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二十五章)
19.1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1),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译文
子张说:“士遇到危险时勇于献身,遇到所得时能考虑是否合乎道义,祭祀时能考虑严肃恭敬,居丧时能考虑悲哀,这样就可以了。”
注释
(1)致命:献出生命。
感悟
一 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
请参见《论语·宪问》14.12章感悟。
二 祭思敬,丧思哀
请参见《论语·阳货》17.21章感悟。
19.2 子张曰:“执(1)德不弘,信道不笃(2),焉能为有?焉能为亡(3)?”
译文
子张说:“实行道德修养却不能弘扬,信仰真理却不坚定,这种人无足轻重。”
注释
(1)执:执行;实行。(2)笃:坚定;专一。(3)焉能二句: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云无所轻重。”皇侃《论语义疏》:“世无此人不足为轻,有此人不足为重。”
感悟
请参见《论语·子罕》9.19章感悟。
19.3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1)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2)。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译文
子夏的学生向子张询问交友之道。子张说:“子夏说了些什么?”那人答道:“子夏说:‘可以结交的就跟他结交,不可以结交的就拒绝他。’”子张说:“这与我所听到的不同。君子尊敬贤人并且容纳众人,称赞好人并且同情能力不强的人。如果我是大贤之人,对什么人不能容纳呢?如果我是不贤之人,别人将拒绝我,我又怎能去拒绝别人呢?”
注释
(1)与:结交;交往。(2)嘉善而矜不能:称赞好人并且同情能力不强的人。邢昺《论语注疏》:“人有善行者则嘉美之,不能者则哀矜之。”嘉:称赞。矜:同情;怜悯。
感悟
子夏的交友之道是“可以结交的就跟他结交,不可以结交的就拒绝他”。其所结交者,盖为孔子所说的“益友”;其所拒绝者,盖为孔子所说的“损友”(请参见《论语·颜渊》12.24章感悟)。
子张的交友之道是“君子尊敬贤人并且容纳众人,称赞好人并且同情能力不强的人”。因此,我若贤则容纳众人,此可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若不贤,则别人将拒绝我,我又怎能去拒绝别人呢?这是针对子夏的“其不可者拒之”而言,意思是君子不可以拒绝别人与自己交友。
子夏与子张的交友之道,各有利弊。子夏在交友方面显得慎重,这有益于自己的品德修养,也正如曾子所说“以友辅仁”(《论语·颜渊》12.24),意思是“凭借朋友来帮助自己培养仁德”;然而拒绝与后进交友,则不利于后进的进步,所以子张批评子夏说:“如果我是大贤之人,对什么人不能容纳呢?”子张在交友方面显得胸怀宽广,能够“嘉善而矜不能”,意思是“称赞好人并且同情能力不强的人”,这有益于帮助后进,今天我们所提倡的“结对子”、“一帮一”活动,盖源于此乎!然而如果一味地来者不拒,则难免鱼龙混杂,而与“损友”结交。
19.4 子夏曰:“虽小道(1),必有可观(2)者焉;致远恐泥(3),是以君子不为也。”
译文
子夏说:“即使是小技艺,也一定有可取之处;但是用在实现远大事业方面就阻滞不通了,所以君子不愿从事它。”
注释
(1)小道:小技艺。(2)可观:值得看;可取。(3)致远恐泥(nì):在实现远大事业方面阻滞不通。致:达到;实现。泥:阻滞;不通。
感悟
虽然小的技艺用在实现远大事业方面会显得阻滞不通,所以君子不愿从事它;但是它也一定有可取之处,所以也不能采取不屑一顾的态度。《汉书·艺文志》云:“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在上古,凡记载下来的街谈巷语,都叫做“小说”。“稗官”是负责记载闾巷风俗的官。“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意思是“这是里巷知识浅薄之人所看到的道理,也可使之连缀成文而不被忘记”。“刍荛”指割草打柴的人。这里泛指平民。班固把街谈巷语看成是“小道”,虽然它用在实现远大事业方面会显得阻滞不通,但是它与“刍荛狂夫之议”一样,也有可取之处。
19.5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译文
子夏说:“每天学到一些原来不知道的知识,每月不忘记已掌握的知识,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感悟
请参见《论语·公冶长》5.28章感悟。
19.6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1)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子夏说:“广博地学习并且坚定志向,根据自己的疑惑向人请教并且思考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注释
(1)切:切近;贴近。
感悟
请参见下章感悟。
19.7 子夏曰:“百工(1)居肆(2)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译文
子夏说:“各种工匠在作坊里制成自己的器物,君子通过学习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注释
(1)百工:各种工匠。(2)肆:作坊。
感悟
工匠如何制成自己的器物?是通过在作坊里制作而成的;那么君子如何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呢?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实现。如果不学,则不知道之所在;如果不学,则难以具备坚定的志向,如果不学,则不能解惑,则不智;不智,则不知如何实现道。所以子夏强调“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意思是“广博地学习并且坚定志向,根据自己的疑惑向人请教并且思考当前的问题”。果如是,则“仁在其中矣”,则知道之所在,则知如何实现道。这两章皆是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19.8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译文
子夏说:“小人对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感悟
请参见《论语·学而》1.8章“过则勿惮改”感悟。
19.9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1),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译文
子夏说:“君子的神态有三种变化:远看他时觉得他庄严,接近他时觉得他温和,听他说话时觉得他严厉。”
注释
(1)俨然:庄重威严的样子。朱熹《论语集注》:“俨然者,貌之庄。”
感悟
请参见《论语·述而》7.38章感悟。
19.10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1)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译文
子夏说:“君子必须受到百姓的信任之后才去叫百姓劳作;如果没有受到信任,百姓就会认为你是在虐待他们。必须得到君主的信任之后才去进谏;如果没有受到信任,君主就会认为你是在毁谤他。”
注释
(1)厉:虐待;折磨。
感悟
一 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作为臣子,若君主有过,则理当进谏,然而得注意策略。子夏说:“必须得到君主的信任之后才去进谏;如果没有受到信任,君主就会认为你是在毁谤他。”例如《战国策·赵策》所载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
赵太后刚刚执政,秦国加紧攻赵。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说:“一定要以长安君作为人质,才出兵相救。”长安君是赵太后的小儿子,赵太后不肯答应,大臣们极力劝说,太后明白地对左右的人说:“有哪个再来说要长安君为人质的,我就要把唾沫吐在他的脸上。”
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谁再去“强谏”,势必遭太后“唾其面”;然而赵国面临危机,不谏又不能解秦之围,怎么办?这时左师官触龙说希望进见太后,太后怒气冲冲地等着他,以为触龙也是来进谏的。可是触龙压根儿就不谈长安君为质的事情,而是跟太后聊家常,诸如身体怎么样啊、吃饭怎么样啊等等,这就使得太后放松了戒备心理,于是太后的怒色稍稍地消了些。接着触龙又跟太后聊起了他的小儿子舒祺的事,并且找太后开后门,希望太后能够让他能充当一名卫士,来保卫王宫。这就引起了太后讨论关于父母爱子女这一话题的兴趣,触龙循循善诱,提出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观点,并以太后爱女儿燕后和爱儿子长安君作对比,指出太后对燕后的爱怜超过了对长安君,终于取得了太后的信任,太后不但未“唾其面”,反而全权委托他说“任凭您把他派到哪儿去”。于是触龙为长安君准备了上百辆车子,到齐国作人质。齐国于是派兵解救了赵国。由此可见,虽然赵太后能够纳谏而勇于改过,但是大臣讲究进谏时取得君主信任的艺术,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 君子信而后劳其民
请参见《论语·尧曰》20.2章感悟。
19.11 子夏曰:“大德(1)不逾闲(2),小德出入可也。”
译文
子夏说:“大节不能逾越界限,小节可以有些出入。”
注释
(1)大德:大节。朱熹《论语集注》:“大德、小德,犹言大节、小节。”(2)闲:一定的范围;界限。
感悟
论人任人,须看其大节,不必锱铢必较,求全责备。据《左传》载:僖公三十二年(公元前628年),秦穆公不听老臣蹇叔的劝告,而命令孟明、西乞、白乙三位将领率兵去偷袭郑国。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27年)春,郑国商人弦高在去周王都做买卖的途中遇见了秦军,他一方面假装犒劳秦军,一方面派人把秦军的行动飞速报告郑国。结果秦军不但偷袭郑国不成,反而被晋国在崤山打了伏击。秦军被打得一个不留,孟明、西乞、白乙三位将领也被俘虏了。后来文嬴(秦穆公的女儿、晋文公夫人、晋襄公的母亲)向襄公请求释放秦国的三位将领,他们才得以回国。按照常理而言,孟明、西乞、白乙打了败仗,并且自己也做了俘虏,应该受到惩罚;然而秦穆公并没有责怪他们,反而穿着素服亲自在郊外等候他们,并且承认这次失败是自己不听蹇叔的劝告而造成的,况且我也不能因为你们的一次过错就掩盖你们过去的大功。秦穆公“不以一眚(shěnɡ 过错)掩大德”的胸襟,不失为开明之君。
然而就个人而言,“大节不能逾越界限”,这是不可动摇的;小节虽然可以有些出入,可以通权达变,但是细节决定成败,因此也值得注意,不能因为小节可以有些出入而处处不拘小节。一个人修身养性,往往是从小事做起。平时注意在小事上不逾矩,才能在大事上也不逾矩。孔子就是非常注重小节之人。他“席不正,不坐”(《论语·乡党》10.12)。意思是“坐席摆得不正,不坐”。“席不正”,此事虽小,于礼节亦无大碍,但是如果不注重生活中“席不正”这样的小事,就可能渐渐导致大的礼节或行为的不端正,所以孔子认为,坐席摆得不正,意味着不合礼制。礼制无小事,马虎不得,不能就座。“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论语·乡党》10.13)举行乡人饮酒礼,酒宴结束时,等老人出去之后,孔子才出去。这似乎也是件小事,然而它体现出孔子对长者的尊敬,也体现出孔子的修养。
19.12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1),则可矣,抑末(2)也。本(3)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4)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5)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译文
子游说:“子夏的学生担任洒水扫地和接待宾客的事情是可以的,这只是细枝末节的事情。探寻其根本的学问却没有,这怎么行呢?”子夏听到这话,说:“咳!言游说错了!君子的学术,先传授什么,后传授什么,这就像认识草木一样,是要加以分门别类的。君子的学术,怎么可以歪曲呢?能够本末贯通来传授的,大概只有圣人吧!”
注释
(1)应对进退:回答问题,迎送宾客。(2)末: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3)本:根本;基础。这里用作动词,探寻根本。(4)倦:疲倦。这里指传授。(5)诬:诬蔑;歪曲。
感悟
循序渐进是指遵循人们的认识规律,根据知识系统来传授知识的教学原则,其实质是提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旧到新地进行学习。这是孔子所实施的教学原则之一。子夏在教学中也努力去实施这一原则,却引起了子游的误解,因此子游讥笑子夏的学生说:“子夏的学生担任洒水扫地和接待宾客的事情是可以的,这只是细枝末节的事情。探寻其根本的学问却没有,这怎么行呢?”子夏听到这话,说:“咳!言游说错了!君子的学术,先传授什么,后传授什么,这就像认识草木一样,是要加以分门别类的。君子的学术,怎么可以歪曲呢?能够本末贯通来传授的,大概只有圣人吧!”在子夏看来,君子的学术,有远近、大小之别,因此在传授君子的学术时,应该先传授近者和小者,然后再传授远者和大者。这得像夫子那样“循循善诱”而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切不可先难后易。
19.13 子夏曰:“仕而优(1)则学,学而优则仕。”
译文
子夏说:“做官而有余力就该去学习,学习而有余力就可去做官。”
注释
(1)优:宽裕;有余力。《说文》:“优,饶也。”徐锴《说文系传》:“饶,宽裕也。”朱熹《论语集注》:“优,有余也。”
感悟
古代做官有两条途径,一是世袭制,贵族子弟世袭爵禄;二是选士制,从庶民中选择有才艺之士当任官吏。《礼记·王制》曰:“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后使之,任事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意思是凡是选用平民中有才能的人做官,一定要先考察他;考察明白之后再使用他;如果能够胜任其事,然后授予他相应的爵位;确定了爵位,然后给予相应的俸禄。又曰:“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意思是命令乡的长官考察乡里德才出众的人,把他们举荐给司徒。被举荐的人叫选士。司徒再考察出选士中的优秀者,把他们推荐到朝廷办的大学学习。然后再选择其贤者授予一定的官职。春秋时期,诸侯之间为了争夺人才,开始对官爵世袭制度进行改革,按照选贤任能的原则来选拔官吏。因此,没有爵禄的庶民,只要具备一定的德行和才艺,就有可能被选拔为官吏。譬如孔子的弟子,大多为庶民,其中不少人学习优异而被任用为官。
夏商周皆有学校,专门用来培养贵族子弟;而贵族子弟求学的目的,无疑是为了得到选拔任用。孔子办私学,虽然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办学格局,但是他培养学生的目的没有改变,也是要让弟子通过学习而能够入仕,从而服务社会。所以子夏亦云:“学而优则仕。”意思是“学习而有余力就可去做官”。由此可见,“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并非始于孔子,这是学校的办学制度使然;“学而优则仕”也并非不好,因为做官与俸禄是连在一起的,只有做官才能得到俸禄,只有得到俸禄才能使生活过得更好,当今之“知识改变命运”,亦是同样的道理,只不过不必非做官不可而已,因为得到俸禄的渠道拓宽了。当今教育主管部门以“就业率”作为考核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甚至采取一票否决制,这种做法,只不过是“学而优则仕”的翻版:过去读书是为了做官(得到俸禄),从而改变命运;如今读书是为了就业(得到工资),从而改变命运。
“学而优则仕”在当代曾经遭受较大的非议甚至批判,主要原因是误读了这句话的意思,把它解释为学习优秀是为了做官,这就是所谓的“读书做官论”。若果真如此,则其学习的动机就显得不纯了。但是如果反过来看,虽然读书不是为了做官,但是做官必须读书。这就是正确的了。当今选拔干部强调革命化、知识化、年轻化,这“知识化”不就是要求读书,要求具有一定的学历吗?例如:据中国新闻网2011年6月6日电:“近期,中国党政官员调整频仍,主要涉及一批副省部级官员。此轮调整中,中央与地方的互动,高学历、技术型官员走上施政前台,国企负责人从政等特点依旧延续。……此外,多位官员都有着研究生以上学历,学历也已经成为中央选拔人才的要素之一。”
至于“仕而优则学”,这是因为学无止境,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使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新情况和新形势的需要。当今所谓“充电”和“继续教育”,盖源于此乎?
19.14 子游曰:“丧致(1)乎哀而止。”
译文
子游说:“居丧达到悲哀的程度也就可以了。”
注释
(1)致:尽;极。朱熹《论语集注》:“致极其哀,不尚文饰也。”
感悟
请参见《论语·阳货》17.21章感悟。
19.15 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1)也,然而未仁。”
译文
子游说:“我的朋友子张,其才能难能可贵,然而还没有成为仁人。”
注释
(1)难能:不容易做到;难能可贵。王闿运《论语训》:“难能,才能难及。”
感悟
请参见《论语·公冶长》5.8章感悟。
19.16 曾子曰:“堂堂(1)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译文
曾子说:“子张容貌端庄大方,然而难以跟他一起进入仁德。”
注释
(1)堂堂:形容容貌端庄大方。
感悟
请参见《论语·公冶长》5.8章感悟。
19.17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1)者也,必也(2),亲(3)丧乎!”
译文
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人平时没有自己尽情地表达感情的时候,如果有,那一定是在父母去世的时候吧!”
注释
(1)致:尽;极。(2)必:如果;果真。必也:单独为一分句,假设的内容往往承前而省略,并且反其意而行之。“必也”承前面的“人未有自致者也”而来,反其意就是“如果有自致者”。(3)亲:父母。
感悟
请参见《论语·八佾》3.4章感悟。
19.18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1)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译文
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孟庄子的孝,其他方面别人也可以做到;他不更改父亲的臣属和父亲的行事原则,这是别人难以做到的。”
注释
(1)孟庄子:名速,庄是谥号,孟献子之子。孟献子有贤德,孟庄子能不改其父之道。
感悟
请参见《论语·学而》1.11章感悟。
19.19 孟氏使阳肤(1)为士师(2),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3)而勿喜!”
译文
孟氏任命阳肤为法官,阳肤向曾子请教。曾子说:“在上位者违背正道,民心早就离散了。如果你能够审察出犯人的实情,就应该怜悯他们而不要沾沾自喜!”
注释
(1)阳肤: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曰:“阳肤,曾子弟子。”(2)士师:法官。(3)哀矜:怜悯。
感悟
孟氏任命阳肤为法官,阳肤向曾子请教。曾子说:“在上位者违背正道,民心早就离散了。如果你能够审察出犯人的实情,就应该怜悯他们而不要沾沾自喜!”意思是百姓犯罪,是由于在上位者违背正道,罪不在民。
《孟子·滕文公上》亦阐述了类似的观点:“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意思是“百姓的基本情况是:有固定产业的才能有安分守己的思想,没有固定产业的就没有安分守己的思想。如果没有安分守己的思想,就会放荡不羁胡作非为,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等到他们陷入犯罪,然后再去施加刑法,这是陷害百姓。哪有仁爱的君主在位却做出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贤明的君主一定要认真办事,节省开支,尊重下属,征收赋税有一定的制度”。
正是由于在上位者违背正道,才导致百姓犯罪,罪不在民啊。所以曾子告诫阳肤,不要为自己善于破案而沾沾自喜,而要怀有怜悯之心。孔子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论语·颜渊》12.13)意思是处理诉讼案件,我跟别人一样,也要听原告和被告的陈述。如果说我和别人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使得没有诉讼才好!而要真正做到“无讼”,就必须推行教化,以德治国,以礼治国,德治能够治本,让人向善。否则“上失其道”,则将导致“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论语·子路》13.3)。意思是“礼乐之教不通行,刑罚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老百姓就会手足无措”。
19.20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1),天下之恶皆归焉。”
译文
子贡说:“纣王的恶行,不像传说的这么严重。所以君子讨厌处于卑下地位,否则天下的恶名都将归并到他身上。”
注释
(1)恶(wù)居下流:讨厌处于卑下地位。朱熹《论语集注》:“下流,地形卑下之处,众流之所归。喻人身有污贱之实,亦恶名之所聚也。子贡言此,欲人常自警省,不可一置其身于不善之地,非谓纣本无罪,而虚被恶名也。”恶:讨厌;憎恶。下流:下游,这里指卑下之处。
感悟
子贡此言,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第一,人之毁誉,难免因人之好恶而失实。虽然纣王是历史上的暴君之一,商朝也因其残暴而被周朝所取代,但是纣王的恶行,不像传说的这么严重。人们因为憎恶恶人,所以往往把所有的恶行都加到他身上;同样的道理,人们因为敬佩圣人,所以往往把所有的善行都加到他身上。不仅子贡深谙此理,古代其他学者对此也深有体会。例如:《列子·杨朱》云:“天下之美,归之舜、禹、周、孔;天下之恶,归之桀、纣。”《淮南子·缪称训》亦云:“三代之称,千岁之积誉也;桀、纣之谤,千岁之积毁也。”所以《孟子·尽心下》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尚书·武成》记载了这么一件事:“受(纣王)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意思是周武王伐纣,纣王率领他如林的军队来到牧野会战。纣王的军队没有抵抗我军,前面的士兵倒戈而向自己后面的军队攻击,纣王大败,血流之多简直可以漂起木杵。孟子认为,像周武王这样讲仁道的人,讨伐商纣王这样极为残暴的人,怎么会使血流漂杵呢?所以孟子不相信《尚书·武成》中的这个记载,于是他说:“完全相信《尚书》,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尚书·武成》篇,只取其二三页罢了。”意思是提醒人们,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
第二,既然人之毁誉,难免因人之好恶而失实,因此君子当修美德而去恶名,最起码的底线是千万不能干不善之事。否则就会像水往低处汇聚一样,人们将把所有的恶名都加到他身上。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不可不慎啊!
19.21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
子贡曰:“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犯了过错,人人都看得见;改正过错,人人都敬仰他。”
感悟
请参见《论语·学而》1.8章“过则勿惮改”感悟。
19.22 卫公孙朝(1)问于子贡曰:“仲尼焉(2)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3)于地,在人(4)。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5)之有?”
译文
卫国公孙朝向子贡问道:“仲尼是从哪里受学的呢?”子贡说:“周文王武王的学说没有在地上消失,仍然存在人们心中。贤者能够记住其大的方面,不贤者能够记住其小的方面。没有什么地方没有周文王武王的学说。我的老师何处不能学呢,哪有什么固定的老师呢?”
注释
(1)公孙朝:卫国大夫。(2)焉:哪里;从哪里。(3)坠:丧失;衰落。(4)在人:朱熹《论语集注》:“言人有能记之者。识,记也。”(5)常师:固定的老师。
感悟
孔子一生勤奋好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立志求学并学而不厌。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2.4),在求知的过程中,孔子认为“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7.20)。他“学而不厌”(《论语·述而》7.2),并且“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7.19)。二是学无常师。“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7.22)意思是“几个人一起行走,必定有我的老师在其中。选择他的优点而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而改正自己类似的缺点”。卫国公孙朝向子贡问道:“仲尼是从哪里受学的呢?”子贡说:“周文王武王的学说没有在地上消失,仍然存在人们心中。贤者能够记住其大的方面,不贤者能够记住其小的方面。没有什么地方没有周文王武王的学说。我的老师何处不能学呢,哪有什么固定的老师呢?”
据文献记载,孔子曾向老子、苌弘、郯子、师襄子请教。《孔子家语·观周》载:“孔子谓南宫敬叔曰:‘吾闻老聃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敬叔与俱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历郊社之所,考明堂之制,察庙朝之度。于是喟然曰:‘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左传·昭公十七年》载:郯子是春秋时郯国的国君,相传为古帝少皞氏之后。郯子朝鲁,鲁昭公和他一起宴饮,鲁昭公问道:“少皞氏用鸟名作为官名,这是为何?”郯子详细地作了解答。“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失去的官制),学在四夷(学问保存在四方小国),犹信。’”《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学鼓琴师襄子。”所以韩愈《师说》云:“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此可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不仅人的知识是通过学习获得的,人的品德也是通过学习养成的。孔子所说的“学”主要包括学习做人与品德修养、学习文献典籍和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各种技艺三大内容。正因为孔子一生勤奋好学,所以他最终而成为当时集夏商周文化之大成的文化大师,成为道德高尚的万世师表。
19.23 叔孙武叔(1)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2),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3),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4)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译文
叔孙武叔在朝廷对大夫们说:“子贡胜过仲尼。”子服景伯把这句话告诉子贡。子贡说:“用围墙来做比喻吧,我家的围墙只有肩膀高,能够看到房舍的美丽。老师家的围墙有几丈高,如果找不到大门进去,就看不到宗庙的宏伟和众多房舍的富丽。能够找到大门进去的人或许很少,所以叔孙武叔这样说,不也是自然的吗!”
注释
(1)叔孙武叔:鲁国大夫,名州仇,武是谥号。(2)宫墙:围墙。(3)仞:长度单位,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4)百官:众多的房舍。官:房舍;馆舍。俞樾《群经平议》:“宫,馆。古同字。”
感悟
孔子一生求道,以治国安邦为己任,他倡导“仁”、“智”、“勇”三达德和“恭、宽、信、敏、惠”五种美德,倡导君子要具有廉耻之心。他不仅建立起了系统而完美的道德体系,倡导君子人格,他的许多道德格言成为中国人两千多年来修身养性所奉行的金科玉律,更重要的是他能够身体力行去实践自己所倡导的这种道德体系。孔子不愧是中国古代品德崇高的道德家,不愧是万世师表。颜渊称赞孔子的道德学问时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9.11)意思是“老师的道德学问,越仰望越觉得它崇高,越钻研越觉得它坚实。好像看见它在前面,忽然又好像到了后面。……我已经竭尽才力,仿佛看见老师的道德学问高高地耸立着,虽然我想追随它,却找不到道路”。此章子贡也赞叹孔子的道德学问说:“如果用围墙来做比喻,我家的围墙只有肩膀高,能够看到房舍的美丽。老师家的围墙有几丈高,如果找不到大门进去,就看不到宗庙的宏伟和众多房舍的富丽。能够找到大门进去的人或许很少。”子贡把孔子比作日月,说道:“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论语·子张》19.24)意思是“别人的贤能,好比丘陵,还能够超越;仲尼的贤能好比日月,是不可能超越的”。“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论语·子张》19.25)意思是“老师不可能追赶上,就好像天不可能爬梯子攀登一样”。
由此可见,颜渊和子贡皆认为孔子的道德学问高深莫测,非常人所能及。当时就有人称赞孔子是圣人,例如:“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论语·子罕》9.6)意思是“孔夫子是圣人吧?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呢?”孔子晚年名声显赫,赢得当时各国的赞美,鲁国称他为“国老”(《左传·哀公十一年》)。
然而,居然有人说“子贡贤于仲尼”。子贡认为这是因为此人只能看见我浅显的道德学问而不能看见孔子高深的道德学问的缘故,可以对此种人采取不知者不怪的态度;居然有人毁谤仲尼,子贡认为这就叫不自量力。仲尼的贤能好比日月,是不可能超越的。“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论语·子张》19.24)意思是“即使有人要自绝于日月,那对日月有什么损害呢?”
孔子死后,许多学生在他的墓侧结茅屋居住,有的住三年,相传子贡住了六年。子贡称孔子“其生也荣,其死也哀”(《论语·子张》19.25)。意思是“他活着时享有美誉,他去世后百姓都哀悼他”。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亦这样感叹道:“《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意思是《诗经》有这样的话:“巍峨的高山令人仰望,宽阔的大路让人行走。”尽管我不能回到孔子的时代,然而内心非常向往。我阅读孔氏的书籍,可以想象到他的为人。……天下的君王直至贤人,是很多的,他们生前都很荣耀,死后也就完了。孔子是个平民,传十几代,学者尊崇他。上起天子王侯,中国凡是讲习六经的都要以孔子为标准来判断是非,可以说孔子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
19.24 叔孙武叔毁(1)仲尼。子贡曰:“无以(2)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3)见其不知量也。”
译文
叔孙武叔毁谤仲尼。子贡说:“不能这样做!仲尼是不可毁谤的。别人的贤能,好比丘陵,还能够超越;仲尼的贤能好比日月,是不可能超越的。即使有人要自绝于日月,那对日月有什么损害呢?只是显现出他不自量力而已。”
注释
(1)毁:诋毁;毁谤。(2)无以:不能。(3)多:只;仅。朱熹《论语集注》:“多与只同,适也。”
感悟
请参见《论语·子张》19.23章感悟。
19.25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1)者,所谓立(2)之斯立,道之斯行,绥(3)之斯来(4),动(5)之斯和。其生也荣(6),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译文
陈子禽对子贡说:“您是谦恭啊,仲尼难道胜过您吗?”子贡说:“君子一句话可以显示出智慧,一句话也可以显示出无知,说话不可不慎重啊。老师不可能追赶上,就好像天不可能爬梯子攀登一样。如果老师能够成为诸侯卿大夫,那么就是他叫百姓立业,百姓就会立业;他引导百姓,百姓就会前进;他安抚百姓,百姓就会归附;他叫百姓服劳役,百姓就会齐心协力。他活着时享有美誉,他去世后百姓都哀悼他。老师怎么可能追赶得上呢?”
注释
(1)得邦家:成为诸侯卿大夫。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得邦家,谓为诸侯及卿大夫。”(2)立:立足,这里指立业。(3)绥:安抚。(4)来:归附。(5)动:动员。这里指叫百姓服劳役。皇侃《论语义疏》:“动,谓劳役之也。悦以使民,民忘其劳,故役使之,莫不和穆也。”(6)荣:光荣;美誉。
感悟
请参见《论语·子张》19.23章感悟。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