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邵公谏弭谤》
(周语上)
厉王虐,国人谤王②。邵公告曰: “民不堪命矣③!”王怒,得卫巫④,使监谤者,以告⑤,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⑥。
王喜,告邵公曰: “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邵公曰: “是障之也⑦。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⑧,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⑨,为民者宣之使言⑩。故天子听政(11),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12),瞽献曲(13),史献书(14),师箴(15),瞍赋(16),朦诵(17),百工谏(18),庶人传语(19),近臣尽规(20),亲戚补察(21),瞽、史教诲,耆、艾修之(22),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23)。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 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24),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25),善败于是乎兴(26)。行善而备败(27),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28)。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29),胡可壅也(30)?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31)?”
王不听,于是国莫敢出言(32)。三年乃流王于彘(33)。
【鉴赏】 《邵公谏弭谤》 出自 《国语·周语上》,记载了公元前八百多年前周王卿士邵公谏厉王弭谤的一段史事,塑造了一位忧国爱民的老臣形象和虐民残民的暴君典型,揭示了 “民言不可壅” 的道理。作者把爱国与爱民结合起来,把忧国爱民与推翻暴君统一起来,主张民贵君轻,民为邦本,充分体现了作者爱国主义思想的深刻性。
全文分三部分: 一为厉王弭谤,交待文章的背景; 二为邵公谏弭谤,此为全文的中心; 三为厉王拒谏及其后果,又反证了邵公劝谏的正确性。结构虽单纯,然层次分明,中心突出。邵公谏弭谤一段,既有正、反的对照,又有事理的结合,同时比喻贴切、形象生动,有深入浅出之妙。邵公先以防川为喻,从反面论述 “防” 之害,“防民之口” 则 “伤人必多”; 然后以天子听政为例,从正面论述 “宣”之利,“宣之使言” 则 “事行不悖”; 接着又以土有山川而出财用、有衍沃而生衣食为喻,从正面论述 “宣”之利,“宣之使言” 可 “行善备败”、“阜财用衣食”; 最后以两个反问句,一正一反,从道理上论述民言不可壅及壅之害,并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力量。另外,全文语言简洁明快,首段一系列的短句、省略句,仅五十余字,就将王虐民怨的政治背景,乃至厉王、国人、邵公、卫巫的言行心理,交待得清清楚楚。末段三句话,一说厉王,一说国人,一就厉王与国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而言,然厉王拒谏的后果却表述得很完整,文笔简劲而又严密。关于厉王形象的刻画,作者仅用 “虐”、“怒”、“杀”、“喜”、“不听”,几笔勾勒,一个暴君的形象便活脱而出,并且给人以入木三分的强烈印象,行文干净利索。天子听政一段,首言“公卿至于列十献诗,[原书缺损]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