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黄金台,得人才者得天下
原典
此人用兵,岂止万夫之望而已哉,国之存亡,系其生死。
译释
将军这个人的用兵,何止是众望所归而已,他的生死,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命运。
解读
举贤纳才,方得正果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渴望与贤士打交道,同他们相处,我们能够从他们那儿学到很多东西。而国家也同样需要贤士。一个民族要想兴盛不衰,一个国家想要兴旺发达,就必须要有博大的胸怀,能够延揽人才,尊重人才,重用人才。
颜之推在讲到人才的重要性时,讲到了三个重要人物,他们分别是杨遵彦、斛律明月和张延隽。
齐文宣帝即位几年后,便沉湎酒色,放纵恣肆起来。幸亏当时有尚书令杨遵彦处理政务,各种事务都得到妥善安排,众人也没有异议,所以朝廷内外清净安宁。但这种局面保持到天保朝时便结束了。继任的孝昭帝当了一年皇帝后,就将杨遵彦杀害了,国家的刑律政令从此也就废弛了。
斛律明月是北齐安邦却敌的重臣,称得上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军事奇才。他的对手北周的韦孝宽元帅自忖敌不过他,便设计陷害他。北齐误中北周的反间计,糊里糊涂地杀了斛律明月,造成军心涣散,将士们也因此解体。关中一带人民至今对斛律明月称赞不已。这个人用兵哪里是“万夫莫敌”而已?他的生死简直可以说是关系着国家的存亡。
张延隽在出任晋州(今山西省临汾县)行台左丞时,辅佐诸将,积极推动战地政务,储集物资,爱护救助百姓,使晋州城“固若金汤”。可惜,他的正直断了一些小人的财路,那些小人因为不能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就联合起来排挤他。张延隽的职位被一些小人取代之后,晋州上下一片混乱。北周军队起兵,晋州城便沦陷了。齐国的败亡历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在颜之推看来,杨遵彦、斛律明月和张延隽这三个人很有才干,重用他们的君主能使国家繁荣富强,使民族兴旺发达;反之,如果君主不懂得爱护人才,利用人才,那么这个国家也将走向毁灭。
得人才者得天下,人才关系到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存亡,所以有识之士要想成就一番霸业,就必须懂得延揽人才,重用人才。
唐开元初,朝廷因先前的政治斗争元气大伤,且当时吏治混乱、腐败。刚刚上任的李隆基量才任官,提拔贤能。他眼光精准,知人善任,选拔任用了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等一大批人才帮他治理国家。他的励精图治创造了开元盛世。
但此后,唐玄宗志得意满,沉溺于安逸享乐之中,没有了先前的励精图治精神,也没有改革时的节俭之风了。因宠幸杨贵妃,唐玄宗沉迷于酒色,怠慢朝政任用奸臣,致使正直的宰相张九龄等人先后被罢官。这直接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李隆基也因此成为唐朝中衰的罪人。
所以,伟大的治世者常常是能任用贤臣的英明君主,而失败的治世者往往是辨不清忠奸的糊涂君主。作为一代明君,必须懂得任用贤才的重要性,而且要能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
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子思向卫侯推荐一个人才,他说:“这个人有军事才能,可以统率全国的部队,战必胜、攻必克、守必定,是一个难得的军事人才。”
卫侯听了当然高兴,于是赶忙叫他把这个人引荐给自己,但得知子思向自己推荐的人就是苟变时,卫侯却连连摇头,表示不以为然,他说:“这个人我是知道的,我也曾用过他,但他这人有爱占小便宜的毛病,以前在向邺这个地方的农夫征收田赋的时候,曾经吃过人家两个鸡蛋,还白拿了人家不少东西。”
听到卫侯这番话,子思反驳道:“英明的君主用人,就像是木匠选用木料一样,要取其所长,弃其所短,一棵合抱粗的大树怎么能够因为它只烂掉了几尺,就把它扔掉不用呢?现在,诸侯纷争群雄并起,正是需要用人的时候,人君怎么能够仅仅因为两个鸡蛋的事就丢弃掉一个治世的人才呢?”这一番话,令卫侯茅塞顿开,于是接受了子思的意见任命苟变为大夫。
是真英雄,不必在乎对方的一点点不足挂齿的缺点;是真人才,就要学会容忍对方的一点点小缺陷。如果君主不能做到唯才是用,唯贤是举,那么这个世界上怀才不遇的人也便多了起来。像李白这样的大诗人就曾有怀才不遇的感慨,他在诗中写道:“珠玉买歌舞,糟糠养贤才。”以此来抒发社会不重视人才的无奈感慨。
一个让人才感慨不能得到重用的社会,一定是一个无法获得长久发展的社会。真正的明君一定懂得尊重人才,吸纳人才,重用人才。如果一个民族无法向那些怀有抱负和才华的人伸出橄榄枝,那么这个民族也必将受到人们的厌弃和不满。
颜氏家训精华
慕贤的根本在于重视人才,任用人才,让每个有才能的杰出之士有用武之地,使其能够人尽其才。如果我们只是在心理上渴慕贤才,而不去重用贤才,又怎么算得上是明智呢?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