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书推荐 > 儿童书籍

经典童话《三愿的故事》故事梗概及赏析

2021-09-06 16:57:50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1904—)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犹太作家。他出生于波兰,1935年移居美国。他写过多部长篇小说和许多短篇小说,还写了十多本儿童故事集,在国内曾多次获奖,并于197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儿童故事题材广泛,表现形式比较多样,其中有儿童生活故事、动物故事、童话故事、讽刺幽默故事等等。

  《三愿的故事》是一篇著名的童话故事。作品通过三个孩子遵照结茅节时夜间守护神的指点立身行事,长大后终于实现美好愿望的故事,阐述了“凡是肯下苦功而不图侥幸的人,他就一定会创造奇迹,得到幸福”这一充满哲理意蕴的深刻主题。作者借夜间守护神的口说:“不管什么人,不亲自做事,就不可能变聪明; 不管什么人,不刻苦学习,就不可能有学问。”对年幼的读者进行了正面规劝。而这种长者的规劝,完全蕴含在娓娓动听的故事之中,毫无说教味,成功地达到了寓教于乐的完美境界。作品在艺术表达上最大特点是: 故事内容虚与实相结合,真与幻想交融,人与神相纠葛,形成一种虚中有实、真中有幻的绝妙的童话意境; 情节安排时空跨度较大,但内在的思想凝聚力强,结构严谨,仍给人以浑然一体之感。

  ·楼飞甫 ·

  三愿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弗拉姆波尔镇。凡是一般城镇应有的,弗拉姆波尔也都尽有: 犹太教堂啦,读经房啦,贫民院啦,拉比①啦,还有几百名居民。每逢礼拜四,弗拉姆波尔都有集市。四乡的农民来到集上卖掉谷物、土豆、小鸡、牛犊、蜂蜜,然后再买回盐巴、煤油、皮靴以及其它需用的东西。

  弗拉姆波尔镇上有三个孩子,他们常在一起玩耍。一个是七岁的男孩史洛马,又叫所罗门; 一个是他的妹妹,六岁的以斯帖; 还有一个男孩,名叫莫希。他们三个是好朋友。莫希和史洛马差不多同岁。

  史洛马和莫希同上一所犹太学堂。他们在学校听人说过,在结茅节的前后一天深夜,天门会豁然大开,凡是能亲眼见到这一奇迹的人,在一分钟之内无论祈求什么,都会如愿以偿。

  史洛马、莫希和以斯帖常在一起议论这件事。史洛马说,他希望自己能和莫希所罗门国王一样聪明、富有,因为他正好和国王同名。莫希希望自己能像古代大学者莫希·迈蒙尼德那样学问渊博。以斯帖则希望自己能长得和古代以斯帖王后一样美丽。三个孩子经过长时间讨论,决定在结茅节的最后一天一块守夜,等天门一开,便各自说出自己的心愿。

  孩子们一般都睡觉早,但是到了那天晚上,他们三个却谁也睡不着。他们等父母入睡以后,就偷偷溜出家门,聚集在教堂的院子里等候奇迹出现。

  那可真是一次不平凡的经历。那天晚上没有月亮,天气很凉。他们以前听人说过,夜里外边常有妖精出没,有时还会伤害那些贸然外出的人。还有人说,半夜之后,行尸要到教堂去祈祷,还要诵读《圣经》。如果夜深人静的时候有谁从教堂旁边经过,就可能被行尸拉进去一起读经。真叫人害怕! 但是,史洛马和莫希身上都穿着带流苏的外套,以斯帖身前身后围了两条围裙,这些衣饰都能避邪。尽管如此,三个孩子还是有些害怕。听! 一只猫头鹰叫了几声。以斯帖还曾听人说过,夜间蝙蝠四处乱飞,万一钻进女孩子的头发里,不出一年,女孩就会死去。因此,她早已用头巾把头发裹得严严实实。

  一小时过去了。两小时、三小时过去了。可是天门一直没有开。三个孩子累了,肚子也有点饿。突然,电光一闪,天门打开了。三个孩子看见了雅各①梦中曾经见到过的天梯和长着双翼的天使在攀上攀下。他们还看到了其他天使——六翼天使啦,知识天使啦,以及喷火的战车,等等。所有这一切都跟《圣经》上讲的一模一样。事情发生得如此突然,结果三个孩子把自己的心愿全忘了。

  还是以斯帖开口: “我饿了,但愿能有一张卷饼吃。”

  她的话音刚落,一张卷饼便出现在孩子们的眼前。

  看见妹妹竟这么没有见识,只要了一张不值钱的卷饼,史洛马非常生气。他大声向妹妹喝道: “傻丫头,但愿你就是一张卷饼!”

  一眨眼的工夫,以斯帖真的变成了卷饼,面团中间只露出她那没有血色的脸,惊恐地向外张望。

  莫希从记事起就喜欢以斯帖。当他看到心爱的以斯帖变成了卷饼,他几乎要气死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分钟眼看就要过去了,于是他赶紧喊道: “但愿还给以斯帖原来的容貌!”

  果然,以斯帖又恢复了她原来的模样。

  说话间,天门就合上了。

  他们三个发觉自己多么傻啊,白白地错过了表示愿望的好机会。想到这里,他们哭起来了。夜更深了,三个孩子稀里糊涂走错了路,迷失了方向,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弗拉姆波尔本来是一片平川,可是此刻三个孩子觉得自己是在登山。他们一心想往山下走,然而他们的双脚却不由自主地一个劲儿朝上登攀。突然,三个孩子面前出现了一个白胡子老头儿,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提着灯笼,里面还点着蜡烛。老头儿的袍子外面扎着一条白腰带。尽管风在呼呼地吹,可是却看不见烛光打忽闪。

  老头儿问三个孩子: “你们上哪儿去啊? 为什么要哭呢?”

  史洛马对老人讲了前后经过: 他们通宵没睡,却白白地毁了各自表示心愿的机会。

  老头儿听罢摇了摇头说: “美好的愿望是绝对毁不了的。”

  “也许是让鬼迷了心窍,我们忘了说出自己的心愿吧,” 莫希说道。

  “结茅节的夜晚是神圣的,什么鬼怪都不能作祟,”老头儿说。

  “那么,老天爷为什么要捉弄我们呢?” 以斯帖问道。

  “老天爷从不捉弄人,”老人回答说,“是你们三个人想要捉弄老天爷。不管什么人,不亲自做事,就不可能变聪明; 不管什么人,不刻苦学习,就不可能有学问。说到你嘛,小姑娘,你已经很漂亮了,但是光外表美丽还不够,就必须心灵美丽。一个孩子是不能凭空得到甘愿舍身为民的以斯帖王后所具有的仁爱之心和忠诚品德的。因为你们三个光想着自己,所以才什么也没有得到。”

  “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呢?” 三个孩子问道。

  “都回家去吧。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你们才能获得你们想轻而易举得到的东西。”

  “您是谁?” 三个孩子齐声问道。

  “在天上,他们称我为夜间守护神,” 老头儿回答说。

  老人的话音刚落,三个孩子便发现他们又回到了教堂的院子里。这一夜他们累极了,当他们回到家后,头刚一挨枕头就睡着了。从那以后,孩子们没有向任何人提起过那天晚上发生的事。那天晚上的经历成了他们的秘密。

  好些年过去了。史洛马对知识如饥似渴,读了许多有关历史、贸易和理财等方面的书籍,加上他天资过人,聪慧异常,后来成了波兰国王的谋臣。人们都说他是没有王冠的国王,是波兰的所罗门。他后来和一位显贵的女儿结了婚,他妻子以其聪明、智慧和乐善好施闻名于世。

  莫希一向对宗教有浓厚的兴趣,几乎能背诵《圣经》和《犹太教法典》全文。他撰写了许多关于宗教的书,人们称他为“当代的迈蒙尼德”。

  以斯帖不但长成了一个美丽的少女,而且知书达礼,品德高尚。许多有钱人家的公子纷纷遣媒说亲,但是她只爱莫希,就像莫希也只爱她一样。

  弗拉姆波尔镇年迈的拉比去世之后,人们推举莫希做了镇上的拉比。拉比必须有个妻子,因此莫希就和以斯帖结了婚。

  弗拉姆波尔所有的人都前来参加他们的婚礼。新娘的哥哥史洛马也来了。他乘坐一辆由六匹马架着的车子,侍从前呼后拥。婚礼上喜乐高奏,舞影翩跹。新娘和新郎跳了舞,所有来宾都和新娘跳了舞。按照教规,跳舞时新郎和新娘以及她的舞伴必须分别扯着一块手帕的两头。当有人问是不是所有来宾都和新娘跳过舞了,司仪风趣地回答说: “除了夜间守护神之外,全都跳过了。”他的话音刚落,不知从哪里走进来一个老头儿,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提着灯笼,腰间扎着白腰带。新郎、新娘和史洛马立刻认出了老人,但是他们谁也没做声。老头儿走到新娘面前,把拐杖和灯笼放在旁边一张凳子上,便和新娘跳起舞来。在场的人全都惊奇而又敬畏地注视着他们,因为以前谁也没有见过这位老人。乐声停止了,屋子里一片寂静,人们甚至可以听见屋内烛花的爆响和屋外蟋蟀㘗㘗的叫声。 老人随后拿起灯笼交给莫希拉比说: “愿这盏明灯指引你研究《犹太教法典》。” 老人又把拐杖交给史洛马说: “愿这根手杖保佑你免遭敌人的伤害。” 老人最后转向以斯帖——此刻她手里还牵着老头儿的白腰带的一端——对她说: “愿这条腰带把你和人民永远连接在一起,你要永远牢记人民的心愿和需求。”

  老头儿说完这些话,忽然不见了。

  打那以后,犹太人常去找以斯帖,请她在君主面前代为陈诉心愿。以斯帖扎上白腰带,对人们的要求总是一一答应。因此,犹太人都称她为以斯帖王后。

  无论什么时候,每当莫希拉比对《犹太教法典》的某些细节有了疑问时,他就打开约柜①,取出那盏永不熄灭的灯,一切疑团便顿时消释。史洛马每次遇到危难,他只要抓起那根手杖,他的对手便立刻无计可施。

  他们三个人后来都尽其天年,寿高多福。直到莫希拉比临终时,他才向弗拉姆波尔的人透露了那个结茅节最后一天晚上发生的一切。莫希拉比说: “凡是肯下苦功而不图侥幸的人,他就一定会创造奇迹,得到幸福。天门对他们永远敞开着。”

  (张兴安 张镜译)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