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工,看了你的《职工经济状况调查表》,想核实一下你在 ‘其他负担’一栏内填的十五元,我们不明白……”
“那是寄给我妹妹的,在房县上畈中学,不信我可以将历年的每月汇款收据……”
“别误会,不是不相信你每月寄去这十五元,是想问你为什么要寄这十五元。”
“为什么? 因为她是我妹妹,在我困难的时候——你知道我有整整七年,每月只拿生活费——她每月寄十五元支持我的家庭,直到我平反恢复名誉,还因为我的‘问题’影响了她的毕业分配,在山凹凹里呆了十五年。如今她有困难,我……”
“他们夫妇只一个孩子,农村生活也低,不至于有困难吧!”
“不,他们每月要给妹夫家乡应山县寄十五元。”
“你妹夫要供奉双亲?”
“不,妹夫的双亲早亡。”
“那寄钱给谁呢?”
“寄给妹夫服役时的战友罗元凯的家。”
“姓罗的收入低?”
“他在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中牺牲了。”
“啊——当地政府应当照顾这位烈士之家呀!”
“照顾得不错。不过,烈士的父亲每月要寄十五元给烈士生前部队的所在地襄阳。”
“寄给谁呢?”
“烈士生前曾救过一位盲人老太婆,并坚持每月照顾老人十五元,罗元凯同志牺牲后,烈士的父亲按照儿子的心愿,继续照顾这位老人。”
“原来是这样。不过,你寄钱给你妹妹,妹夫寄钱给应山,应山寄钱给襄阳,这……未免太复杂了。”
“难道有什么简单的办法吗?”
“你若直接寄钱给襄阳,不就省去几道关节和邮费吗?”
“这个……可是,生活并不是数学,人的感情更不是数学呀!”
选自《南苑》1983年第3期
【赏析】 在这个偌大的世界上,最复杂的,莫过于人的感情,那缕缕情丝,牵动了你,牵动了我,牵动了他……,它萦绕在人们中间,织成了一个人间情网。《一个复杂的故事》,就表现了这情网中的一个侧面。在这个故事里,作者没有塑造感人的形象,没有精彩的描述,没有生动的情节,只有两个人的平淡的对话,但正是在这淡淡的意味中,我们体味到了:甘苦与共的兄妹之情,战火硝烟中的战友之情,对“盲老太婆” 的抚慰之情。我们从这里,窥视到了一个人情的社会。
作者说得好:“生活并不是数学,人的感情更不是数学。” 生活是多彩的,人的感情也是丰富的。在这里,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三幅生活画面,写出了三种人间情感,但作者所写的这种情,不是单纯的兄妹之情、战友之情,而是具有更深沉的意蕴,具有更广泛的包容性。
在十年动乱期间,人情成了政治的奴隶,为了政治目的,夫妻背叛、朋友反目的事经常出现,人情堕落,真诚远逝。在这样一个变态的年代,张工的妹妹,仍对哥哥保持着那份亲情。作者这里赞美的,不仅仅是“妹妹”对落难哥哥的真挚情感,而且是对那一时代存有的人间真情的讴歌和赞美。
在中越自卫反击战中,那么多优秀的青年为了共和国的安宁,为了万家团圆,人民幸福,他们血洒疆场,永远地倒下了。应该理解他们,记着他们的,不仅仅是烈士的战友,而是我们每个活着的人。
在我们这个社会中,还有那样多象“盲老太婆”那样的孤苦者,不幸者,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尊重他们,关怀他们,抚慰他们……这些,正是作者要人们体味的,这也是作品深沉的意蕴所在。
这篇小说在艺术上的独到之处,表现在构思很巧妙,作者用十五元钱做纽带,将所表现的各种情巧妙地联结在一起,环环相扣,每一环,都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生活的图景,都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使作品的内容显得简洁而紧凑。另外,这十五元钱,也向人们暗示出了: 钱,不过是表示感情的一种形式,而人世间的许多真情,并不是用钱可换回的。更加突出了真情的可贵。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