25日,入朝后的第一次战役打响,两水洞战斗初战告捷,这一天也被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这段历史对于很多人而言,一知半解,或许更多人的记忆还停留在教科书上黄继光和邱少云的英雄事迹,记得他们都拥有同一个名字,“最可爱的人”。
直到我们走进电影院,看完了《金刚川》——这部由管虎、郭帆、路阳,三大导演联合执导的电影,把我们带回了70年前的峥嵘岁月。
电影呈现出的故事没有歌词“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那种豪迈,甚至整个故事都不是历史上的重要战役,但它如同一个杠杆,轻松地把挑起了时代,用小切口打开了那段历史。
虽然是三位名导共同执导,但《金刚川》并没有同《我和我的家乡》那样以单元模式进行拍摄。
它从炮兵、步兵、工程兵战士三个不同视角讲述同一个事件,在商业电影市场亦是一次创新性地尝试,同时也是对多位导演合拍多视角组合片的一次升级。
那到底是座什么桥?
我们暂时先把目光锁定在1953年7月,那是抗美援朝战争最后一次大规模战役——金城战役,进入攻坚的重要时刻。
当然,《金刚川》并没有去讲述这段故事,总导演、编剧管虎反而把观众视线拉到了这场战役的后方阵地。
当时后勤运输线要保证物资供给,而金刚川则是运送至前线的必经之地。它位于金城前线附近,最宽处达60米,水流湍急,不借助桥梁根本无法通行。
地上自然条件恶劣,天上敌军战机轰炸,护桥的战士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和条件下,完成桥梁搭建、并随时修补,以保证前方战场的“生命线”畅通无阻。
对于志愿军而言,这座桥是“生命之桥”。但在敌军眼里,这座桥是我方的命脉,炸毁它就能击中要害。
于是,架桥、护桥、过桥,成为了这个故事的重点。
桥,自然成为了电影《金刚川》中的真正主角。
志愿军们为这座桥注入了灵魂,任敌军火力碾压,他们总能第一时间补上,用民族情撑起了这座“打不断、炸不烂、冲不垮”的桥。
可见,电影《金刚川》并没有直接描写正面战场厮杀,但它却勾勒出了战场上最不能被忽略的一面。
在过去,电影《英雄儿女》里王成一句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成为中国最强音。而70年后,电影《金刚川》里张译的一句“来吧!”成为了最燃情的时代呐喊。
就这样,我们看到了整个后方阵地的不朽。
一叶知秋,《金刚川》尽可能用最小的切入点去表达,它没有事无巨细地展现工兵连用7天7夜架起一座联通前线和后勤的载重桥的前有后果,而是把时间维度缩小,放在从接到任务下午到次日凌晨大部队过桥,只有半天时间。
建桥难,守桥更难。当然,最难的还是那群人。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