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有一位先生,学问高明,弟子众多。有一天,先生在园中散步,倦了,就坐在一株无花果树下乘凉。偶一回头,见地下种着西瓜,那斗大的瓜,却生在又细又脆的藤上。看那无花果树,树身极粗,所结的果子却又极小。
那先生看了西瓜,又看了无花果,心里忽然起个念 头,想道:“据我的意思,造物应该把西瓜结于无花果树上,才觉相配。”说着,立起身来,把无花果树,用手摇了几摇,说道:“你的枝干很硬,若结出西瓜大的果子,也载得住,怎么天倒叫你生这小果子呢?”又走到西瓜田里,把瓜蔓轻轻一拉,早断了几根,便说道:“你这样软弱细小的东西,偏结了这般大的瓜。你若结了无花果般大的果子,才觉相配。天公真真颠倒,我看万物的位置,不称的多着哩!”
先生说完这句话,仍回到无花果树下坐了。刚刚坐定,一个无花果落将下来,不偏不斜,恰恰打中先生的鼻,鼻尖上早红了一块。先生顿时大悟道:“我知道了,天生万物,各有各的用处,也各有各的道理,决不会颠倒弄错的。假如照我的话,把这大西瓜结在无花果树上,我这面孔,早已打坏,或者竟至丧命。幸而是小果子,不过小伤罢了。可知世界上的万物,造物都把它安置得十分妥贴,我们何得妄去议他。”
——《茅盾童话选》
这一则故事,不可小看,有趣,有寓意,还有“道”。先生的形象,憨朴可爱, 自言自语或与果树西瓜喋喋作语,很有些孩子式的天真,又不乏哲人的睿智。若我们做了他的弟子,影子般跟着他,并能时时听到他在无人处的独语,一定有趣有益极了。这是一个东方型的悟道者形象,言谈举止,性格气质,都很有些中国传统文化人的神韵。
这位古先生悟得的道理,是“天生万物,各有各的用处,各有各的道理,决不会颠倒弄错的……造物都把它安置得十分妥贴。”这种“造物妥贴”观很有些老庄哲学的余韵,是富有东方色彩的哲学观点,同时与西方一些科学家信奉的“宇宙和谐”的自然观相接近。这种自然观惊叹宇宙万物的构成合乎美的法则,有着“完美的形式”,“令人惊叹的对称性”。这一自然观鼓舞过从毕达哥拉斯到哥白尼到爱因斯坦以至现代的一些科学家们探索宇宙的神秘。区别主要在于西方哲人在信奉宇宙和谐观念后进而探索这种和谐的规律,步步求证,穷根究底,从而得出重大的科学发现。而我们这位古先生在悟得“造物妥贴”之后,便得出“我们何得妄去议他”的结论,知其然而不究其所以然了。这也是很有代表性的对待自然的古代东方式态度。
这则寓言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东方的悟道式思维特点。先生所明白的道,不是通过详尽的考察、严密的推理得来的,是凭直觉跳跃得出:说来好笑,竟是无花果朝他鼻子一砸便使他大悟了。中间并无严密的逻辑、大量的取证可言。甚至有些滑稽,很象某些禅宗公案。从这里我们可看出从先秦老庄到近代禅宗大师们大脑思维细胞灵动的轨迹: 由微尘见大千,由瞬间明永恒,由偶然物象直奔宇宙总规律,其思维过程竟只是一瞬的跳跃一瞬的悟,甚至“不涉理路”,“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这则寓言很值得研究思维规律的人们重视。
这寓言很象一出短小的独角戏。古先生一人在园中作哲理思考,本是极易叙述得枯燥乏味的场面,而现在看到的却是有趣极了的。这全仗“先生”形象生动、性格有趣——全仗作者笔力深厚。短短篇幅能活灵灵画出这样一个人物,可见青年茅盾(1918年前后)在刻划人物方面已有很好的功夫。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