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一口湖,湖边有一片木瓜林,木瓜林里有个兔子窝, 窝里住着六只兔子。
有一次, 一个木瓜熟了,就从高高的树上跌进湖水里,跌出很大的响声:“咕咚!”
六只兔子听见了,不知道是什么,吓得撒腿就跑。
一个狐狸看见兔子跑,就问:“你们跑什么?”
兔子边跑边答:“‘咕咚’来了!”
狐狸一听,也跟着就跑。
猴子看见狐狸跑,就问:“你们跑什么?”
狐狸边跑边答:“‘咕咚’来了!”
猴子一听,也跟着就跑。
这样一个传一个:鹿、猪、水牛、犀牛、大象、狗熊、马熊、豹、老虎、狮子……一个跟着一个,都跑起来了。大家闷着头拚命跑,越跑越害怕,生怕落在后面,被“咕咚”撵上,就拚命争着跑前面,你撞我,我撞你,都撞得鼻青脸肿的。还有摔进了路边深沟里的,摔得“咕咚咕咚”响,更吓得跑着的没命地跑。
直到他们都累得跑不动了,才不得不停下来。过了很久,也没有什么“咕咚”追上来。最后他们一个个地查问事情的原委,并回头考察了一番, 才知道原来是自己吓自己, 白受了一场虚惊。
——藏族寓言(节选自《中国少数民族寓言故事选》)
这则寓言活灵活现地描绘了一个百兽大逃亡场面。一个木瓜的跌落,竟导致森林王国里的大动乱;起因微不足道,引发的事态却这么严重。前因与后果的轻重对比极度不平衡,反差极度强烈。这就突出了事情的真正原因——动物们自身的性格弱点:胆小和轻信——胆小到把一声自然的响动当成了阴森恐怖的不可捉摸之物;轻信到只会“闻风而动”、糊糊涂涂地跟着别人跑,不能独立作出一点调查和思考,以致“白受了一场虚惊”,“都撞得鼻青脸肿的”。
寓意是明显的,初读便可感觉有这么两层:一是说生活中有些被人们视为洪水猛兽的东西,究其实并不可怕,不过是如“木瓜”一样的平常物,人们不用自己吓自己;二是告诫人们要有怀疑和求实精神, 不可轻信盲从。
这则寓言更深的寓意和更可贵的价值在于对人类社会心理传感规律的揭示。人类可以嘲笑寓言中的这一群动物,但动物们的可笑之处也正是人类自身心理弱点的写照:一方面,面对无限时空中那些暂时超出人类智力知解范围的事物,人们心理上总潜伏着恐惧的基因,以致有时遇见本是知解范围之内的东西,也易于利用想象力附会成为不可捉摸的可怖之物,形成个体和群体心理上的大恐慌、大骚乱。这种“心造幻影”的现象,越在远古越严重,现代人也并没有真正摆脱。另一方面,在公众传播媒介的作用下,个体心理极易同化于群体心理,趋同意识极易感染和淹没独立意识。一个时代的风尚、时髦,所好所恶,所取所舍,或人人趋之若鹜唯恐不得,或大家都视作洪水猛兽避之犹恐不及,哪一种不是传播媒介作用下群体心理影响的结果呢?个体总易于在群体裹挟下汇入逃避坏“咕咚”或追逐好“咕咚”的洪流,只有少数睿智之士能拔出流俗。因此说这则寓言揭示了带某种普遍性的人类心理弱点,具有很高的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价值。
这则寓言最值得提及的艺术特色是情节的荒诞意味,即前因与后果的失重的、极度不均衡的焊接处理。木瓜跌落与百兽大逃亡,不合理而又合理。荒诞的情节逼出读者的笑和思索,笑便成了它的基调。语言晓畅生动,便于讲述,也显示了民间寓言的特点。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