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毗罗鸟、兔及猕猴、象等四兽,结为兄弟……鸟问象云:“汝先到此树边之时,其树大小?”
白象答云:“我到树边之时,倚树揩痒,树才胜我也。”
次问猕猴:“汝见树时,其树大小?”
猕猴答云:“我于树上,捉其枝条, 腾跃跳掷,胜得我 也。”
又问其兔:“汝到树时,其树大小?”
兔子答云:“我到树边,吃噉树叶, 口到树头,枝杋花 叶。”
其鸟云:“我昔山中,食此树果,遗子此地,乃生其 树。”
因此树故,如上四兽,识得大小。鸟最居长,兔得第二,猕猴第三, 白象最小。如是四兽, 由恩义故,于后命终,尽得生天。
尔时如来,告诸大众:“彼时鸟者, 即我身是;兔是舍利;猕猴即是大目乾连; 白象即今阿难陀是。四兽行恩,尚感如是广大功德, 岂况其人,如无恩义也。”
——佛经寓言(敦煌遗书《四兽因缘》)
这则故事是劝戒人们要讲求礼让,敬老尊贤。故事有一段缘起:远古“往昔世”有一个大国叫做迦尸国,五谷丰登, 人民安乐,风调雨顺, 无灾无疫。国王、王后、太子都说是因为自己有福有德才使得国泰民安。他们争论不决,便去问一位修道仙人。仙人说:“这不是你们的福德所致,而是四兽让先,行恩布义的结果。”这段缘起以兽讽人, 一片苦口婆心,表明了基本寓意的一个方面: 只有讲究礼让,使社会和气充溢, 才能给人类带来安定和幸福。荀子说:“故学至乎礼而止矣, 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劝学》)英国哲学家洛克说:“礼貌是儿童与青年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不讲礼貌, 自私好斗,没有精神文明的社会,是没有繁荣和安定的。
本寓言的基本寓意还有另一个方面: 反对贪天之功以为已有, 并从而颂扬佛法的感召力量。迦尸国的繁荣不是由于国王、 王后、 太子的福德, 而是由于四兽行恩布义。四兽则是释迦牟尼及其弟子们的前身: 迦毗罗鸟(即金翅鸟)是释迦牟尼,兔是舍利弗,猕猴是大目乾连, 白象是阿难陀。在佛的十大弟子中,舍利弗被称为智慧第一, 目乾连被称为神通第一,阿难陀被称为多闻第一,最为佛所器重。寓言说他们前世就是崇佛讲礼的, 与佛早有因缘, 显然是为了进一步确认他们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他们崇佛讲礼,能够感天动地,可见佛教的伟大功德和神通。
寓言写四兽如何分别长幼大小,避免了用抽象的数字,而是以树为参照物,充满着形象生动的对比。鸟吃树果,遗下种子,后来才长出树;兔子初到树边时,短短树枝上才长花叶(杋,疑当作“杌”,木短出貌),它能吃到树顶的叶子,可见树还只有两尺来高;猕猴初到树边时,能“捉其枝条,腾跃跳掷”,可见树已长成;白象初到树边时,树能承受象的巨大身躯擦痒,已经是参天合抱的大树了。因此,鸟年最长,兔次之,猕猴又次之, 白象最小。有趣的是:身体最小的,年纪最大;身体巨大的,年纪最小。四兽不以躯体和力量分先后,而以年纪分先后,相亲相爱,可见其品德高尚。而且,以鸟居长,还包含着另一重含义:贡献决定着地位。鸟虽体小力弱,但树是它撒种的,理应受到尊敬。这正如佛教的基本学说是释迦牟尼所奠定的一样。
这则寓言还见于《四分律》、《十诵律》等律藏佛经中,又被收入《经律异相》。情节大同小异。《经律异相》只有三兽,佛为金翅鸟,其二友是猕猴与象;决定长幼之后,“大象背负猕猴,鸟在猴上,周游而行……禽兽受化,皆行礼敬,不侵民田,不害物命……鸟兽而仁,人亦效之,皆行礼敬, 自古及今,化流万世。”充分颂扬了礼敬的威力。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