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古籍古文

论语《泰伯第八》原文及解读

2021-03-26 11:45:58

  (共二十一章)

  8.1 子曰:“泰伯(1),其可谓至德(2)也已矣。三以天下让(3),民无得而称焉。”

  译文

  孔子说:“泰伯,那可以说是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了。多次以天下相让,民众找不出恰当的词语来称赞他。”

  注释

  (1)泰伯:亦作“大伯”、“太伯”,周朝始祖古公亶(dǎn)父(周太王)的长子,周文王的伯父。(2)至德:最高的道德境界。朱熹《论语集注》:“谓德之至极,无以复加者也。”(3)三以天下让:多次以天下相让。古公亶父有三子:泰伯、仲雍(亦称虞仲)、季历。古公亶父发现季历之子姬昌具有超凡的才德,曾说:“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因此想把君位传给季历,以便由季历传给姬昌。泰伯了解其父的意图,就把君位继承权让给了小弟季历,而与仲雍一起出走勾吴(今江苏无锡)隐居,为吴国始祖。遂立季历,传国至昌(姬昌),是为文王。文王时国势强盛,其疆域占天下三分之二。文王崩,其子姬发立,兴兵伐纣,遂灭商而有天下,是为武王。何晏《论语集解》引王肃曰:“泰伯,周太王之长子,次弟仲雍,少弟季历。季历贤,又生圣子文王昌。昌必有天下,故泰伯以天下三让于王季。”

  感悟

  春秋之世,诸侯之间,相互攻伐;诸侯国内部,为争君位,常有父子相争、兄弟相残之事。父子为君位相争者,如《论语·述而》7.15 章所言卫出公辄与其父争夺君位之事。卫灵公太子蒯聩得罪了卫灵公夫人南子而逃到宋国,又转到晋国。灵公死,立蒯聩之子蒯辄为君。晋国赵简子试图送蒯聩回国为君,借以侵略卫国。卫国发兵抵御晋军,拒绝蒯聩回国。兄弟为君位相残者,如《左传·隐公元年》所载春秋初期郑庄公与其弟共叔段之间所发生的一场争夺君位的斗争。且莫说泰伯以天下让其弟,春秋时就连伯夷、叔齐这样的贤人也看不到了。伯夷、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伯夷是长子庶出,叔齐是次子嫡出。据《史记·伯夷列传》载:孤竹君将死,遗命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以兄弟之伦让位给其兄伯夷,伯夷以父命当遵而不受。他们都逃到周文王处。周武王起兵伐纣时,他们曾拦住车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而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最终饿死山中。孔子称赞泰伯的“至德”,称赞伯夷、叔齐为“古之贤人”(《论语·述而》7.15),目的是颂古非今,感叹礼崩乐坏,希望再现淳厚之世风。

  8.2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1),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2)。君子(3)笃(4)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5)不遗,则民不偷(6)。”

  译文

  孔子说:“庄严而无礼就会疲劳,谨慎而无礼就会胆怯,勇敢而无礼就会作乱,直率而无礼就会尖酸。在上位的人对亲族感情深厚,民众中就会兴起仁德的风气;不遗弃老朋友,民众就不会对人冷漠。”

  注释

  (1)葸(xǐ):畏缩;胆怯。成语有“畏葸不前”。(2)绞:尖酸;说话带刺,使人难受。(3)君子:这里指有位者;统治者。朱熹《论语集注》:“君子,谓在上之人也。”(4)笃:真诚;纯一。(5)故旧:故交;老朋友。(6)偷:浇薄;不敦厚。

  感悟

  孔子倡导“恭”、“慎”、“勇”、“直”等美德,然而要防止走极端,如果太过,则将分别导致“劳”、“葸”、“乱”和“绞”等弊病,何以如此?因为不能以礼节之。所以,孔子一方面倡导“恭”、“慎”、“勇”、“直”等美德,一方面倡导要合乎礼,以礼节之。否则,庄严而无礼就会疲劳,谨慎而无礼就会胆怯,勇敢而无礼就会作乱,直率而无礼就会尖酸。由此可见,孔子非常重视礼对人们思想品德的调节作用,孔子也常常以礼来规范自己和弟子的言行,譬如:“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6.27)意思是“君子广博地学习文献,用礼仪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违背道了”。“颜渊喟然叹曰:‘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9.11)意思是“孔子善于循序渐进地诱导人,孔子用古代文献来增广我的知识,用礼仪来约束我的言行,即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孔子在这里也揭示了事物向其反面转化的可能性,这也反映了孔子具有辩证的观念。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这主要是就个人品德修养的方法而言,而“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则主要是就在上位者治理政事的方法而言。孔子此言,或本于周公。“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过,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论语·微子》18.10)意思是周公对鲁公说:“君子不怠慢自己的亲族,不使大臣抱怨没受重用。老臣旧友没有严重错误就不要抛弃他。对某个人不要求全责备。”周公所谓“君子不施其亲”,是孔子“君子笃于亲”之所本;周公所谓“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过,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是孔子“故旧不遗”之所本。然而孔子对周公之言又有所阐发,为什么要“笃于亲”呢?孔子解释道:“因为在上位的人对亲族感情深厚,民众中就会兴起仁德的风气”;为什么要“故旧不遗”呢?孔子解释道:“因为不遗弃老朋友,民众就不会对人冷漠。”由此可见,所谓民德民风,皆是受在上位者的影响而形成的,孔子还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12.19)意思是“在上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位者的品德好比草。草上有风吹过,草必定随风而倒伏”。据此,我们可以这么认为,社会风气是党风的反映,要实现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关键在于在上位者以身作则。

  8.3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1)予足!启予手!《诗》云(2):‘战战兢兢(3),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4)夫!小子!”

  译文

  曾子生病,把学生召集来说:“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诗经》上说:‘小心谨慎啊,好像临近深渊,好像走在薄冰上面。’从今以后,我知道可以免于祸患刑戮了!学生们!”

  注释

  (1)启:省视;察看。(2)《诗》云:诗句见《诗经·小雅·小旻》。(3)战战兢兢:形容非常恐惧或小心谨慎的样子。(4)免:免除;避免。这里指免于祸患刑戮。

  感悟

  请参见《论语·里仁》4.11章感悟。

  8.4 曾子有疾,孟敬子(1)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2)乎道(3)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4)矣;正颜色(5),斯近信矣;出辞气(6),斯远鄙倍(7)矣。笾豆(8)之事,则有司(9)存。”

  译文

  曾子生病,孟敬子去探问他。曾子说:“鸟将死时,它的鸣声是悲哀的;人将死时,他的话语是友善的。君子所行应注重三个方面的礼义:严肃自己的容貌,就可以避免粗暴傲慢;端正自己的脸色,就近于诚信;说话时注意言辞语气,就可以避免粗俗背理了。至于陈列笾豆之类的礼仪,自有主管人员负责。”

  注释

  (1)孟敬子:姓仲孙名捷,鲁国大夫,鲁国三桓之一孟氏第十代,仕于鲁哀公、悼公之世。(2)贵:注重;重视。(3)道:这里指礼义。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曰:“此道,谓礼也。”(4)暴慢:粗暴傲慢。(5)颜色:面容;脸色。(6)辞气:言辞语气。(7)鄙倍:粗俗背理。鄙:粗俗鄙陋。倍:背离;背理。朱熹《论语集注》:“鄙,凡陋也。倍,与背同,谓背理也。”(8)笾豆:笾和豆都是古代祭祀或宴享时用的礼器,《尔雅·释器》:“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因此代指祭祀或宴享的礼仪。(9)有司:掌管某方面事务的小吏。

  感悟

  曾子临终之时,劝诫孟敬子要注重容貌、颜色和辞气三个方面的礼义,这是因为严肃自己的容貌,就可以避免粗暴傲慢;端正自己的脸色,就近于诚信;说话时注意言辞语气,就可以避免粗俗背理了。从表面上来看,这是待人接物之道,因此邢昺《论语注疏》云:“人之相接,先见容貌,次观颜色,次交言语,故三者相次而言也。”而究其实质,则如朱熹《论语集注》所云:“是皆修身之要,为政之本。”《礼记·冠义》亦有类似的说法:“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顺,而后礼义立。”由此可见,君子的言行举止,当以礼节之。

  言语交际要具有针对性。或许孟敬子在这三个方面有所欠缺,所以曾子以此三者告诫他;对人以好言相劝,则希望他人相信自己的真诚而予以采纳,所以曾子以“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来做比喻,表明自己的话语是友善的,真诚的,绝无半点恶意或者不良企图,这就拉近了与听者的感情距离,并且让人感觉到这是肺腑之言而乐于采纳。据此,亦可见曾子待人真诚的品德与语言交际的艺术。

  8.5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1)而不校(2)。昔者吾友(3)尝从事于斯矣。”

  译文

  曾子说:“自己有能力却向无能力的人请教,自己知识丰富却向知识浅薄的人请教;拥有却好像没有,充实却好像空虚;被侵犯却不计较。从前我的朋友曾经这样做了。”

  注释

  (1)犯:侵犯;冒犯。(2)校(jiào):计较。(3)吾友:指颜渊。何晏《论语集解》引马融曰:“友谓颜渊。”

  感悟

  一 犯而不校

  每个人一生中不知会有多少次被人冒犯甚至侵犯。如果逢犯必校,那么其后果必然是:或者被人认为不大度、缺乏涵养;或者被人认为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或者疲于应付他人之犯己而影响自己的工作和事业;或者导致心情不好而影响身体健康。或者兼而有之。由此可见,曾子所提倡的“犯而不校”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也是曾子从某个特定的方面对孔子所倡导的“和为贵”原则所做的一种解读,它至少在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保持自我身心和谐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对于那些冒犯甚至侵犯自己的人,力争做到“犯而不校”,能忍则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这未尝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生活中“犯而不校”之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不予理睬型”、“自我反省型”和“逆来顺受型”。

  第一,不予理睬型。遇到别人犯己之时,这种人往往告诫自己:君子不与小人计较,或者如人们所常说的那样“咱别跟他一般见识,别搭理他”,“犯不着跟这样的人生气”。《孟子·离娄下》云:“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有人对我蛮横无理,我一忍再忍,那人依然故我。这是什么人啊?“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孟子把反复以蛮横无理待我者当成狂人,比为禽兽。那君子对于禽兽又有什么可以责备的呢?跟这种人计较,别降低了自己的身份!

  第二,自我反省型。遇到别人犯己之时,这种人往往会进行自我反省:自己是否做错了什么而引起别人如此对我?这正如上文所引《孟子·离娄下》云:有人对我蛮横无理,君子就会反省自己:那一定是我不仁,一定是我无礼,否则别人怎么会用这种蛮横无理待我呢?通过自我反省,我仁德了,有礼了。那人仍然对我蛮横无理,于是君子又反省自己:那一定是我不忠。通过自我反省,我忠了。这种人通过反省别人犯己来发现自己的错误,既然是我错了,当然就怨不得别人犯己了。从而改正错误,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并希望借此来消除别人的犯己。

  第三,逆来顺受型。遇到别人犯己之时,这种人往往会采取逆来顺受的方式来接受。“唾面自干”的典故是对这种类型之人最好的诠释。据《新唐书·娄师德传》载:“娄师德长八尺,方口博唇。深沉有度量,人有忤己,辄逊以自免,不见容色。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洁之而已。’师德曰:‘未也。洁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采取这种逆来顺受态度的人,往往身处弱势或不利处境,而只好忍辱负重、委曲求全。然而娄师德贵为宰相,而其弟亦官拜代州刺史,此可谓位高权重,但他担忧因此而将遭人嫉妒。为了避免祸害,他便教其弟以“唾面自干”之法。

  以上“犯而不校”的三种类型之人,皆体现出孔子所倡导的“和为贵”原则,无疑需要具备一定的道德修养方可达此境界。因此我们把“犯而不校”的三种类型称之为修身养性的三种境界。“不予理睬型”,实际上是不与犯己者计较、不与之纠缠。这是一种忍让与超脱,是最常见的处理他人“犯己”的方法。此可谓“犯而不校”之第一境也。“自我反省型”,不把别人的犯己当成不是,而把它作为一面镜子,以此来反省自己是否做错了什么,从而加以改正。这是一种大度与自我完善。此可谓“犯而不校”之第二境也。“逆来顺受型”,看上去像是懦弱,甚至是孬种,真有点叫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觉,但其实是一种“示人以弱”的策略,是弥勒佛之“大肚能容,容世上难容之事”的雅量,这也是常人难以做到的。此可谓“犯而不校”之第三境也。具此三种境界者,何愁人际关系不和谐,何愁道德不臻于完善,何愁自我身心不和谐!

  然而,无论是“犯而不校”的哪种类型,都应该适度。孔子说:“过犹不及”,超过了“度”而一味强调或实行“犯而不校”,就是迂腐或懦弱了。温良恭俭让的孔子尚有“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愤怒呐喊呢!当某人把别人的忍让当软弱,把别人的善良当可欺,而一再无礼犯人时,这时就得考虑“人不犯我,我必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方针了。人与人之间是如此,国与国之间也是如此。

  我国南海周边某些小国长期以来侵犯我领海,为了睦邻友好,我们长期以“犯而不校”的大国风度处之,甚至在某些关键时刻还往往对其施以援手,其结果是某些国家非但不领情,反而变本加厉、肆无忌惮地挑衅和侵犯我领海。现在就连与我国南海不搭界的美国,也想趁机插手搅局,试图把南海问题国际化。2010年7月23日,在越南举行的东盟地区安全论坛上,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高调谈论南海岛屿争端,说:“自由航运、自由出入亚洲公海和在南中国海地区尊重国际法都涉及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将愿意出面组织解决问题的多边会谈”。希拉里首度表明,南海问题关乎美国利益,明确美国介入的立场,并拉拢东盟各国一起来对付中国。在此之前,美国与韩国试图在黄海军演,欲将航空母舰驶入黄海,以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由此可见,现在该是我们对在领土争端问题上所采取的“犯而不校”与“韬光养晦”的战略进行反思的时候了。如果再采取“犯而不校”的态度,其后果是难以想象的。这是事关国家核心利益啊!据有关报道称:韩美拟在黄海举行联合军演,遭遇中国政府一个月内5次强硬表态和海军东海实弹演练;美国在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上对南海问题发难,得到的回应是中国外长针锋相对的驳斥和解放军三大舰队的主力舰在南海的军演。美国近来对中国发起的“围堵”攻势,遭到了中国的坚决反弹。快哉,这方是我大国之雄风也!由此可见,面对恶人的一犯再犯,该出手时就出手,或许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二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请参见《论语·公冶长》5.15章“不耻下问”感悟。

  三 有若无,实若虚

  请参见《论语·为政》2.9章感悟。

  8.6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1),可以寄百里之命(2),临大节(3)而不可夺(4)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译文

  曾子说:“可以托付年幼的孤儿,可以寄托方圆百里的国家命运,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而不会动摇屈服。这种人是君子吗?是君子啊。”

  注释

  (1)六尺之孤:年幼的孤儿,此指年幼的国君。古代一尺约合今23厘米。《孟子·滕文公上》:“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身高五尺、六尺的人都还是小孩。(2)百里之命:国家命运。百里:领土方圆百里,指诸侯国。(3)大节:关系国家安危存亡的大事,个人生死的关头。何晏《论语集解》:“大节,安国家定社稷也。”朱熹《论语集注》:“其节至于死生之际而不可夺。”(4)夺:倾夺;屈服。何晏《论语集解》:“不可夺,不可倾夺也。”刘宝楠《论语正义》:“故知不可倾夺。倾者,覆也。谓覆而取之也。”

  感悟

  可以托六尺之孤,说明其品德高尚,可以辅佐幼君,必不篡逆;可以寄百里之命,说明其才能卓越,可以摄行国政,能堪重任;临大节而不可夺,说明其意志坚强,绝不贪生怕死。此乃旷世之才,是真正的君子。周公辅佐成王,刘备托孤于诸葛亮,周公、诸葛亮皆可谓“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之正人君子,他们皆以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赢得后世敬仰。至于王莽、董卓篡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此皆“不可以托六尺之孤,不可以寄百里之命”之奸佞。如今虽不再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的时代,然而“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这种值得人们信赖的品德,“临大节而不可夺”的节操,仍然是现代人应该继承和发扬的美德。

  8.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1),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的责任重大并且路途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不是责任重大吗?到死才停止奋斗,难道不是路途遥远吗?”

  注释

  (1)弘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曰:“弘,大也。毅,强而能断也。士弘毅,然后能负重任,致远路。”

  感悟

  人具有远大抱负,方能觉肩上的责任重大,所以曾子说:“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为了实现远大抱负,就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所以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为了实现远大抱负,就必须为之奋斗终生,所以曾子说:“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此言,对于激发中国人的远大志向和坚韧不拔的意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过去中华民族在遭受西方列强欺辱时,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勇往直前。如今在和平建设与发展时期,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他们竭尽自己的聪明才智,兢兢业业,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这些仁人志士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终生,这应该成为当今读书人和知识分子的崇高理想与重大责任。如果套用曾子的话来说,就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振兴中华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8.8 子曰:“兴(1)于《诗》,立于礼(2),成于乐(3)。”

  译文

  孔子说:“《诗经》能使人振奋,礼仪能使人在社会上立足,音乐能养人性情。”

  注释

  (1)兴于《诗》:皇侃《论语义疏》引江熙曰:“览古人之志,可起发其志也。”兴:振奋;激发(意志)。(2)立于礼: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曰:“礼所以立身。”(3)成于乐: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曰:“乐所以成性。”成:养成;完善。

  感悟

  请参见《论语·阳货》17.4章感悟。

  8.9 子曰:“民可使由(1)之,不可使知之。”

  译文

  孔子说:“可以使老百姓遵循去做,不可以使他们知道原因。”

  注释

  (1)由:遵循;遵从。

  感悟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曾几何时几乎成为孔子反对民主、实施愚民政策的铁证;有人为了维护孔子而把这句话的标点改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又把孔子打扮成倡导民主的先锋。其实这两种解读都有失偏颇,都没有把这句话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考察。

  西周时期,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才能接受教育,平民百姓没有文化。作为统治者,又岂能与没有文化的民众去商讨国是?又岂能将自己所要实行的政策去家喻户晓?即使孔子之时,私学兴起,然而平民能够接受教育者,毕竟不多。且不说孔子之时,即使是距孔子两千年之后的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有文化的百姓又有多少?这种百姓没有文化的状况或者说处于愚昧的状况,必将导致百姓难以理解政府所要实施的政策,既然如此,当然也就无需使他们知道原因了。且不说没有文化的百姓,即使是某些朝廷大臣,有时也不能理解朝廷的决策,此乃自然之理。

  不仅孔子倡导“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之前、之时以及其后的其他学派和著名的政治家,几乎都持这样的观点,这几乎成为当时“精英”们的共识。例如:

  商鞅对秦孝公说:“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郭偃之法曰:‘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商君书·更法》)

  据《史记·滑稽列传》载:“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当其时,民治渠少烦苦,不欲也。豹曰:‘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至今皆得水利,民人以给足富。”

  综上所述,把孔子的观点放到那个时代去看,这种观点无疑具有普遍性,我们既不必强求处于奴隶制和封建制时代的人具有现代社会的民主观念而去责备他们,也不必为“尊者讳”而人为地拔高他们的思想。其实,即使历史发展到了现在的民主化时代,且不说政府决策之时不使民知之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就连决策之后政策仍然不透明的现象亦相当普遍。君不见,各个地方政府的所谓“政务公开”网站上,有多少真正透明的内容?又有多少“政务公开网”是形同虚设?如果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观念存在于奴隶制和封建制时代尚情有可原的话,那么在当今的民主化时代,这种观念无疑是过时的,也是行不通的。

  8.10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1)。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2)。”

  译文

  孔子说:“喜好勇力却憎恶自己贫困的人,容易作乱。对不仁之人痛恨太过分,容易导致其作乱。”

  注释

  (1)好勇二句: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曰:“好勇之人而患疾己贫贱者,必将为乱。”疾:憎恶;痛恨。(2)疾之二句: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疾恶太甚,亦使其为乱。”已:太。甚:过分。

  感悟

  不欲贫贱而欲富贵,此乃人之常情。孔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7.12)意思是“财富如果可据义求得,即使做执鞭的人,我也做”。但“求富”要根据“义”,要以正当的手段去获取,因此孔子又说:“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意思是“如果不可以求得,就做我喜欢的事情吧”。并且明确表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7.16)意思是“用不正当手段而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好像浮云”。富贵与我无关。所以君子能够安贫乐道。至于“好勇疾贫”之人,不考虑财富是否以义获得,只要能够使自己迅速脱贫则行,于是不惜干些打家劫舍、偷摸抢劫之类的勾当。此种人易于作乱,乃不言而喻。

  痛恨不仁之人,此亦人之常情。凡有正义感之人,皆会有此心理。但是这种痛恨切忌超过“度”,用当今的话来说,就是不要太“左”,不要把这样的人当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不要以为对不仁之人越是深恶痛绝就越显得自己革命,显得自己是好人,且不说对这种人亦应采取宽容、挽救与感化的政策,如果把这种人逼急了,他就会破罐子破摔,从而导致作乱。

  8.11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1),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即使具有周公那样卓越的才智,如果骄傲并且吝啬,别的方面就不值得看了。”

  注释

  (1)才美:才智卓越。朱熹《论语集注》:“才美,谓智能技艺之美。”

  感悟

  一个人即使具有周公那样卓越的才智,如果骄傲,则易恃才傲物,很难与人相处,更何况“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老子》9章)。“骄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左传·定公十三年》)有才而吝,则易好蝇头小利,胸无大志。有此二者,必定难成大事,亦不堪重用。这是孔子观察人的方法之一,也是告诫人们如何做人。这在今天仍然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8.12 子曰:“三年学(1),不至于穀(2),不易得也。”

  译文

  孔子说:“在大学读书三年,无意于做官拿俸禄,难得啊。”

  注释

  (1)三年学:程树德《论语集释》引李塨《论语传注》曰:“学,入大学也。《学记》‘比年入学’,谓每年皆有入学之人也。‘中年考校’,谓间一年而考校其道艺也,是三年矣。”(2)不至于穀:杨伯峻《论语译注》释“至”为意念之所至”。穀:俸禄,这里指做官拿俸禄。这个字现在简化为“谷”。

  感悟

  夏商周皆有学校,专门用来培养贵族子弟;而贵族子弟求学的目的,无疑是为了得到选拔任用。孔子办私学,虽然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办学格局,但是他培养学生的目的没有改变,也是要让弟子通过学习而能够入仕,从而服务社会。“子张学干禄。”(《论语·为政》2.18)子张向孔子请教谋求官职的方法,孔子乐于相告,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论语·为政》2.18)孔子亦公开宣称“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论语·卫灵公》15.32)。意思是“耕种,难免挨饿;学习,俸禄就在其中了”。

  孔子办学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不仅懂得要使学生掌握做官的本领,更重要的是他并不以此作为培养学生的唯一目标,他还提倡“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15.32)。意思是“君子谋求学问不谋求衣食,君子担忧学问不担忧贫困”。因此有的学生读书并非为了做官,他们专心为学,心无旁骛。《荀子·大略》亦云:“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意思是“读书的人并非一定是为了做官,而做官的人必须谋求学习”。以学习为乐,以修身为乐,以求道为乐。孔门弟子中颜回、曾点、曾参、闵子骞等,就是如此。因此,当有人“三年学,不至于穀”时,无怪乎孔子会由衷地赞叹道:“不易得也。”

  孔子时代的所谓“仕”,虽然是指做官,所谓“谷”,也是指做官拿俸禄,但实际上就是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就业。因为当时只有做官才能获得俸禄。虽然孔子积极鼓励弟子出仕,即就业,但是也不反对弟子“不至于穀”。反观当今高校,如果真有某人读大学四年毕业而不愿就业时,估计学校领导会气急败坏,或者忧心忡忡,因为这样必将影响学校的就业率啊!于是,没找到工作的毕业生“被就业”了,不愿去找工作的人也“被就业”了。试问:学生就业难道真的就是当今高校唯一的培养目标吗?孔子此言,是否能够使我们从中得到某种启示呢?

  8.13 子曰:“笃(1)信好学,守死(2)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3)。天下有道则见(4),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译文

  孔子说:“坚定信仰喜爱学习,拼死守住美好的道。危险和动乱的国家都不要进入和居住。天下政治清明就出仕,政治黑暗就隐居。国家政治清明时,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政治黑暗时,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注释

  (1)笃:坚定;专一。(2)守死:犹今之“死守”,拼死守住。(3)危邦不入二句:这两句为互文,即危邦不入、不居,乱邦不居、不入。(4)见(xiàn):出现。这个意义后来写作“现”。这里指出仕。

  感悟

  孔子首先强调要“笃信”、“好学”,笃信什么?笃信道也;好学什么?亦道也。孔子说:“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论语·阳货》17.4)意思是“在上位的人学习道就会爱人,百姓学习道就容易服从使唤”。道是什么?先王之道也,此乃善道也。孔子要求君子信道、学道,并“守死善道”。接着孔子告诫弟子要以“道”为行事的准则,注意三点。

  第一,“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危险和动乱的国家都不要进入和居住。因为无道之邦和动乱之邦不仅生命安全无保障,更重要的是自己无法行其道,切莫浪费了时光。

  第二,“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如果天下有道,那么这正是自己施展才华的大好时机,因此应该出仕,建功立业;如果天下无道,那么就无法行其道而施展才华,既然如此,就不如隐居,而不宜与无道之君或权贵同流合污。《孟子·尽心上》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亦是此理。

  第三,“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此言承“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而来,或者说是对这两句的进一步阐发:如果国家有道,自己却不能出仕而建功立业,仍然处于“贫且贱焉”的境地,这无疑说明自己无能,理应感到耻辱;如果国家无道,自己却“富且贵焉”,这无疑说明自己枉道而事人,理应感到耻辱。

  8.14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

  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就不去考虑它的政事。”

  感悟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论语·宪问》14.26)意思是“君子所思不超出自己的职责范围”。这与孔子所说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大致相同。

  自古以来就是官有其位,位有其职,各居其位,各谋其政,此乃秩序井然,责任分明。若不在其位而谋其政,其结果往往是:一是难以产生实际效果。不在其位者如我辈之平民百姓,如果你去给在其位者提建议,他往往一笑置之,并在心里嘟囔道:“你以为三个臭皮匠,还真顶个诸葛亮啊!”甚至在位者或许还会在心里愤愤然曰:“任由你来说东道西,那还要我干啥?真是瞎操心!”更何况,即使在世界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中国的政务公开也往往只是挂在嘴边说说而已,我辈老百姓既然连政务信息都不知情,又谈何“谋其政”呢?二是容易导致同僚之间关系紧张。不在其位者如同级官员,如果你去给在其位者提建议,或许将自讨没趣。在其位者往往会老大不高兴而在心里愤愤然曰:“这事归我管,又不归你管,咱俩平级,你居然也敢在我面前指手画脚,你算哪根葱啊?”也是啊,自古以来中国官场就忌讳越俎代庖,强调各司其职。三是容易导致干政。不在其位者如上级官员,往往好谋下级之政,并且在其位者还得以“热烈欢迎某某领导莅临我部门检查指导工作”的“虔诚”心态来“恳请”上级领导“谋其政”。而某些上级领导虽然不在其位,对下级部门的政务也缺乏全盘谋划,却往往以英明自居,动辄发号施令,而信口开河曰:“应该如此这般”。中国官员最大的优点就是“自信”:无论其学历如何,资历如何,能力如何,只要当上了官,就以为自己是全才,因此,无论走到哪个下级部门,哪个行业,他都敢于并且能够作出“重要讲话”,并为这些部门、这些行业今后的工作“指明前进的方向”,并要求下级在位者严格执行。最后实践证明往往是“瞎指挥”,甚至还给下级部门或行业带来严重的后果。这在中国官场恐怕不是个别现象。由此可见,孔子强调“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自有其深刻的道理。

  当然,“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且不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就是小到一个单位,如我辈工作的地方,它的盛衰与我辈的饭碗息息相关,因此,虽不在其位,也不能完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时也忍不住去找在其位者提提建议而“谋其政”。至于有没有效果,是否被采纳,那是另外一回事。此乃责任感使然。

  8.15 子曰:“师挚(1)之始,《关雎》之乱(2),洋洋(3)乎盈耳哉!”

  译文

  孔子说:“从师挚演奏序曲开始,到《关雎》结尾的合奏,丰富美妙的音乐充满我的耳朵。”

  注释

  (1)师挚:鲁国太师(乐官之长),名挚。师:乐师。(2)乱:乐曲的最后一章,多种乐器合奏。(3)洋洋:美盛貌。

  感悟

  请参见《论语·八佾》3.25章感悟。

  8.16 子曰:“狂而不直,侗(1)而不愿(2),悾悾(3)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译文

  孔子说:“狂妄而不正直,无知而不老实,无能而不诚信,我不知道这种人究竟是什么人。”

  注释

  (1)侗(tónɡ):幼稚;无知。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侗,未成器之人。”朱熹《论语集注》:“侗,无知貌。”(2)愿:老实。(3)悾悾:无能。朱熹《论语集注》:“悾悾,无能貌。”

  感悟

  一般而言,人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甚至某种相互对立的长处与短处往往同处一人之身。譬如:某人虽有点狂妄但比较正直,虽无知但老实,虽无能但诚信。如果用其所长而避其所短,此人尚可为可用之才。此所谓人无完人,不宜求全责备。然而,如果某人狂妄而不正直,无知而不老实,无能而不诚信,那么,对这种集众短于一身而一无是处之人,真不知他究竟是什么人了。虽然孔子教导人们对“人而不仁”者,不能“疾之已甚”(《论语·泰伯》8.10),然而面对这种人,连孔子也发出感叹道:“我不知道这种人究竟是什么人。”做人做到这种份上,实在是太失败,太叫人失望了。

  8.17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1)。”

  译文

  孔子说:“学习知识生怕来不及,学到了还担心遗忘它。”

  注释

  (1)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刘宝楠《论语正义》:“如不及者,方学而如不及学也;犹恐失之者,既学有得于己,恐复失之也。如不及,故日知所亡;恐失,故月不忘是能。”

  感悟

  请参见《论语·学而》1.1章“学而时习之”感悟。

  8.18 子曰:“巍巍乎!舜(1)禹(2)之有天下也,而不与(3)焉。”

  译文

  孔子说:“多么崇高啊!舜和禹都拥有天下,而不亲自参与处理事务。”

  注释

  (1)舜: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舜、虞舜、有虞氏。舜以孝闻名,受尧禅让而即帝位。(2)禹:姓姒,夏后氏部落长,史称禹、大禹、夏禹。传说其父鲧用堵塞的方法治水而失败,禹改用疏导的方法治水,栉风沐雨13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战胜洪水,深得民心,受舜禅让而即帝位,为夏代第一个君主。(3)不与(yù):不亲自参与处理事务,意思是任贤使能,以达到天下治理。与:参与。《汉书·王莽传》:“太后诏曰:选忠贤,立四辅,群下劝职。孔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而不与焉。’”颜师古注:“舜禹治天下,委任贤臣,以成其功,而不身亲其事也。与,读曰豫。”刘宝楠《论语正义》:“不与,为任贤使能,乃此文正诂。”王充《论衡·语增篇》云:“舜承安继治,任贤使能,恭己无为而天下治。故孔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而不与焉。’”

  感悟

  请参见《论语·卫灵公》15.5章感悟。

  8.19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1)之。荡荡(2)乎!民无能名(3)焉。巍巍乎其有成功(4)也;焕(5)乎其有文章(6)!”

  译文

  孔子说:“尧作为君主真伟大啊!那么崇高啊!只有天最大,只有尧能够效法天。尧的恩惠多么广博啊!老百姓无法用语言来称赞他。尧的功绩那么崇高啊,他制定的礼仪制度多么美好啊!”

  注释

  (1)则:效法。(2)荡荡:广博貌。朱熹《论语集注》:“荡荡,广远之称也。”(3)名:称说;称赞。(4)成功:伟大功绩。朱熹《论语集注》:“成功,事业也。”(5)焕:光亮;鲜明。朱熹《论语集注》:“焕,光明之貌。”(6)文章:礼仪制度。朱熹《论语集注》:“文章,礼乐法度也。”

  感悟

  请参见《论语·阳货》17.19章感悟。

  8.20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1)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2)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3)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4),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5)也已矣。”

  译文

  舜有五位贤臣天下就太平了。周武王说:“我有治理天下的贤臣十人。”孔子说:“人才难得,不是这样吗?唐尧和虞舜之间以及周武王时代,人才最兴盛。武王十位贤臣中还有一位妇女,男人九人而已。周文王得到三分之二的天下,还服事殷朝。周文王的道德,可以说是最高的了。”

  注释

  (1)乱臣:治国之臣。出自《尚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乱:治理。《说文》:“乱,治也。”(2)唐虞:唐,即陶唐氏,传说中远古部落名。尧为其部落首领。因此尧在帝位时叫唐,亦称唐尧。虞,即有虞氏,传说中远古部落名。舜为其部落首领。因此舜在帝位时叫虞,亦称虞舜。(3)妇人:指太姒,文王之妻、武王之母。(4)三分天下有其二:朱熹《论语集注》:“盖天下归文王者六州,荆、梁、雍、豫、徐、扬也。惟青、兖、冀,尚属纣耳。”(5)至德:最高的道德境界。朱熹《论语集注》引范氏曰:“文王之德,足以代商。天与之,人归之,乃不取而服事焉,所以为至德也。”

  感悟

  请参见《论语·卫灵公》15.5章感悟。

  8.21 子曰:“禹,吾无间(1)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2),恶(3)衣服而致美乎黼冕(4),卑(5)宫室而尽力乎沟洫(6)。禹,吾无间然矣。”

  译文

  孔子说:“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可批评的了。自己饮食很差,祭祀鬼神却丰洁;自己衣服破旧,祭服却华美;自己的房屋低矮,却尽力兴修农田水利。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可批评的了。”

  注释

  (1)间(jiàn):批评;非议。《方言》卷三:“间,非也。”(2)菲饮食句:皇侃《论语义疏》:“禹自所饮食甚自粗薄,而祭祀牲宰极乎丰厚。”朱熹《论语集注》:“致孝鬼神,谓享祀丰洁。”菲:菲薄。(3)恶:粗劣的;不好的。(4)黼(fú)冕:礼服、礼帽,都是祭服。(5)卑:低下。(6)沟洫(xù):田间水道,泛指农田水利。

  感悟

  请参见《论语·述而》7.13章感悟。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