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书推荐 > 好书推荐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后感(书评)

2018-07-01 21:45:39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后感一

  大概是一个星期的时间,18/19最重要的两天,我把这本书看完了,感觉满满的干货,网上的评论对此褒贬不一,但无论怎么样,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作者主张时间不可管理,时间也不听从任何人的管理,它只会自顾自一如既往地流逝。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对时间利用不好的人,本质是缺乏好好利用时间的能力。

  1.勤奋的懒惰

  有很多人学习的时候,或者是为了应付考试,会把一些需要理解的题直接背下来而不是理解下来。对于不考研的同学来说,几乎没什么太大的影响,但对于要考研的同学来说,就好像是在浪费时间做没有意义的事。把那么多题背下来,我觉得也不容易吧。

  2.你的大脑并不是你,你的大脑是(属于)“你的”大脑。即无意识地受大脑控制”与“有意识地控制大脑”。

  不再让自己“跟着感觉走”,成为大脑的奴隶,而是翻身做大脑的主人,用心智做出正确的事情。所谓心智就是其过往获得的一切知识及经验的总和(包括基于这些知识和经验造就的思考方法、思考模式)。

  3.速成不可取,积累才是硬道理。

  苏轼曾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我要”的欲望可以用“我有”的东西来满足。即便“我有”的暂时不够,他也能借助已经拥有的足够的努力和勤奋(抑或投机取巧的方法和经验),定能如愿以偿。一旦得偿所愿,不仅“我有”的更多,“我要”的也更容易获得,形成良性循环。

  欲望无法满足通常是一无积累(或者积累太少,几乎无法换取任何东西),二无方法和经验(所以求而不得)。

  4.如何对待未知和无法解决的问题?

  策略: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先记下来,然后继续前行。记录是为了避免遗忘曾经思考过而失去获得答案机会的情况。继续前行,并不意味着忽略这些问题——而是重新审视不一定当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因什么由头,它们之中的一部分就突然有了明确的解决方案。所以,到有了答案的那一刻,你不再是当初无能为力的你,你已经获得了一次重生

  5.管理自己

  1.正确的估计做事所需的时间

  首先要判断熟悉程度(或陌生程度)。“意外”本质上是对任务不熟悉,任何完成这个任务的人都会经历由“陌生”变为“熟悉”过程,才有可能顺利解决这些“意外”。

  2.立即行动。

  “现在就开始”。所谓做事拖延,不是拖延着做事,而是拖延着不开始做事。

  3.正视困难

  有的时候我们的时间安排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用几乎全部时间处理简单的部分,至于困难的部分,干脆视而不见,暗地里希望困难自动消失。比如,我在整理这篇文章的时候,明明它很重要,我却放到最后去写,最主要原因还是逃避,我觉得它很难,甚至有点不敢去碰

  4.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通过关注“方法”去反复拆分任务,不断的把任务细分化,简单化,最终确认每个子任务都是可完成的。

  5.尝试把一个非机械的任务和一个机械的任务搭配起来完成。比如跑步是机械的,听有声读物是非机械的(相对需要集中更多注意力)等

  6.记录时间清单和制定计划

  学着做每天的“事件日志”。

  它会使我们对时间的感觉越来越精确。

  (对于我来说,每天用它来记录时间的利用,放截图在生活清单里,并制定第二天的计划,格式于此类似,不用具体到哪个时间段,并把事件并分为重要和不重要(这项任务的完成是否确实对达成目标有益),自己不是超人,不可能做到每时每刻都能好好利用)

  7.做计划

  计划要有现实性和可实践性。有些事情没必要做计划,比如“任务其实非常简单”或者“初始状态下,我们往往并没有能力去制定合理有效的计划。

  关于做计划书中给出的建议是:如果想要改变自己,或者对自己目前的处境不满意,那就一切从简——找一个你觉得应该会带来改变的任务,然后去做。

  6.学习(体验,试错,观察,阅读)

  书中的观点是:“学习”最关键的一点是:任何知识的获取,都是不可逆的。在知道它的那一瞬间,它就已经改变了一切,生活因它而变,却无法还原。

  就像读书一样,虽然人类的记忆有限,可能很多东西读完以后就忘记了,但是你的灵魂深处却不可能对此视而不见,总有一天,他它会以它正确的方式呈现。

  7.独立思考

  在作者看来是从别人那里知道一个结论的时候,自己动脑重新推演一遍,看看得出结论的过程有没有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衡量一下结论到底有没有道理。

  独立思考的基础是概念的理解、把概念区分清楚的人才能清楚地思考。

  思维缜密~从现在开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如6个月),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或者自己被灌输的每一个念头,甄别其中的因果关系。

  一种典型的逻辑错误,即既然你无法证明我是错的,那么我就是对的。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是不能用简单的二分法进行区分辨别的。

  8.交流

  交流的首要

  倾听,一定要等对方把话说完。

  为了避免跑神和提高效率,作者提出: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多余的脑力处理两个方向的信息:“回顾”与“预期”。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一些辅助性工作,纸和笔之类的。

  交流的原则,

  1.双方不仅要“相互竞争”,更要“相互合作”。讨论是建立在有共同点的基础之上的相互学习进步,而争论却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更合理

  2.真理是独立存在的,它从来不会依附于任何个人或者集体。作者提出:如果我们在任何讨论中发现参与者里面有“自以为是”者存在,那么最好的选择只有一个——退出讨论

  3.真理不变,变的只是人们的理解和看法。讨论的时候,焦点在于“事实”,而非“看法”,因为“看法”无法争论。讨论的最终目的是剔除“看法”、萃取“事实”。

  9.勤于反思

  方法:记录(通过日志感悟等形式)阅读,观察等

  读杂书会大大提高一个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这种能力也是一种理解能力)。阅历丰富、博览群书的人,肯定拥有更强的理解能力,因为他们在遇到未知的时候,更有可能迅速地在自己已有的知识中找到可以用来类比的信息。

  10.关于方法

  学习上的成功大多来源于: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

  关于痛苦

  为什么许多人总那么“没记性”了吧?因为在他们遇到挫折或者面对那些由自己曾经的错误决定带来的惩罚的时候会非常痛苦,而这种程度的痛苦,必然被他们的大脑自动列入“遗忘”的序列

  一个办法是,在面临尴尬的时候,一定要用文字、图画等形式把自己所遇到的尴尬记录下来。(书中给出的方法)

  关于人脉(书中给出的方法)

  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他人交往的人。

  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自己的独立赢得尊重。

  关于自卑

  对于优秀的人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甲在某方面非常优秀,而在其他方面的水平只是一般而已,甚至低于平均水平。但是,优秀的人往往会给自己制定过高的标准,甚至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在各个方面都应该相当优秀。

  优秀的人,有可能存在自身优秀的地方和不优秀的地方落差大,就会导致自卑的产生,而一般的人各方面相差都不多,落差自然小,自卑就会很少产生。其实无论是哪些方面,他都比一般人优秀,只不过,人与人之间对自己的要求不同而已。

  关于气质

  表情和神态是一个人内心的折射,几十年的积累足以使一个人的内心变得“不俗”,于是,表情跟着“从容”、神态跟着“睿智”。

  11.物极必反

  不要盲目地试图减少睡眠时间(透支自己的健康,是用任何措施都无法弥补的,慢性病的本质就是“判处死刑,缓期若干年执行”,)

  尽量不要减少与家人交流的时间

  最好不要放弃自己的社交时间

  ps.我们没有必要在意来自他人的、非建设性的负面评价。

  做对过、做好过的人,他们一路走过来,心里非常清楚做对、做好有多么不易,所以,他们会不吝一切机会去鼓励那些尝试做事情的人。

  坚持,积累,是更好学习,更好成长的垫脚石

  整理这个,花了我一天的时间,脑袋要崩溃了,不管整理的好不好,但我想,这个过程也是我控制大脑的过程吧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